五蘊中的識,六識中的意,七識的意識,怎樣區分的

2022-03-29 21:41:04 字數 5090 閱讀 1386

1樓:雙城

眼耳鼻舌身意識,名為六識。

意並不在此六識中。所謂意,叫末那識,也叫根識,或叫根大,見大,即第七識。

五蘊的識,一般指八識心王,及前六識、第七識、第八識。

也有如南傳佛教講89心為識蘊。

楞嚴經等經中的識蘊,主要指第八識。

2樓:匿名使用者

色、香、味、聲、觸、意、感、覺、密、藏

五蘊中的識,是指從眼識至阿賴耶識等八課嗎?

3樓:帥帥的良

你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現在向您娓娓道來,首先肯定的告訴你【若就大乘五位百法而言心法就是「識蘊」】

什麼是心法?心法就是八識,又稱心王。

請看下去,慢慢解釋

什麼是「五蘊」呢?「五蘊」換言之就是「身心」,「五蘊」包括色、受、想、行、識;「蘊」是蘊集、積集(集合)之義;我們眾生把此身看作「一個」東西,且覺得這個東西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金剛經》裡面稱為「一合相」,就是「一大集合、不可分割」之義。然而佛以智眼照了,觀此身並非不可分的一個整體,而是可以分析的,最簡單的分法,即是分成「身」與「心」二者。

身心再細分,就是「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此中所說的「色」就是「身」,其它四蘊就是「心」。身心或五蘊合在一起就是「我」,或「我相」(我的相狀、相貌)。

惟有以佛慧來觀察,方能對此身心有深入的瞭解。以佛慧觀察,知此身並非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不但如此,而且還可以清清楚楚地分別、了知身心二者之差別與關連,甚至於知道,以作用來看,此「心」又可分析成「受、想、行、識」四大部分,再進一步則可分為「八識」,乃至分成「五位百法」中所陳述的八種心王、五十一種心所法、及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等。因此凡夫所謂的「我」字,實在可以分成「色」(身)、「心」二法,亦即是物質與精神兩大「集合」,再詳細則可分成五大集合(五蘊);身就是「色蘊」,色蘊又可分為四大及六根;心則可以分成「受、想、行、識」四蘊等,如上所說。

為什麼把「心」分成四蘊呢?因為心的作用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這四種;事實上,心的「本體」是「識蘊」,「受、想、行」三蘊是心的「用」(作用),而且進而言之,心的各種作用裡面,對我們凡夫來講,最親切最親切的莫過於「受」(感受):因為有「受」,所以才有苦、有樂;如果沒有受,就沒有苦樂可言;若能達到沒有苦樂的話,就得到解脫了——也不用解脫了。

因為既然沒有苦樂,解脫什麼?所以在一切心行(心的作用)中,「受」最重要。我們眾生這樣一輩子苦苦追求,為的是什麼呢?

就是為了所謂「追求快樂」,一般小老百姓追求快樂,甚至美國憲法也制定「人人皆有追求快樂的自由」;乃至希臘史多噶派(stoic)的哲學家亦云:「快樂是最大的善」;甚至在佛法中,所謂的「離苦得樂」,還是講追求快樂,不過佛所說的「快樂」,與世間凡夫及外道所說的「快樂」,名雖同、而義不同;佛所說的快樂是指「涅槃樂」與「菩提樂」,而非吃飯樂、睡覺樂、玩耍樂等等會無常變壞的樂。

「行」是什麼?行就是心行(mental operation functioning),一切「心所行」都叫做「行」,換句話說,一切「心的作用」都叫做「行」,我們前面說過:受蘊、想蘊、行蘊三者都是心(或心體)之「用」,然而事實上,一切「心的作用」只要一個「行」字就可全部代表了,一切「心行」都完全包括在這裡面,因此嚴格來講,五蘊中的心法應該只要「行蘊」和「識蘊」兩個蘊就夠涵蓋了,「識」是心之「體」,「行」是心之「用」,「識」與「行」已完全包含了心的體與用,然而為什麼又要特別標出「受」與「想」而成為五蘊呢?

因為「受」和「想」從世間法(俗諦)中來看,跟我們眾生日常生活最有關係,也是在凡夫眾生累劫生死流轉中,具有樞要的地位;從出世間法(真諦)中來看,「受」與「想」也跟我們的修行、出生死、得解脫最有關係。其實五位百法中,所有的心法,除了「識」以外,全部都包括在這「行蘊」裡面,行蘊還可分為「心相應行法」和「心不相應行法」——而事實上,「心相應行」與「心不相應行」也都是「行」蘊所攝,所以也都是心的作用。你若真正想要了解所謂「五蘊」,一定要明瞭這五位百法;換句話說,如果你不瞭解這百法,就無法真正瞭解「五蘊」。

「五位百法」是什麼呢?五位百法乃「一切法也」——一切「世間」以及「出世間」的法,總稱為「一切法」。而「一切法」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法」也就是世間法,「無為法」就是所謂的出世間法。

世間的有為法包括: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應法。

一、心法——指八識。我們這個心體可分成八個區域、或八種作用與層次,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是感官的,由戚觀之作用而生出識別,便成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種識稱為「前五識」。

第六識是「意識」、第七識是「末那識」、第八識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最終的心體——由此最根本的心體出生「前七識」(又稱「七轉識」)。所謂的「心法」也就是「心識」(心體),又稱為「心王」。

二、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種,這些法是「屬於」(belonging to)「心法」的,所以才叫作「心所有法」;為什麼說是「屬於」(belongingto)呢?因為這些法是屬於「心體的」作用,故稱「心所有」,例如「光」是屬於「燈」體的作用而稱為「燈光」(或「燈之光」)一樣。我們若用五蘊來表示「五位」,則:

【心法就是「識蘊」】,【心所有法就是「行蘊」】,【色法就是「色蘊」】,【心不相應行法】也是「行蘊」;而「受」與「想」是在心所有法的第一項「遍行」——「觸、作意、受、想、思」裡面,因此可知「受」與「想」二蘊也是屬於「心所有法的」,所以也是「行蘊」所攝。雖然在「五位百法」裡面你找不到「行蘊」這個詞(因為「五蘊」與「百法」是兩種不同的分類),而其實「行蘊」就是包括了第二項的「心所有法」與第四項的「心不相應行法」,也就是五十一法加上二十四法總共七十五法,這整個都是行蘊,五蘊中的「識蘊」是百法中的第一項「心法」,受蘊及想蘊是「行蘊」下面的一個「小法」而已——它雖然小,可是,它影響眾生的「生死」與「涅槃」卻是舉足輕重的,因為眾生貪愛虛妄的感受,所以會有種種追求:追求眼根的樂「受」,追求耳根的樂「受」,追求鼻根、舌根的樂「受」,以及追求身根的樂「受」,由於追求種種的覺「受」,故有生死輪迴——所以「受」即是造成眾生生死之主因。

「受」雖然是造成眾生生死之主因,可是它在整個心行中,已經是在末端了,故也是屬於「果」;那麼,我們將末求本,來推究一下:這個「果」之前的「因」是什麼呢?「受」的上面就是「想」——「受」由「想」生。

而「想」是怎麼來的呢?「想」是屬於「行」(心行)的,亦即是行蘊。這麼一看就知道,「五位百法」其實就是比較詳細地闡發與分析「五蘊」的。

有一部論典叫《大乘廣五蘊論》,裡面就是以五蘊來講解「百法」,很值得研讀。那什麼叫「百法」呢?百法就是《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多種法,世親菩薩把它簡化成一百法,就是這五位百法:

因為一千多法對一般凡夫來講,實在是太多了,不容易解、悟、受持。我們現在末法時代,大家都求生淨土,求生淨土幹什麼呢?經中說:

花開見佛「悟無生」的時候,就能證得「百法明門」,也就是:那時候就能真正悟了百法。

我們現在再把「五蘊」簡單複習一下:我們凡夫所見到的人的「人相」或我的「我相」,若用佛智把它判別一下,就分成身心兩個成分,亦即是精神與物質兩部分,這兩大集合又可分成五大集合——色、受、想、行、識。而「色」或「身」又可分成「眼、耳、鼻、舌、身」五根。

為什麼這五根之身只說一個「色」字呢?因為,比較而言,要度這個「身」比較容易,要度這個「心」比較困難;「心」之所以比較不好度,因為第

一、萬法由心造,心是生死之本;第二心比較複雜、微妙,所以佛就以其智慧把這個「心」再分析得更細微、更清楚一點,比較容易修治它。

4樓:匿名使用者

色是色蘊,色蘊是法。色是心法,而非色身。

佛家所講的「五蘊」中的受、想、行、識,在心理學中是否有相通的概念可以解釋呢?

5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受、想、行、識對應感受,思想,行為,識別機制等。

但是顯然佛教分的更全面,感受有五種,快樂的感受,喜,苦的感受,憂愁的感受,舍(不苦不樂)五種,這些感受有的生命體具有,有的不具有的。

思想是分開的 思是所謂的意志和決定,想是意識也分很多種和視覺機制,聽覺機制,嗅覺機制,觸覺機制等配合的想,未來的想,過去的想,定中的想,獨散意識(神經不正常),獨頭意識(無緣故的想)等。有的想能夠用語言表達叫隨覺想,比如我們的想,有的無法用語言表達比如動物的嬰兒的想等

行為主要是分身體的行為,語言的行為,意識的行為,這三種行為還往下分有很多的品類,其中身體的行為和語言的行為,都是意識的行為之表達實現等等。

識別機制,就是分視覺識別機制,聽覺識別機制,嗅覺識別機制,觸覺識別機制,意識產生的機制,意識的**(末那識),一切機制產生的根源(阿賴耶識)

加上色(物質性的)就是五蘊,詳細的解說就是大乘百法明門論,共分一百多種法(有質礙性的存在)心理反應是五十一種加上八種心法是五十九種。

歡迎學習唯識!

大乘佛教認為意識是從第七識(意根),而小乘佛教認為意識是從心所依處(心臟)產生的,如何理解?

6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的已經說的不錯了。

只做一些補充好了:

第六識的作用發生是來自第七識,但絕不是從第七識中生出的第六識。換句話說,第六識的能用、所用與第七識無關,可是第七識卻「指揮」著第六識。但這也只是凡夫的一般情況下的規律,不是必然和應該的。

佛門修行中就有針對第六識、針對第七識、針對第八識等等的修法,原因就是上面說的。如果是必然的規律那也就不需要也無法修了。

對於「心臟」的說法,個人也無法苟同。一般看到這樣說法的情況都是那些自詡文人的文化群提出和鼓譟的。他們對於其真實性及合理性一般都是不加深究的,甚至連原文都沒看過通讀。

這樣的文人提出的觀點還是不要被誤導才好。

7樓:大成

不是大乘,而是唯識宗所說。中觀不許。

三界唯識,萬法唯心應如何理解

8樓:匿名使用者

唯心,是說物質世界是通過精神世界的反饋(心的運動)才得到我們的認識理解。常說的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裡說的是心識的作用是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重點,但不表示心以外物質世界不存在。

唯心,並不是說心外無物,或以意識念想成就一切世間萬物,這裡的心,指的是意識的判斷,是動作過程,也就是說由於心的意識思維過程而認識和理解了世界萬物。由於認識是種人的主觀心理認知,自然就有人的主觀意願在影響認識的結果,所以我們的一切認知行為其實都是自我意識的反映,談不上真和偽,一切見解都不是真實的對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們自己對外界的認識程度而已,所以也說是唯心虛妄。

因為是虛妄,所以不存在從人心改變物質的可能,只有從人心能否真實觀察認知物質的可能。外物並沒有不存在,只是因為不被我們感知;外物不是被改變,只是因為我們見解認知的角度和範圍有侷限。識的過程,這就是唯識的意義。

佛教裡第七識和第八識怎麼來的,上座部佛教中有關於第七識,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講解嗎?

al i庭 cg n q恰 rz c 第八p識,也p叫阿賴耶識!他主要的功能就是儲存種子b,所以2也b叫一e切3種子s識。第八o識裡面的種子s,主要由兩部分0,一y部分4是記錄你過去的善惡業行為0,曾經的一k切6善惡造作的資訊皆以8 業種 的形式儲存在第八b識中1 另一v部分6是世界 生命的材料,由...

上座部佛教中有關於第七識,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講解嗎

第七識末那識末那,為梵語manas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心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為恆執第八阿賴耶識為 我 之染汙識。為與第六意識 梵mano vijn a na 意之識,乃依末那之識 區別,而特用梵語音譯稱為 末那識 此識恆與我痴 我見 我慢 我愛等四煩惱相應,恆...

靜中見真境淡中識本然的解釋和出處

出自 菜根譚 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原文是 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白話譯文 在風平寧靜的安定環境中,才能發現人生的真正境界。在粗茶淡飯的清苦生活中,才能體會人性的本來面目。菜根譚 原文 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 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大意是 一個人在寧靜平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