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故事70字左右,數學家的故事70字

2023-03-20 08:45:11 字數 4216 閱讀 7242

1樓:穆之教育

高斯還不到三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父親在計算受他管轄的工人們的週薪。父親在喃喃的計數,最後長嘆的一聲表示總算把錢算。

出來。父親念出錢數,準備寫下時,身邊傳來微小的聲音:「爸爸!算錯了,錢應該是這樣」。

父親驚異地再算一次,果然小高斯講的數是正確的,奇特的地方是沒有人教過高斯怎麼樣計算,而小高斯平日靠觀察,在大人不知不覺時,他自己學會了計算。

2樓:王者歸來天王

最近「數學商店」來了一位新服務員,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數學商店買了一支鉛筆,小「4」說:「你應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後問:「還有4分可怎麼付呀?」小「4」忙說:

「這4分錢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問道:「那你不是要吃虧了?

」「不,這是本店的一個規定,叫『四捨五入』。凡是4分錢或4分錢以下都捨去,如果是5分或5分錢以上,那就收1角錢。」小「4」和藹可親地解釋道。

小「3」高興地說:「謝謝你,你真好!」

「對呀,我也特別喜歡4。」「25」跑過來說,「因為25×4=100,算起來比較簡便,例如:25×87×4=25×4×87,這樣算起來不是又快又簡便嗎?!」

「不錯,的確又快又簡便,我也喜歡4。」原來是「29」。「25」忙問道:

「咦,你怎麼也會喜歡『4』了?」「29」不慌不忙地說:「這你們就不知道了,一般年份裡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輪到一次,當然喜歡『4』了。

不過公曆年份是整百的,必須是4百的倍數,二月份才有29天,這樣的年份叫閏年。」

「啊,『4』的用處可真大呀!」「25」讚歎道。

這位「4」服務員真是個既溫柔又惹人喜歡的服務員。

3樓:匿名使用者

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藉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複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4樓:快樂的粉藍精靈

費俊龍在艙裡翻跟頭。

16時30分,精彩的一幕出現了:費俊龍半蹲在地上,用雙手撐住船艙地上的兩個固定物,然後突然向前,完成了一個前滾翻!之後,費俊龍似乎意猶未盡,又翻了一個。

翻完之後,費俊龍笑著看了看給他拍照的聶海勝。

接下來,費俊龍又接連翻了兩個筋斗,而且動作一個比一個熟練。費俊龍翻這4個筋斗大約用了3分鐘,「神舟」六號每秒行千米。

數學家的故事70字

5樓:小度的遠房大哥

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

2023年,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讀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後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

名人故事十則,每則70字左右,拜託了

6樓:天哥

戰期間,北新書局出版的《

數學家的故事70字

7樓:網友

數學家的故事——蘇步青。

蘇步青2023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裡。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學並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

可量,後來的一堂數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

「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

」他旁徵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

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現在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

中學畢業時,蘇步青門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在那裡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寫了30多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並於2023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準備聘他去任待遇優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任教。

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麼,我甘心情願,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這就是老一輩數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8樓:別玉

陳景潤不愛玩公園,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髮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姑娘呢。於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髮店去了。

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麼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髮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

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錶,才十二點半。

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髮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髮了。

理髮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

快來理髮!」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裡看書,他能聽見理髮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裡,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髮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髮的事兒來。

他一摸口袋,那張三十八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髮店還有啥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9樓:華安容

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的軼事。

華羅庚(1910——1982)出生於江蘇太湖畔的金壇縣,因出生時被父親華老祥放於籮筐以圖吉利,「進籮避邪,同庚百歲「,故取名羅庚。

華羅庚從小便貪玩,也喜歡湊熱鬧,只是功課平平,有時還不及格。勉強上完小學,進了家鄉的金壇中學,但仍貪玩,字又寫得歪歪扭扭,做數學作業時倒時滿認真地畫來畫去,但像塗鴉一般,所以上初中時的華羅庚仍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而且還常常挨戒尺。

金壇中學的一位名叫王維克的教員卻獨有慧眼,他研究了華羅庚塗鴉的本子才發現這許多塗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題時探索的多種路子。一次王維克老師給學生講[孫子算經]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其二,五五數剩其三,七七數剩其二,問物幾何?

「正在大家沉默之際,有個學生站起來,大家一看,原來是向來為人瞧不起的華羅庚,當時他才十四歲,你猜一猜華羅庚他說出是多少?

數學古代趣味故事一短篇70字以下

10樓:小犀牛之媽

取勝的對策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

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幫你搜的,哈,你看字數多了的話,自己精減一下吧。

11樓:匿名使用者

韓信點兵的故事。

我的答案,謝謝。

著名數學家的故事(70字以下)

數學家故事,數學家的故事

華羅庚賣藥時看數學。牛頓煮懷錶 因為數學 數學家高斯的故事。數學家的故事 高斯在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老師出了個題目,1 2 100 由於看出1 100 101,2 99 101,50 51 101共50個101,因而高斯立刻答出了5050的結果,此舉令老師稱讚不已。對數學的痴迷,加上勤奮的學習,...

數學家的勵志故事,數學家的勵志故事50字

9歲那年,蘇步青的父親挑上一擔米當學費,走了50公里山路,送蘇步青到平陽縣城,當了一名高小的插班生.從山裡到縣城,蘇步青大開眼界,什麼東西都新奇.他第一次看到饅頭裡有肉末,常用飯票換成錢買 肉饅頭 吃.一個月的飯票提早用完了,只好餓肚子.他見到燒開水的老虎灶,也覺得好玩,把家裡帶來的雞蛋擲進鍋裡,一...

數學家的小故事,數學家的小故事簡短

工作到最後一天的華羅庚。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讀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 後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他特別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走遍了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