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什麼民風民俗,泉州的風俗有哪些?

2022-05-01 14:31:18 字數 5284 閱讀 5955

1樓:匿名使用者

1.祭祖

清明與冬至,一般兩祭。祭祀人員需身穿灰色長袍,披紅色綬帶以示鄭重。參祭人員由有名望、輩分高、年齡大的參與。祭祀程式為請神、行香案前禮、行三獻禮等。

2.媽祖巡香

正月廿九媽祖巡香日,女人們盤頭插花,戴著丁香耳墜,穿著傳統的大裾衫,寬腳褲,用盛大踩街遊行表達對大海的敬仰,祈求媽祖庇護來年「討海」平安順利。

3.中秋拜月娘

閩南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為婦女和小孩。閩南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臺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4.端午防毒、驅蟲、避邪

閩南泉州過端午節,除了包粽子、賽龍舟等傳統習俗外,還保留著一些獨具閩南特色的民俗活動。按古人的說法端午節時分,各種毒蛇、蚊蟲進入繁盛期,僑鄉泉州端午節有很多祈福消災習俗,如小孩胸佩香袋、泡雄黃酒、炒午時鹽、用蘭草水洗浴、採草藥作午時茶等。

5.中元節搶七星燈

泉州中元節有掛普渡燈習俗,近水的地方還放水燈,泉港區特別是山腰、前黃一帶,更有「搶」燈習俗。閩南話「燈」,「丁」同音,在傳統文化中「燈火」又寓意生命延續。中元夜華燈初上,人群就聚集到廣場上,準備搶燈,搶到燈的人笑逐顏開,把燈拿回家供奉。

6.泉州婚俗「六禮」

泉州傳統嫁娶中的禮數有「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需要經過開臉,上頭,蓋烏巾,提姓氏燈,踢轎門,過火爐,踏瓦片等流程。

擴充套件資料:

泉州傳統嫁娶中「六禮」的具體流程:

1.第一禮納采: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

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初議後,若女方有意,則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並攜帶一定禮物,故稱納采,古納采禮的禮物只用雁,納采是全部婚姻程式的開始。

2.第二禮問名:男家行納采禮後,再託媒人詢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時辰,以便男家卜吉合八字,決定成婚與否,吉凶如何。問名也須攜帶禮物,一般用雁。

3.第三禮納吉:男方問名、合八字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古時,納吉也要行奠雁禮。

4.第四禮納徵:納徵禮往往是婚姻六禮的關鍵,南方納送聘財以成婚禮,所有又稱完聘,大聘或過大禮。納徵以後,婚姻進入正式準備階段。

5.第五禮請期: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由媒妁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6.第六禮親迎:俗稱「迎親」,新婿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通常是男家將婚期通知女家後,到成婚日,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親隊伍迎娶,新娘在家等候。

2樓:匿名使用者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唸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臺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最初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佈於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語系地區和臺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打城戲,流行於以福建省泉州市為中心的閩南方言區。它是由地方民間宗教儀式活動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劇,俗稱「法事戲」、「師公戲」、「和尚戲」。打城戲的表演藝術重在武功、雜耍,這是從京劇武打程式中學來的,而**曲調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礎上吸收了泉州傀儡戲的**曲牌。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調、曲仔,是廣泛流傳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的一種傳統民間絲竹**,中國的北管現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統稱為「泉州北管」,與「古**活化石」南音並稱「姐妹花」,素有「天子傳音」的美譽。與臺灣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樂、東南亞北管同屬一個樂種。

擴充套件資料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臺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稱,曾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對外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名勝古蹟星羅棋佈,文物瑰寶琳琅滿目,民風習俗情趣獨具,文化藝術絢麗多姿,璀璨的文化充滿著無窮的魅力。2023年由文化部主辦的中國首屆「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泉州以88.

92分的最高分當選為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

3樓:彬彬人力資源

遊佛鬧新春

正月初二初三永春舉行的迎龍燈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幸福安康。

除此之外:農曆正月初五至初十:安溪縣金谷鎮廣澤尊王巡春賜福;

農曆正月初八左右:安溪縣蓬萊鎮、金谷鎮清水巖祖師迎春巡境。

初五接財神

正月初五,接財神是中國古老的節日習俗,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財神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是比干,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羽。有的商家,常年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以使自己在商業競爭中「宜利和合」而取勝;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紅臉關公,關羽以「義」著稱,商家取其「以義為利」,即以「義」達到贏「利」的目的。

所以每到正月初五,泉州香火最旺的關岳廟就是火爆

正月初九「天公生」

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擴充套件資料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臺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擁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

泉州最早開發於周秦兩漢,公元260年始置東安縣治,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盛景。泉州素稱世界宗教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泉州是僑鄉和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分佈在世界129個國家和地區的泉州籍華僑華人750萬人,旅居香港同胞70萬人,旅居澳門同胞6萬人,臺灣漢族同胞中44.8%、約900萬人祖籍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落戶泉州。

2023年,泉州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3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38。

2023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釋出支援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泉州名列其中。

福建泉州有哪些特別的風情民俗?

4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來泉州印象最深的一般有兩個:一個拼酒,另一個是泉州人嫁女兒的嫁妝。

5樓:匿名使用者

惠安女,惠安崇武古城。

泉州民俗風情介紹?

6樓:**器

要看哪個地區的,不同的縣和市也有不同的,具體是什麼...

7樓:悅喜事業

泉州古為閩越族地。秦漢時期,中原漢人入閩,泉州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接觸日益頻繁。晉永嘉後,中原戰亂不息,衣冠士族紛紛南渡,聚居於泉州為中心的晉江中下游地區。

唐、五代至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中原漢人入泉,無復北向。北方大批移民定居,給泉州民俗帶來豐厚的古中原文化積澱。因而泉州民風淳樸,文教昌盛,人民勤奮堅毅,文明知禮,尚義樂善 ,「海濱鄒魯」遺風世代相傳。

宋元時期,泉州「梯航萬國」,海外交通**繁盛,成為「萬國衣冠」雜處的對外開放的重 要港口城市。不少外國商賈、傳教士擇地而棲,安居樂業。多種宗教傳入,與儒道釋傳統文化滲透,寺院廟觀遍佈城鄉,信仰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種文化兼收幷蓄的泉州民俗習性。

隨著海上交通**發展,泉州人出洋謀生者日眾。華僑出入國門,帶來僑居地生活習俗,對泉州民俗起了一定影響。

由於歷史和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固有和外來風俗文化的交融,構成泉州獨特的文化風俗氛 圍。諸如衣食住行、婚喪喜慶、歲時節日、信仰崇拜、禮儀風尚等,紛繁多彩,體現出文化古城和著名僑鄉的風俗特色。

百多年來,泉州經歷多次歷史變革,新風舊俗互動遞嬗,風氣漸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重視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崇尚科學,革舊立新,社會風俗趨向文明進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隨著農業社會和農耕文化的解體,以工業和城市文明為標誌的商品經濟文化迅速發展,以及國際文化交流,海外風俗融入,泉州人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發生急劇變化,促使地方民俗變異。

泉州民俗特色作文300字

福建泉州的民俗民風

8樓:匿名使用者

泉州古為閩越族地。秦漢時期,中原漢人入閩,泉州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接觸日益頻繁。晉永嘉後,中原戰亂不息,衣冠士族紛紛南渡,聚居於泉州為中心的晉江中下游地區。

唐、五代至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中原漢人入泉,無復北向。北方大批移民定居,給泉州民俗帶來豐厚的古中原文化積澱。因而泉州民風淳樸,文教昌盛,人民勤奮堅毅,文明知禮,尚義樂善 ,「海濱鄒魯」遺風世代相傳。

宋元時期,泉州「梯航萬國」,海外交通**繁盛,成為「萬國衣冠」雜處的對外開放的重 要港口城市。不少外國商賈、傳教士擇地而棲,安居樂業。多種宗教傳入,與儒道釋傳統文化滲透,寺院廟觀遍佈城鄉,信仰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種文化兼收幷蓄的泉州民俗習性。

隨著海上交通**發展,泉州人出洋謀生者日眾。華僑出入國門,帶來僑居地生活習俗,對泉州民俗起了一定影響。

由於歷史和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固有和外來風俗文化的交融,構成泉州獨特的文化風俗氛 圍。諸如衣食住行、婚喪喜慶、歲時節日、信仰崇拜、禮儀風尚等,紛繁多彩,體現出文化古城和著名僑鄉的風俗特色。

百多年來,泉州經歷多次歷史變革,新風舊俗互動遞嬗,風氣漸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重視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崇尚科學,革舊立新,社會風俗趨向文明進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隨著農業社會和農耕文化的解體,以工業和城市文明為標誌的商品經濟文化迅速發展,以及國際文化交流,海外風俗融入,泉州人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發生急劇變化,促使地方民俗變異。

平遙的民風民俗,平遙有哪些風俗?

山西通志 說平遙的民風民俗 民勤儉而尚文。這話是不錯的。平遙人 尚文 應該是三個方面 一 崇尚孔 孟的文教 二 講究排場 三 裝飾 美化環境。這樣的 尚文 必然要表現在城牆的建築上。清代重修文廟碑記 兩塊 有這麼兩段有關平遙民風民俗的記述 平遙為古陶地,其風淳,其俗厚,其人憂深而思遠。輶採者以為有陶...

重慶開縣的民風民俗,開縣有哪些風俗

開縣有一種最為神祕的祭祀風俗,俗稱 跳端公 源於3000多年前的原始時代。開縣歷史悠久,古屬梁州之域,秦 漢屬巴郡 朐忍縣地。端公舞 的發現,曾轟動國內史學界和文藝界,被譽為巫楚文化的 活化石 據清咸豐年間的 開縣誌 載 開州風俗皆重田神,春則刻木虔祈,冬則用牲報賽,邪巫擊鼓以為淫祀,男女皆唱 竹枝...

西雙版納有哪些民風民俗,西雙版納的風俗

4月13日 4月16日為傣族的潑水節。西雙版納的風俗 主人臥室不可以進,和尚頭不可以摸。在老人前面走路要慢點記得低頭。好朋友來的時候不可以進寺廟。喝酒前記得用酒滴幾滴在桌子邊上敬主。進寺廟和一些特別的地方記得脫鞋。西雙版納的傳統節日,和風俗 傣族的節日習俗 推薦內容 傣族的節日習俗 最佳答案 傣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