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乘修行人而言,為什麼菩提心如此重要?誰能從教證 舉例 比

2021-03-22 06:41:02 字數 2962 閱讀 9619

1樓:匿名使用者

教證、舉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體闡述?佛法有那麼費勁嗎?一念直入如來地,搞什麼花樣。

菩提心就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的心。修行人為什麼修行啊?不就是為了成佛嗎?發菩提心就是,發要成佛的心願。

不能發菩提心就是不願成佛,那你還修佛幹什麼?!這就是菩提心的關鍵處,重要性在這,道理很簡單,沒那麼複雜。

對大乘修行人而言,為什麼菩提心如此重要

2樓:野佬

菩提心(बोधिचित्त,bodhicitta)即是成佛的心。菩提,梵文為 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

「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

寂天菩薩所造《入菩薩行論》

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物件為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

得究竟的安樂。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佈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由上可知,發菩提心非常重要。

附:一、 發菩提心的人,應具備以下之三種心:

1. 大智心:不著我相 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

2. 大願心:廣修善行。

3. 大悲心:救眾生苦。

二、 又發菩提心者,鬚髮以下所記之四弘誓願:

1. 眾生無邊誓願度:菩提心以大悲為體,所以先說度生。

2. 煩惱無盡誓願斷:願一切眾生,皆能斷無盡之煩惱。

3. 法門無量誓願學:願一切眾生,皆能學無量之法門。

4. 佛道無上誓願成:願一切眾生,皆能成無上之佛道。

或疑煩惱以下之三願,皆為我而發,如何說是願一切眾生?這裡有兩種解釋:一就淺來說,我也就是眾生中的一人,現在所說的眾生,我也在其內。

再進一步而言,真發菩提心的,必須徹悟法性平等,決不見我與眾生有什麼差別,如是才能夠真實和菩提心相應。

3樓:如啼眼翻跟頭

不瞭解自己的心,怎麼能修道大成!

對大乘修行人而言 為什麼菩提心如此重要

4樓:看百

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是修行的明燈。若無菩提心,所作皆為魔業。

5樓:淡淡的微眾生

本我,宇宙的本我,它承載著始源,裡面有眾生的締造。

修行的人菩提心老是退化

6樓:

施主你與佛無緣 **來的就回**去吧 啊彌陀佛~~

7樓:匿名使用者

也許是翻起了過去的種子,這是個進步,請繼續誦經學佛,會少去的。

8樓:三際如一

這是修行人的普遍現象。首先,佛在眼前。 然後,佛在前方。後來,佛在天邊

這是因為,你還沒有出離心,和體會無常之迅疾。

想想吧,1 是否真的想: 修行 往生 成佛 離開六道輪迴。

2 如果今天或明天就離開人間,會怎樣,

有能力自主生死嗎?

9樓:東方廉貞

我說得比較簡單:

要如理如法的行持《金剛經》,要明白經義,心要做到像經義那樣,這樣才能生起功德。

為什麼說大乘善知識法相要點是具備菩提心

10樓:匿名使用者

何為大乘?就是發大心。何謂發大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成佛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菩提心。

修行大乘的修行人,都要發菩提心,這是大乘法門的標誌。沒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修行人了。故佛說,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是為魔業。

佛經對大乘修行人來說做為真正的法器最少要具備哪幾種條件

11樓:正能量大超人

看自己修行哪個法門,每個法門都有修的經用的法器,選定法門就跟著法門專一修行就好了

修大乘菩薩道自他相換,就一定是大乘修行人嗎

12樓:摩訶十華

自他相換,什麼意思?我還以為是眾生相系一體呢?又幹嘛要相互換來換去的?

為什麼虔誠心的修行如此重要

13樓:懺悔文人

若人求佛智  及欲大慈悲 到智慧彼岸  當深恭敬法 欲得大神通  能動三千界 及知眾生心  當深恭敬法——世尊 釋迦牟尼(大藏經《佛說華手經》)

大乘菩提回嚮應為最勝迴向

14樓:匿名使用者

所有功德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善法皆迴向。

15樓:不知冷熱心

菩提本無樹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我心非我心 他心皆我心

我執非我執 空望天下事

空了何時空 心念有種種

忘了何時忘 佛也念眾生

明月當頭照 苦樂入禪中

生性當自悟 陰缺何時休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我心非我心 他心皆我心

我執非我執 空望天下事

空了何時空 心念有種種

忘了何時忘 佛也念眾生

明月當頭照 苦樂入禪中

生性當自悟 陰缺何時休

空了何時空 心念有種種

忘了何時忘 佛也念眾生

明月當頭照 苦樂入禪中

生性當自悟 陰缺何時休

系統的聞思修行對於修行人來說有什麼必要性

1 聖者的種性有四種 對衣服 食物甚至法衣等知足少欲,這是三個 版條件,在三個條件上加上喜歡聞思權修行,任何一個人具足這四種條件,就是聖者的種性。2 不聞思就無法了知取捨與修行要點 3 要利益眾生,必須弘法。只要佛法住在世間,眾生的安樂 利益便自然獲得。而弘法必要先聞思修,尤其首先必須聞思佛法。4 ...

開發內化的教學模式,為什麼對老師而言是開發對學生而言是內化

開發內化教學模式是以為國家培養具有真才實學 真本事 成功素質的搶手人才為目的,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開發學生潛質潛能,引導和促成學生將觀念 品格 知識 能力 方法內化為成功素質的一種教學模式。武昌理工學院作為一個培養社會人才的高校,如何突破自身的劣勢,極大限度的發揮新...

為什麼說人類最適合於修行,為什麼在人間修行容易成就,在天界反而不容易

所以講經教學能夠振奮人心,讓別人聽到的時候覺悟了。未必是真覺悟,聽的時候受感動。這是什麼?這是你覺悟的緣,覺悟的因是你自己心性裡本有的般若智慧,沒有這個緣,你心性裡頭本有的智慧不能現前,用這個緣把它帶出來,是這個意思。所以你悟入的全是自己智慧,都不是外來的,自己有的。這就是 華嚴經 上佛所說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