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心冷
d試題分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含義實際上是「知行合一」。結合所學,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陶行知名字的來歷
2樓:鞠良驥文暄
陶行知一生中曾三次給自己改名。
父母給他取名陶文浚,到了19歲,讀大學期間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影響,給自己改名「陶知行」,認為「知是行之始」,認識先於實踐。
但很快,他認識到其中的唯心論色彩,於是把王陽明的學說翻了個個兒,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實踐才有認識。
到了43歲時,再一次給自己改名「陶行知」。
不過,陶行知很快又認識到,「從行到知」只是認識的第一階段,再由知到行又是認識的更高階段,他曾寫了一首小詩: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就是他的「行-知-行」理論。
為了在名字中反映這一思想,他還創造了一個字。這個字既像「行知」,又像「知行」,代表「行知行」的意思。
3樓:習桂花屠溪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並改名為陶行知
4樓:小鬍子
陶行知大學時因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觀點取名知行,而後來自己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名為行知。
5樓:源鴻才遲珍
陶行知,中國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名文濬,後受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影響,改名為知行,又改名行知。2023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
2023年回國,歷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教務主任等,反對「沿襲陳法,異型他國」。推行平民教育。
6樓:小阿狸
王陽明的陽明學說,知行合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的解釋
7樓:匿名使用者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並改名為陶行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教育文選》
8樓:泰凡嬴巨集邈
陶行知先
原名文浚
期間推崇明代哲
家王陽明
知行合說
取名知行
43歲《
教育》發表《行知行》文認
行知始知
行並改名
陶行知行知始
知行——《行
知始》《陶行知教育文選》
先行而後知,還是先知而後行,陶行知為何改名為行知?
9樓:匿名使用者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
陶行知曾兩次更名,他原來叫陶文俊,青年時期因崇拜理學家王陽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陶知行」;實踐使他認識到應該是「行而後知」,於是,第二次改名「陶行知」。
10樓:匿名使用者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本名為陶行知。所以陶行知推崇的是「先行而後知」的哲學思想。
11樓:白氏烏龍
都對,在唯物主義自然科學裡是先行先實踐,以後才能獲得知識。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是良知的知,你想人生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選擇,選擇就會牽扯利己利人的問題,這就良知的事了,做事自己和麵對眾人不後悔這就是良知。知行合一是人文科學方面的……,名改的更押韻好聽了,也更讓學生好理解。
又關於知行合一的例子
12樓:匿名使用者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並改名為陶行知。
通過陶先生改名,我們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論認識論的轉變。從盲目---到「知行合一」---到「行知論」。
陶行知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燙了手才知道火是熱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過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過石頭才知道石頭是硬的等等。
例子很簡單也很有說服力。
行,是行動,是實踐,是親身體驗。知,顧名思義就是知識,在這裡應該是動詞,學習理論知識。陶先生強調「親知」,即從「行」中得來,親身得來;而不僅僅是「聞知」,從師得來,或從書本得來。
他的「行知」認識論對於我們的現實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而且我們可喜的發現了一些改變。
其一,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有些學生已經走出課本,走進生活,以更直接的方式參與學習。他們通過親自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構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物理課,化學課,生物課,學生不再是聽老師在那枯燥乏味的講,而是自己親自做試驗得出結論。我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
其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上課不再是填鴨式的,不再是按照「講授--接受」的模式上課。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主人,他們已經從被動的聽課者轉變成主動的參與者。
因為「行不是知之成」,而是「知之始」。我們教師上課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創設情景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示空間。
如果我們想讓學生「參與」,「動手」和「研究」。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讓自己從「教書匠」變成「研究型教師」。雖然我成不了陶行知那樣的「偉大人民教育家」,但我可以以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來從事我的教學之路。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13樓:仲尼亡兮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並改名為陶行知。
通過陶先生改名,我們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論認識論的轉變。從盲目---到「知行合一」---到「行知論」。
陶行知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燙了手才知道火是熱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過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過石頭才知道石頭是硬的等等。
例子很簡單也很有說服力。
行,是行動,是實踐,是親身體驗。知,顧名思義就是知識,在這裡應該是動詞,學習理論知識。陶先生強調「親知」,即從「行」中得來,親身得來;而不僅僅是「聞知」,從師得來,或從書本得來。
他的「行知」認識論對於我們的現實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而且我們可喜的發現了一些改變。
其一,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有些學生已經走出課本,走進生活,以更直接的方式參與學習。他們通過親自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構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物理課,化學課,生物課,學生不再是聽老師在那枯燥乏味的講,而是自己親自做試驗得出結論。我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
其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上課不再是填鴨式的,不再是按照「講授--接受」的模式上課。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主人,他們已經從被動的聽課者轉變成主動的參與者。
因為「行不是知之成」,而是「知之始」。我們教師上課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創設情景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示空間。
如果我們想讓學生「參與」,「動手」和「研究」。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讓自己從「教書匠」變成「研究型教師」。雖然我成不了陶行知那樣的「偉大人民教育家」,但我可以以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來從事我的教學之路。
14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應行先知後,行知方能知之」這個論點有什麼論據可以支撐嗎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對還錯
15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這樣認為,陶行知的確注重教育社會
16樓:廈門卓學
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是由我國平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來的。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
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並改本名為陶行知。
17樓:貼杯落酒
這不是主張,是不變真理。
這句話並沒有排斥學校裡的基礎教育,
更沒有否定知識教育的必要性。
他只是站在一個更巨集大的視角來描述教育。
生活教會給我們常識,社會教會給我們能力。
教育的物件就是人,而不是考分、升學率、狀元、院校知名度……不懂得生活,與社會絕緣的學生,是家庭、國家、天下的災難。
18樓:匿名使用者
對我為認是錯的,教育無所不在,只看人,有的人你再好的條件或教育出來還不是王八蛋?讓人蛋痛,有的人不念書,成天放牛,可還是一樣彬彬有禮,待人誠懇?跟好人學好人,相信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所有的說話,都他小孩引向學校,受國家教育。
為什麼?國家是誰統治的?如何統治治理?
從教育抓起呀。從小給你**,你還會反他不成?
歷史上國外著名教育家有那些
世界著名教育家 蘇霍姆林斯基 蘇霍姆林斯基 1918 1970 是前蘇聯當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於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讀於波爾塔瓦師範學院函授部,畢業後取得中學教師證書。1948年起至去世,擔任他家鄉所在地的一所農村完全中學 巴甫雷什中學的校長。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
陶行知關於教育的名言警句
1 教育是立國之本。2 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3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4 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5 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6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7 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8 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9 教...
陶行知寫出了哪本教育學生的書
1 齋夫自copy 由談 上海 申報 館 bai 1932年4月30日初版本 2 行知書 du信 上海亞東圖zhi書館 1929年1月初版dao本3 行知詩歌集 上海兒童書局 1933 年7月初版本4 行知詩歌前集 上海兒童書局 1935年12月初版本5 行知詩歌三集 上海兒童書局 193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