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櫻朔殤
柳永的詞比較風花雪月,憂傷,婉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而蘇軾的詞比較豪放,更偏重於歷史,壯志難酬。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就思想境界來說,蘇軾更勝一籌
就我的口味來說,更偏愛柳永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柳永多作慢詞,長於鋪敘。此詞表現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
這與同樣表現離情別緒但出之以比興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時柳詞不但都下傳唱,甚至遠及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柳詞盛行於市井巷陌,同他這種明白曉暢、情事俱顯的詞風不無關係。
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想別後情景。劉熙載《藝概》卷四:「詞有點有染。
柳耆卿《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念宵酒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確實,「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為名句,不僅在於虛中有實,虛景實寫,更因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處」,遙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造出一個悽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會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經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迴環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不盡愁思。
宋人論詞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詞一向被判為「俗曲」。此詞上片中的「執手相看淚眼」等語,確實淺近俚俗,近於秦樓楚館之曲。但下片虛實相間,情景相生,足以與其他著名的「雅詞」相比,因此堪稱俗不傷雅,雅不避俗。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後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雲,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
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湧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亂石崩雲」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驚心駭目。
陸游《入蜀記》說赤鼻磯「亦茆岡爾,略無草木」。范成大《吳船錄》亦云:「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見所謂『亂石穿空』及『蒙茸峻巖』之境,東坡詞賦微誇焉。
」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於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小喬初嫁」看似閒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
特意插入這一句,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應。「羽扇綸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
周瑜身為主將卻並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於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
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東坡題跋》卷一記李邦語:
「周瑜二十四經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飯,賢愚相遠如此。」蘇軾對此頗有同感。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
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
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 無前,而且大聲鏗鏘,需要銅琵琶、鐵綽板來伴唱。對於原來只宜紅牙拍板、 女兒歌喉的傳統詞壇來說,確實是個重大突破。
3樓:匿名使用者
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是柳永離開都城汴京(現在河南開封)時寫的,抒發了跟情人難分難捨的感情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是作者觸景生情,面對滾滾波濤,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並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從派別來看前者屬於婉約派,而赤壁懷古這是豪放派。
4樓:匿名使用者
婉約派與豪放派的代表。
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柳永的雨霖鈴的風格有什麼不同?
5樓:匿名使用者
纖麗與雄慨齊飛,婉約共豪放一色——從柳詠的《雨霖鈴》和蘇軾的《念奴嬌》看宋詞風格
春蘭秋菊,各司一時之秀
宋人的筆記裡有這樣的記載,蘇軾有一次問一位善歌的人說:「我的詞和柳詞比,怎麼樣?」對方回答說:
「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些話很形象地說明柳詞和蘇詞的不同風格。
柳永的《雨霖鈴》調名蓋取唐時舊曲翻制。據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採其聲為《雨霖鈴》,以寄恨焉」(《明皇雜錄》)。柳永充分利用這一詞調聲情哀怨、篇幅較長的特點,寫委婉悽惻的離情,可謂盡情盡致,讓人讀之蕩氣迴腸。
尤其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二句更為人稱道。
明代詞評家賀裳稱此句為「千古俊句」,可見其精處。我們推想詞人和意中人難捨難分、「執手相看淚眼」(流淚眼看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竟無語凝噎」之時,「蘭舟催發」不得不別,「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前途渺茫,相見無期,倍感苦悶惆悵,他借酒消愁,而結果只能促進人愁更愁。
無論今宵酒醒何處,離愁總是有的,而詩人睜開眼偏偏目睹勾人離愁之物——曉風中飄動的勾起人萬般柔情的柳枝和天邊的一彎殘月。我們知道,古典詩詞中「楊柳」是有特定內涵的意象。「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自灞陵折柳的故事產生以後,楊柳和離別便聯絡在一起。「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須怨楊柳,」「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以柳襯情的名句。
那彎殘月更讓人浮想聯翩,「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還有蘇軾的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讓人陷入一種人世聚散離合的深深感嘆之中。一葉孤舟,夾岸楊柳,天邊殘月,畫畫蕭疏錯落。客情之冷落,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完全凝聚在這畫面之中,悽迷陰柔,俏麗多情,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作家的婉約風格。
蘇軾卻「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語)。他和同派詞人擴大了詞的歌詠範圍,並形成了峭拔雄壯的詞風。
如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雲,其境界之巨集大,是前所未有的。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道路。它的出現對仍然盛行纏綿悱惻之調的北宋詞壇,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我們再看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上片出獵,下片請戰,場面熱烈,情豪志壯,大氣。
6樓:818故事先生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豪放詞風格 雨霖鈴是婉約詞風格
念奴嬌赤壁懷古: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巨集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
雨霖鈴: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下片著重摹寫想象中別後的悽楚情狀。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
7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和柳永分別為宋代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作家,其詞作的文學風格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鮮明特色。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柳永的《雨霖鈴》是古典名作中風格迥異的佳作。
一、雨霖鈴運用賦體,以輔敘見長,體現了柳永「以賦為詞」的特點,柳永的輔敘與眾不同,不再講究含蓄的深微曲折,而是盡情的描繪。
二、從題材上看,赤壁懷古體現了蘇軾的「以詩為詞」的特點,蘇軾從離情別緒、男歡女愛的狹窄範圍裡跳出來,走向人生社會的廣闊天地,詠史、弔古、紀遊、談禪、送別……各種各樣的事務,都「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 據俞文豹《吹劍錄》記載,蘇軾官至翰林學士時,曾問幕下一善歌之士,「我詞何如耆卿?」那人回答說:「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形象地說明了柳詞和蘇詞的不同風格。
《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柳永的《雨霖鈴》的風格有什麼不同?
8樓:818故事先生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豪放詞風格 雨霖鈴是婉約詞風格
念奴嬌赤壁懷古: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巨集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
雨霖鈴: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下片著重摹寫想象中別後的悽楚情狀。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
柳永的《雨霖鈴》怎麼背了 柳永的《雨霖鈴》
雨霖鈴 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譯文。秋蟬的叫聲淒涼而急促,傍晚時分,面...
北宋 柳永《雨霖鈴》的翻譯,柳永《雨霖鈴》 以及譯文
雨霖鈴 柳永 原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 d 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 n 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翻譯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
柳永《雨霖鈴》的中文解釋
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淒涼悲切,面對著和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版急雨剛住。在汴權京城門外餞行的帳蓬裡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