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無境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專
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屬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
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有效課堂教學主要是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與科學化。而新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主要是體現三維教學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科學高效的達成。
其實質是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關注知識教學、思維訓練和學習體驗這三個方面。那麼,如何評價這三個方面在教學課堂中的有效體現呢?
一、關注知識技能的可檢測性。這是通過考試檢查成績來體現學習效益的。是課堂教學中的顯性標誌。
二、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主動性,也就是看學生在課堂合作**之中展現出來的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是有效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價值。
這些方面都能做到,也就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化。
有效教學的特徵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2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1.有效教學是有明確任務指向的教學。考察一個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需要明確在教學實
施前,教師和學生期待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否則所有的考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有效的前提。教學目標是教師專業活動的靈魂,也是每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
教學目標不是目的。比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等都是不規範的目標表述,因為這些表述都無法比較和評價。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學:
理念與策略》一文中提出規範的教學目標四個要求:學生為行為主體;行為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範圍;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後預期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教師再經過對學生原有認知條件、情感態度以及對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者意圖和學生需要意圖的深入研究之後,確定的教學目標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起明確的任務導向作用。
2.有效教學是學生高度參與的教學。我們在課堂上經常有這樣的經歷:
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多次詢問學生之後,學生仍然無動於衷,於是就把問題的答案呈現給學生認為讓他們理解效果會更好。也有很多老師認為讓學生採用交流、互動的形式太浪費有限的教學時間,認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學方法。
學生的「參與」又稱學生的介入,是反映「學生在與學業有關的活動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狀態變數。參與意味著介入、投入、捲入、浸入的狀態之中,是主體對活動的能動性作用過程,是能力和傾向的統一。所以主體參與絕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種狀態。
而且是一種亢奮、激動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或靜心默讀,或全心朗讀,或潛心思考,或積極爭辯,或大膽陳述……「教學過程是教師向學生傳遞教學內容,並使學生掌握的過程,但並不是教師將教學內容「奉送」給學生,學生予以接受的關係。」社會認知理論認為:人只有在與他人合作過程中,主動加工那些對個人有意義的資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米爾斯把合作學習定義為「成員各負其責,為實現小組的共同目標而合作的有組織的小組活動」。
3.有效學習是最優化教學策略實施的教學。為達成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選擇最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教學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特徵。
有效教學追求的就是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所以在教學目標的落實和達成的過程中,選擇怎樣的教學策略非常重要。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學生、時間、教學材料、教學手段等諸多要素,這些要素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缺一不可。因此,衡量課堂教學的效益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為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花費的必要時間最少。同樣是一個章節的內容,有的教師用一節課就能讓學生掌握,而有的教師要用兩節課,甚至還要佔用學生課外的時間,顯然前者更有效。當然,我們又不能簡單的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
第二,為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師生花費的精力最少。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第三,為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藉助的教學手段最少。同樣的內容,有的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把問題講得深入淺出、清清楚楚;而有的教師十八般武藝全上,效果也未必比前者好。教學效益顯然而見。
當下缺乏效益的課堂歸納成以下幾種表現形式。一是注入式。滿堂灌,全然不考慮學生的接受力,教師唾沫橫飛,學生知之甚少。
二是即興式。腳踩西瓜皮,滑到**是**,全憑教師個人的興趣而定。三是簡單重複式。
課堂提問討論頻繁,看似熱熱鬧鬧,實則簡單膚淺,收效甚微。四是自由放羊式。教師放棄對課堂的主導,讓學生自主學習,自由看書,大部分學生東看西瞧、無所事事。
關注課堂效果,提升教學效率,也是當前突圍課改困境、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抓手」。
4.有效教學是促進學生深層理解的教學。珀金斯描述了三個值得注意的有關知識的問題。
一是「懶漢知識」,為考試所用;二是幼稚知識,回到早期對問題的錯誤理解;三是與模式化知識有關。只學習解決問題的步驟而不瞭解使用這種常規做法的原因就是模式化知識的表現。這些知識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又稱為:
脆弱知識綜合症。有效教學就要分清這些「脆弱知識」與有價值知識的區別,促進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獲得能力的遷移和思維的發展。我們當前許多的課堂雖然學生髮言積極,也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但是學生的思維從進入課堂到走出課堂依然是停留在一個層次上。
比如一些閱讀教學課中,師生所做的僅僅在尋找事實,並沒有去**意義。而真正的學習意味著學生要採用「深入」的而非「膚淺」的方法。這樣的學習不僅指對知識的記憶,還要求學習者理解知識,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加深對事物的領悟,或者就是為了享受生活。
只有促進深層理解的學習才能將學習所得進行內化,內化進自己的知識圖式,內化成學習者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5.有效教學是三維目標統一的教學。有效教學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教學。
這裡的「發展」不僅是知識和技能,以及學習方法的獲得,還包括學生的內在發展。「在教學中並不僅僅傳授源於人類知識文化諸領域的知識、技能、技巧,它同時也傳遞立場、自然觀、社會觀、人類生活的價值與目標,即世界觀、政治的、道德的基本態度。」「我們並不能把教學單純地視為教養的手段,它同時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我們必須發揮教學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教學視為教養、教育的過程時,我們才能正確地把握教學過程的本質,完滿地實現教學過程的課題。」紐納和佐藤正夫所討論的教學的價值與新課程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相通的。有效的教學一定是三維目標統一的教學。
這就區別了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關注了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特徵。但是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對三維目標有著一些誤解。他們把「過程與方法」理解為純粹的學法指導,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當作是思想情操教育的內容,並人為的把它們與知識教學割裂開來。
往往把原本蘊涵於文字和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內容作為一個孤立的教學板塊來處理。在分析完課文後,來感受作者的情感,讚美文章的思想情感,並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價值觀的教育。當教學以傳授學科內容,即以教養為根本任務時,它所授受的學習內容及目的在掌握這些內容的學習活動本身,實際上會產生教育的效果,這就是教學中的教育。
6.有效教學是師生富足的教學。「富足」,《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豐富充實」。
有效教學最終要追問教學的實際效果如何,也就是說通過教學,我們究竟留給學生什麼?交給學生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可供學生吸收的營養精華有多少?
作為教者,我們在與學生交往和互動的過程中有獲得了什麼?發展了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講,「富足」應該成為有效教學的旨歸,有效教學應該給師生一種滿足感,讓每個人通過學習都能豐富起來,充實起來。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富足呢?
第一,學生富足,教師也富足。有效教學意義上的「富足」,不僅是指學生的豐富和充實,同時也包含教師的豐富和充實,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理所當然應該得到充分的發展,但作為教師也同樣應該得到發展,能從與學生的教學交往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能和學生一起進步和幸福。
第二,尖子生富足,中間生、後進生也富足。富足,不是少數人的專利,把目光投在少數尖子生身上那不是真正的富足,富足應該在致力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能使尖子生「吃得飽」,中間生「吃得好」,後進生「吃得了」,整個教學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幹,通過教學,人人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敏者」學得快,「者」學得深,課堂上沒有無所事事之人,沒有迷茫的眼神,沒有憂愁的目光。
每一張小臉是那麼自信,那麼滿足,就像拔節的麥苗貪婪地吮吸知識的甘露。
第三,知識方法富足,情感智慧也富足。有效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含量,需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同時也要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命智慧,這是任何時候評價一堂課必須守住的底線。
總之,有效教學意義上的「富足」,應該是知識資訊量大,思維含量高,情感培育能真正觸及人格與靈魂。
觀察我們當下的課堂教學,「富足」一詞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許多課堂教學有其形而無其實,看上去熱鬧非凡,花樣迭出,但總覺得貧乏、膚淺、飄忽,教學缺乏一種沉甸甸的分量和生命的質感。
富足的課堂應該立體飽滿,豐富如復瓣之花朵,厚實如多聲部之重唱,課堂裡不僅有朝氣、靈氣,也有底氣,不僅有溫度、寬度,也有厚度、密度和深度。
7.有效教學是師生生命價值彰顯的教學。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並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容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換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當代教育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關注人性,尊重生命成為當代教育的主旋律。課堂教學不只是實現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過程,而且更應該是師生生命共同經歷的成長過程。這是有效教學結合當代教育思想的一個進步,改變了以往過分強調教學的科學性特徵,重視教學中人的地位,關注人性和生命的意義。
事實上也只有這樣的教學,學生的情感和態度、價值觀目標才能得到有效落實,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課堂教學應該關注在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對智慧沒有挑戰性的課堂教學是不具備生成性的;沒有生命氣息的課堂教學也不具有生成性。
從生命的高度看,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過程。
從有效教學的特徵我們不難發現,有效教學是真正體現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學準備時需要研究學生原有的認知準備和情感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態,學習的興趣、動機的激發以及互動、合作的學習方式的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的選擇和實施,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教學效果的評價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等無不圍繞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其次有效教學充分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地位和角色。
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也明確了教師在教學中起激勵、組織、引導、評價的角色。
有效教學的理念改變了我們以往以教師為中心和以知識為中心的兩種課堂評價觀,「教師為中心」的評價著重在評價教師教得怎麼樣,評價的話語往往是:「這個教師課上得不錯」,「這個教師上課水平不行」這是對教師個體教學能力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的關注,把對課堂的評價變成對教師的表演水平的評價;以「知識為中心」的評價是以知識傳輸的狀態和結果作為評價的重心,評價教的知識有沒有教好。評價話語往往是:
「這個教學內容有(沒有)上好」,忽視了作為知識建構者是否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感興趣、是否主動建構,還忽視了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教育的重要內容。有效教學的課堂評價是對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評價。常用話語是:
「這堂課學生學得好不好」。不僅需要觀察和評價教師的教學是否主動改造教學環境,根據自身教學特點和學生需要,形成恰當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啟發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還需觀察和評價學生是否主動、積極地利用教師提供的教學環境和資源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是否促進了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是否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整堂課是否在一種自然、和諧、愉悅的氛圍中的等。
規範的教學設計應包括哪些內容,教學設計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簡答題
1 應闡明學習行為的主體 2 要用行為動詞和動賓結構短語表達教學目標 3 要說明達到該目標的條件 4 對於和目標相關的行為狀況要有一定的判別標準。注意事項 1 正確定位目標物件 教學目標分析與設計的物件是學習者,因此教學目標闡述的是學習者學習的結果,是指他們在教師與同伴的幫助下,利用資源和工具學會了...
現代語文教學內容觀包括哪些內容簡介
1 全面發展的教學觀 語文教學中結論更要重過程,讓學生經歷過程,要創設生活情境 專教學關屬注學科更要關注人,學科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2 交往與互動的教學觀。語文課的教與學的關係問題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問題,同時也是教學論中的重大理論問題。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
什麼是 有效數字 ,什麼是有效數字
一 有效數字 為了bai取得準確du的分析結果,zhi不僅要準確測量,而dao且還要正確記內錄與計算。所容謂正確記錄是指記錄數字的位數。因為數字的位數不僅表示數字的大小,也反映測量的準確程度。所謂有效數字,就是實際能測得的數字。有效數字保留的位數,應根據分析方法與儀器的準確度來決定,一般使測得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