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是史書還是論語中都沒有找到孔子關於伏羲的評價!
自伏羲至孔子中間的歷史?
2樓:匿名使用者
伏羲氏到孔子大約是2023年吧。
中間還有周文王。
你想知道這個啊 簡單。
看《易經》就ok了。
伏羲氏-周文王(文王和周公)-孔子,由他們3人共同完成的文王和周公可以算作一人。
3樓:客觀好看眼
你必須把分加到100以上,畢竟這是段很長的歷史。
4樓:朱秦文湘
有沒有伏羲這個人都不一定,現有的史料根本說不清這段歷史。
追隨孔子周遊列國的**都有誰?最好有史料佐證.
5樓:杜夜天
顏回子貢曾點 子路曾參 言偃子羔公良孺。
伏羲式古琴 與 仲尼式古琴 有什麼區別嗎
6樓:匿名使用者
仲尼式是古琴中最常見的一款樣式,只在琴體的腰部和頭部有兩個凹進的線條,通體沒有任何其他的修飾,他的簡捷而流暢、含蓄而大方的造型最能體現儒家思想的中庸內斂的風格。
7樓:柳月琴韻
外形不同,相較而言,仲尼式外型樸實,簡潔,晚唐後開始流行。
晚唐時期,孔夫子又被儒家作為道統的代表加以推崇之後,古琴的仲尼式才逐漸時興起來,兩宋更大為流行,出現了定於一尊的局面,其它非仲尼式的琴則日益少見了。
伏羲式古琴相傳便是伏羲所制,自唐後流傳至清代。
區別就在於,外形不同,內在意義不同,比如仲尼琴所代表的是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
如今擇琴,樣試全憑個人喜好。
為什麼說 伏羲畫八卦 文王演周易 孔子作大傳?
8樓:註冊**資料
傳說伏羲氏依據河圖作八卦圖,周文王被紂王拘於牢中時推演出了《周易》,孔子寫春秋時又將易學上升到哲學的高度。
9樓:匿名使用者
史實記載如此。沒有理論推導之類的東西。
孔子對儒學發展的貢獻 越多越好 謝謝
10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創立儒學:
(1)政治思想:①「仁」為核心;②「德政」,即強調統治者以德治民;③主張「克己復禮」,使每個人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
(2)教育思想: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
伏羲,老子,孔子 哪個最偉大?
11樓:洋蔥九
伏羲第一,其為陰陽八卦創始人;老子第二,他深研了伏羲的學說並發揚光大;孔子第三,他根據老子的學說研發了儒學,成就了中國文化一大輝煌。由發源可見,伏羲最偉大。
12樓:高手上線了
我覺得這個真不能排序,因為他們都是偉大的人,各有各的貢獻。
伏羲——和女媧同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老子——道家的開創者。
孔子——儒家的開創者。
13樓:反過來的鐘
這麼籠統。。
伏羲 沒有確切文字記載的人物,算是神話人物吧。
老子 智商高一點,有哲學頭腦,算是有思想的一類學者吧。
孔子 名氣比較大,影響力比較廣。智商低,說他是思想家,教育家,那都是沒腦子的人的看法。
14樓:學而第
孔子。已影響了中國二千五百年,現在已在向國化深化。
2023年,在法國巴黎,七十五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一堂,他們在發表的宣言中說:人類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15樓:俞根強
不是這樣比的。
每個時代,每個人,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6樓:小錦蓮蓮
嗯~這個,老爸與老媽那個更偉大?
這東西不帶這麼比的。
———一代傳一代,一輪又一輪,每一個都是老師,每一個思想都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的領悟學習。
伏羲 老子 孔子 墨子 慧能,誰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巨人,誰又是最有思想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影響最大啊。
儒家思想自漢朝以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老子是最有思想的吧(實際上我覺得是莊子,尤其是莊子的蝴蝶論)
18樓:墨染o微塵
肯定是孔子,不說古時候,現在不就有孔子熱嗎,儒家文化影響太大了。
19樓:玉簫寒羽
孔子,他的儒家思想很好。
20樓:燕沐歌
孔子 儒家對後世影響很大 如(論語)
我們應如何評價孔子的教育思想,怎樣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育上提倡 有教無類 打破了奴隸社會 學在官府 只允許貴族子弟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了受教育的機會。這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對推動我國文化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利也有弊,一方面 是指導人民的好思想,但卻被君王亂用來控制人民的思想二方面,其實孔子的思想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
為什麼古代的孔子對管仲的評價不高
管仲,名夷吾,字仲,諡敬,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管仲的一生傳奇非凡,在他任國相期間,他大興改革,合諸侯,輔佐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管仲的成就事例有很多,如助齊稱霸 北戰山戎 齊楚結盟 葵丘之盟 行政改革等等,在管仲的建議幫助下,先後滅了諸國。在政治主張上他注重經濟和農業,外交戰略保護了中原經濟...
如何評價劉備,對劉備的評價
劉備是一個堅韌不拔的英雄。曾多次談論劉備,其褒貶十分中肯。他對劉備的讚賞,主要集中於劉備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1957年3月20日,乘專機自南京飛往上海,在飛臨鎮江上空時,即興書寫了辛棄疾的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還對這首詞加以解釋。當談到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 劉 時,就聊起了 煮酒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