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梅李清照詩意,詩詞 臨江仙 梅(李清照)的寫作背景

2022-04-12 19:25:21 字數 4193 閱讀 2417

1樓:寶泉嶺老邊

臨江仙(並序)

李清照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闕,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詞作上片寫春歸大地,詞人閉門幽居,思念親人,自憐飄零。「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首二句寫詞人閉門幽居。

首句與歐陽修《蝶戀花》詞一樣,連用三個「深」字,前兩個「深」字為形容詞,形容庭院之深;後一個「深」字為動詞,作疑問句,加重語氣,強調深。次句是對庭院之深的具體描寫:雲霧繚繞著樓閣,門窗常常緊閉,雖不深而似深。

雲霧繚繞是自然狀況,是地處閩北高山地區建安所特有的,而門窗「常扃」,則是詞人自己關閉的了。這表明詞人自我幽閉閣中,不願步出門外,甚至不願看見外面景況,所以不僅閉門而且關窗。第三句寫的就是詞人所不願見到的景物:

「柳梢梅萼漸分明。」柳梢吐綠,梅萼泛青,一片早春、大地復甦的風光。李清照是位感情十分豐富細膩的詞人,對大自然的細微變化,有著敏感的悟性。

「雪裡已知春信至」(《漁家傲》)、「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小重山》),在這些早期作品裡,表現的是喜春之情。可如今卻怕見春光,為什麼呢?結二句寫的就是回答:

「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秣陵」,即金陵、建康。建康,是詞人與丈夫趙明誠共同生活過的地方,也是他們恩愛夫妻死別的地方(趙明誠於建炎三年八月病死建康),至今丈夫還埋葬在那兒。

詞人想象春天回到建康,春風吹綠了那兒的樹,可是她再也不能與丈夫一起觀賞那兒的春光了。她隻身飄泊,暫時客居建安,千里迢迢,戰亂頻仍,連親自去他墳上祭奠也不可能,怎能忍心看到這春光呢?這兩句內涵極其豐富,所蘊含的痛楚情懷是相當深沉的。

詞作下片,承上片怕觸景傷懷,進而追憶往昔,對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感月吟風」,即「吟風弄月」,指以風月等自然景物為題材寫詩填詞,形容心情悠閒自在。

李清照與趙明誠是一對有較高文化修養的恩愛夫妻,他們共迷金石,同醉詩文,烹茗煮酒,展玩賞鑑,沉醉於富有詩意的幸福生活之中。李清照以其女性的獨特敏感和文學修養,以春花秋菊為題材,曾寫過不少好詞。「多少事」,以強調語氣,表示很多,記也記不清了。

可如今孤身一人,年老飄零,心情不好,什麼事也做不成。「無成」,這裡並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業無成,而是承上詞意,指對「風月」不感興趣,也不敢去接觸,什麼也寫不出來。至此,詞人情緒極為激動,不禁撥出:

「誰憐憔悴更凋零」!詞人在《永遇樂》中曾以「風鬟霧鬢」描繪她的「如今憔悴」。「誰憐」二字,表明詞人身處異鄉,孤身一人,無人可訴。

而一個「更」字,道出了詞人的心境日漸一日的悲悽。結末,「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這二句並非寫實,而是舉出她一生中印象最深、與她夫妻生活最有關係,作為「感月吟風」絕佳題材的事件。

「試燈」,宋人最重元霄節。每逢元霄,燈市總是熱鬧非常,往往在節前幾天就陸續張燈,稱之為試燈。詞人在《永遇樂》中曾回憶當年: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踏雪」,宋周輝《清波雜誌》卷八載:

「頃見易安族人言,明誠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得句必邀其夫賡和,明誠每苦之也。」這兩件事,在空間上,從北(汴京)到南(建康);在時間上,從詞人青年時期到中年時期。當年,她對這兩件事都很感興趣,可如今,卻認為「無意思」、「沒心情」,與上片的怕見春光遙相呼應,進一步表露了詞人對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

下片以對往昔生活的追懷、眷戀與如今飄零異地、悲悽傷感相對比,寫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詞人形象。

整首詞作幾乎是以口語入詞,明白曉暢,又極準確、深刻地表達了詞人彼時的心理狀態,對比手法的運用,情感抒發的深沉,都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文潛少鳴)

2樓:匿名使用者

1、詩意

這首詞以詠梅為題,用梅花暗喻詞人自己,把閨人幽獨的離思與韶華易逝的帳憫,極其高華而深至地表現了出來。

2、原文

臨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3、譯文

庭院一層層的有好多層,雲簇閣樓的窗戶,淡淡的霧氣瀰漫在四周,春天卻遲遲不來。思念讓容色憔悴,只有在夜晚的夢中才能相聚,向陽的梅枝也到了發芽的時節。

梅花風姿清瘦,南樓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調。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風,別一下就讓時間來到杏花盛開的時節了。

4、《臨江仙·梅》是李清照的一首詠物詞,現存版本最早見於明人的《花草粹編》。

此首《臨江仙》的字面通俗易懂,但其寓意,則可能被認為是**的。人把未出場的男主人公(趙明誠)比做春天的和煦東風(暖風遲日),而擔心自己將成為芳姿憔悴、濃香吹盡的落梅。結拍二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意謂春風離梅而去,卻掉頭(「別到」)吹拂杏花,遂使之「肥」!

「梅」是公認的作者的化身,而「杏花」可喻指美女,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3樓:手機使用者

啊啊啊,我也想知道,但我不知道啊!!

詩詞 臨江仙 梅(李清照)的寫作背景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比較難,因為李清照經歷了靖康之變,在那種戰亂的環境下想要儲存所有文字記錄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那時候顛沛流離,跟著大部隊到處逃跑,她與丈夫收集的金石文物都難以儲存,命都難保何況詩詞之作?

所以只能根據本詞意境去判斷寫作背景了。這首詞應該是她丈夫去世多年,年老無依,在動亂歲月裡,顛沛流離,作客異鄉,當春歸大地之時,觸景生情,遂寫了這首《臨江仙》,抒發感舊傷今的悲悽之情。

個人認為跟她的《永遇樂》寫作背景一樣,「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也就是這樣的意境了。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畢竟李清照後半生顛沛流離,所作大多丟失,有很多詩詞是不是她寫的還有爭議,想要完全考證,是有難度的。

5樓:清風明夜總相隨

寫作背景:李清照南渡漂泊,與趙明誠分離,獨自閨中無法知世事,時間流逝,韶華老去,又對丈夫思念不得。

《臨江仙 梅》:是李清照的一首詠物詞,現存版本最早見於明人的《花草粹編》。

此首《臨江仙》的字面通俗易懂,但其寓意,則可能被認為是**的。人把未出場的男主人公(趙明誠)比做春天的和煦東風(暖風遲日),而擔心自己將成為芳姿憔悴、濃香吹盡的落梅。結拍二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意謂春風離梅而去,卻掉頭(「別到」)吹拂杏花,遂使之「肥」!

「梅」是公認的作者的化身,而「杏花」可喻指美女,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

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

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6樓:紫月靈雪

這首詞作於建炎三年,即2023年初,是李清照晚期代表作之一。這首詞不單是她個人的悲嘆,而且道出了成千上萬想望恢復中原的人之心情。

起句直接採用歐陽文忠公《蝶戀花》詞首韻「庭院深深深幾許」全句。貌寫閨情,實蘊國恨。第二句:

「雲窗霧閣常扃」是用韓文公《華山仙女詩》「雲窗霧閣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再加強「深」的意境,「常扃」與陶靖節《歸去來辭》「門雖設而常關」,同一機杼,孤寂之心,憂憤之情,躍然紙上。詞境靜穆,不言愁苦,而使人更難為懷。「柳梢梅萼漸分明」一句,寫景如畫,不設色,淡墨鉤線,著一「漸」字,為點睛之筆「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鋪敘,合時、合地,境界自成。

「春歸」,時間概念;「秣陵樹」空間概念,意謂南宋偏安建康又一度春光來臨了;「人老」,「老」字,時間概念,「建康城」空間概念,痛北人將老死南陲,創造出一悲慟欲絕的境界。  上片造境,下片言情。「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今昔對比,無限感喟。

建炎之初,清照抒寫了許多語悲意明的政治詩,希望朝廷能以社稷蒼生為重,誰知中原恢復大業竟至蹉跎。詞人面對著南渡偏安的悲劇,既傷北宋之亡,又痛平生所業盡付東流,百感交集。「誰憐憔悴更雕零」破碎山河無人收拾,詞人憔悴瘦損、流落江南。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以寫實結。元宵在北宋是萬民同樂的燈節,試燈,乃北宋官民預賞燈節之俗,今則「試燈無意思」;清照初到建康,踏雪登石頭城,北望中原,今則大勢已去,恢復無望,而金兵日熾,慘酷的現實**還有心情去預賞花燈,踏雪尋詩呢。

南渡以後,清照詞風,從清新俊逸,變為蒼涼沉鬱,這首《臨江仙》是她南渡以後的第一首能準確編年的詞作。國破家亡,奸人當道,箇中愁苦,只能用曲筆婉達。少女時代的清純,中年時代的憂鬱,一化而為老年時期的沉隱悲愴。

有帶一點賞析啦,但是正是字裡行間透出了當時人物的心情,從而讓人聯想到寫作背景的啊。不好意思。望採納

臨江仙辛棄疾詩歌鑑賞,臨江仙辛棄疾賞析

辛棄疾作品 臨江仙 共24首。對辛棄疾的 臨江仙 鑑賞可以這樣概括 花態度 指一般花的鮮豔嬌嫩 和雪精神 指梅花傲雪耐寒的精神 醉 不是指酒醉,指作者觀梅時的心醉,對梅花十分喜愛,以至於流年忘返。供參考。臨江仙 辛棄疾 賞析 我人已經有些年邁有心愛惜花可心已懶散.卻獨喜 歡那江村邊圍繞的梅花.一枝花...

臨江仙 信州作 晁補之,臨江仙晁補之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臨江仙晁補之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晁補之...

臨江仙送錢穆父的介紹,臨江仙送錢穆父的哲理是什麼呢

臨江仙 送錢穆父 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全詞一改以往送版別詩詞纏綿感傷 哀怨愁苦權或慷慨悲涼的格調,創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議論風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體現了作者曠達灑脫的個性風貌。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下片切入正題,寫月夜送別友人。表達了詞人對老友的眷眷惜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