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粽子的來歷是怎樣的?
2樓:熱詞團小能
粽子的來歷與紀念屈原有關。傳說屈原投江後,洹羅江附近的漁民聞訊立即駕漁舟趕來搶救。為了儘快救到屈原的遺體,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擔作槳片,幾個人划著一隻船,爭先恐後,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沒有找到。
這裡的人民擔心屈原的遺體被魚吃掉,就用竹簡裝米丟在水裡,讓魚去吃,免得傷害他。東漢初年(公元1世紀),長沙有個叫區回的人,白天睡覺,夢見屈原對他說:「聽說你要來祭我,我很感謝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給蛟龍搶吃了。希望你用楝樹葉把竹筒塞好,外面用五色絲線纏起來,因為蛟龍怕這些東西。」毆回就照他內的話去做。
這大概就是五月五日——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的由來。
因此,每到端午,民間有吃粽子,劃龍船的習俗。
3樓:嚇侃
回答1、來歷: 紀念屈原,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普遍公認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
老百姓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一「筒粽」的由來。早在春秋時期粽子就出現了,到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2、寓意:而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靈的,因為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必須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舉行祭祀活動,以除瘟、驅邪、求吉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
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4樓:此夜一輪滿
你知道粽子是為了屈原,那你知道油條的來歷是因為秦檜嗎?
5樓:安徽新東方烹飪學校
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6樓:網友
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百姓往江裡投粽子,表示他們對屈原的懷念。時間久了人們就有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的來歷
7樓:
摘要。親親,您好,粽子的來歷是最初是用來祭奠祖先和神靈的。相傳公元前340年,楚國的愛國詩人、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
於五月五日這一天悲憤地懷抱大石投了汩羅江為了防止魚蝦損害他的身體,人們把大米放在竹筒裡放進河裡。這是粽子最原始的形態。後來,人們慢慢用樹葉代替竹筒來盛米飯,就成了現代社會的粽子。
親親,您好,粽子的來歷是最初是用來祭奠祖先和神靈的。相傳公元前340年,楚國的愛國詩人、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這一天悲憤地懷抱大石投了汩羅江為了防止魚蝦損害他的身體,人們把大米放在竹筒裡放進河裡。
這是粽子最原始的形態。後來,人們慢慢用樹葉代替竹筒來盛米飯,就成了現代社會的粽子。
粽子是一種食品,用竹葉或葦葉等把糯米包住,紮成三角錐體或其他形狀,煮熟後食用。我國民間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的來歷
粽子又稱 角黍 角粽 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粽子傳說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屈原到了江邊,披散頭髮,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著。臉色憔悴,身體乾...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字,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83個字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 端五 重五 重午 等名稱。端 古漢語有開頭 初始的意思,稱 端五 也就如稱 初五 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 說文解字 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最開始吃粽子是在寒食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之所以端午節要吃粽子只是人們...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特點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 荊楚歲時記 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 端陽節 此外端午節還稱 午日節 五月節 龍舟節 浴蘭節 詩人節 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 長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