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關雎和蒹葭的古文及翻譯,關雎和蒹葭的全文翻譯

2021-05-26 02:33:01 字數 5262 閱讀 7044

1樓:樸知睿

關 雎⑴

(周 南)⑵

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⑶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⑷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⑸

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⑹

悠 哉 悠 哉, 輾 轉 反 側。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採 之。

窈 窕 淑 女, 琴 瑟 友 之。 ⑺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毛 之。 ⑻

窈 窕 淑 女, 鍾 鼓 樂 之。

此詩是《詩經》三○五篇的第一篇。

先看漢儒對它的解釋。《毛詩序》曰:「《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這裡所謂后妃指周文王妃太姒。《毛詩序》認為《關雎》的主題是頌美后妃之德,她見到窈窕淑女便寤寐思求,以配文王,毫不縱恣己色以求專寵。

如此說來,這是一首美詩了。而申培《魯詩故》的解釋正相反,他說:「後夫人雞鳴佩玉去君所。

周康後不然,詩人嘆而傷之。」認為這首詩諷刺康後不遵禮法,以致康王晚起誤了朝政。薛漢《韓詩章句》也認為「詩人言關雎貞潔慎匹,以聲相求,必於河之洲,隱蔽於無人之處。

……今時大人內傾於色,賢人見其萌,故詠關雎、說淑女、正容儀,以刺時也。」毛、魯、韓三家對此詩的解釋雖有所不同,但都認為與王、妃有關,是一首關乎政治教化的作品。這種解釋一直被承襲下來,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固然是如此,宋朱熹的《詩集傳》也是如此。

《詩集傳》曰:「周之文王生有聖德,又得聖女姒氏以為之配。宮中之人,於其始至,見其有幽閒貞靜之德,故作是詩。

言彼關關然之雎鳩,則相與和鳴於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則豈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雎鳩之情摯而有別也。

」朱熹以淑女指文王之妃太姒,認為《關雎》是宮中之人頌美她和文王相與和樂而恭敬的關係,這與毛詩的**大同小異,仍然是一脈相承的。

漢儒解詩有很大的弊病,他們主觀地認為《詩經》都是為聖道王功而作,是先王用以「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所以對詩的解釋多有穿鑿附會之處,而且常常往政治教化的大題目上牽扯,於是許多作品被曲解了。今人看到漢儒的毛病,以另一種眼光讀《詩經》,遂有不少新的發現。《關雎》這首詩遂不再視為頌美后妃之德,而認為它是一首民間的情歌了。

例如聞一多《風詩類鈔》說:「女子採荇於河濱,君子見而悅之。」餘冠英《詩經選擇》說:

「河邊一個採荇菜的姑娘引起一個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苗條形象使他寤寐不忘,他整天地想;要是能熱熱鬧鬧地娶地到家,那是多好!」北大中文系所編《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也說:「這是一首描寫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間情歌。

」顯然,這種解釋比漢儒、宋儒的解釋更切合實際。

然而再往細處追究,《關雎》的風格和《詩經》中其他一些民間情歌如《木瓜》、《狡童》、《溱洧》有所不同。即使風格不同我們可以用地域特點來解釋,那麼《關雎》裡那位「君子」的身分畢竟是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君子」可釋為人君,也可釋為貴族男子。

如果釋為人君,這正符合漢儒的解釋。如果釋為貴族男子,則此詩是一個公子哥在思念一個鄉間姑娘,也未必妥貼。幸好「君子」還有另外的意思,就是有才德的人。

如《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述而》: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荀子·勸學》:「故君子結於一也。」《禮記·曲禮》: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我看《關雎》裡的「君子」就是指這種人。那位「窈窕」的「淑女」是配得上一個「君子」的,而「君子」也正思念著這樣的姑娘。

娶這樣的姑娘必須有隆重的儀式,彈奏琴瑟以表示親愛(琴瑟友之),敲鐘打鼓以使之歡樂(鐘鼓樂之),豈能輕易就得到她呢?那麼,「窈窕淑女」究竟是怎樣的女子呢?《毛傳》:

「窈窕,幽閒也。」即幽雅閒靜的意思。《方言》卷二:

「**之間,美心為窈,美狀曰窕。」**與《周南》地理位置不合,《方言》著於漢代,「窈窕」又是聯綿字,似不宜拆開解釋,所以此說可以不取。「淑」者,《毛傳》:

「善也。」意思是說她是個好姑娘;「窈窕」形容她怎麼個好法,她不是輕簿放蕩之輩,她有高尚的品德。「淑女」配「君子」正相宜,所以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的配偶)。

」那麼,這「淑女」是不是正在採擇荇菜呢?我看詩的原意並非如此。這與《采葛》不同,《采葛》說: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明明用了一個「彼」字,指出是思念那個采葛的姑娘。在《關雎》裡並沒有類似的提示。

我看,與其說採荇的是淑女,還不如說是那君子,或者說這只是一個比喻。我們不要忽略「參差」二字,「參差」是長短不齊的樣子。還不可忽略「左右」二字,「左右」有到處尋找的意思。

那「流」字釋為「求」,似乎暗示並不易得。那「採」字和「芼」字,都有擇取的意味。採荇,是要從那些參差不齊的荇中採到那最好的荇;求女,是要從眾女中求到那「窈窕淑女」。

這和「采采芣苜,薄言採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不同,這裡有一番選擇。在這一點上和《關雎》接近的倒是《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中,聊樂我員。

」一般的女子是不值得為她「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的。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就是詩一開頭的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毛傳》:

「和聲也。」「雎鳩」,水鳥名,俗稱魚鷹,相傳雌雄有固定的配偶。然則這裡的「關關」就是雌雄求偶相和的鳴聲了。

這兩句既有「比」的意思,又有「興」的意思,妙語天成,原是不待修飾的。

現在可以對全詩加以疏解了。此詩依鄭玄分為五章,每章四句。首章,以雎鳩和鳴比興,引出一位幽閒的好姑娘,她正是君子適宜的配偶。

次章,以採荇為喻,採到如意的荇菜不容易,求得「窈窕淑女」也不容易,不管醒著還是睡著都在追求她。三章,接著二章遞進一層,求之既不可得,則更加深了對她的思念,不管醒著還是睡著都在想她(「服」,懷也)。這思念是如此悠長,以致輾轉反側不能入睡了。

四章五章,復以採荇為喻,想象一旦求得她,則必以和美的**迎接她,使她高興。全詩以追求和思念為主旋律,展示了一個男子的痴情,中和平正中含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激情,代表了《詩經》的總體風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河畔的蘆葦草長得非常茂盛,寒夜裡連露水都凝結成霜;我心中所想念的那個人啊!她住在河水的那一方。我想逆流而上去找尋她的蹤影,河中卻是佈滿了石頭,而且路又長;我想順流而下去尋覓她的芳蹤,她彷彿就在那水的**...。

河岸邊蘆葦草長得非常茂密,清晨的露珠兒還沒幹;我中心所想念的那個人啊!她佇立在那水草灘。

我想逆流而上去尋找她,水路卻是起伏不平小舟難以行進;我想順流而下去尋訪她,她彷彿就在那水中的小陸地上...。

河畔邊蘆葦草長得顏色很鮮活,清晨的露珠兒顆顆圓;我心中所想的那個人啊!她正在那水邊。

我想逆流而上去找她,水路彎彎曲曲令我行進困難;我想順流而下去找她,她卻猶如佇候在水中沙洲的旁邊...。

2樓:

關雎 雎鳩鳥不停地鳴叫,成雙地棲息在河中的陸地上.美麗可愛的姑娘呀,正是小夥子的佳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呀,在船的左右兩邊撈.美麗可愛的姑娘呀,醒來睡去想接近你.

追求不到將如何,日日夜夜思念你.相思相憶情深切,翻來覆去難成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呀,忽左忽右去採摘.美麗可愛的姑娘呀,琴瑟聲向你傳情懷.

長短不齊的荇菜呀,左邊採來右邊採.美麗可愛的姑娘呀,敲鐘擊鼓讓你笑起來.

蒹葭 非常茂盛的蘆葦,清晨的露水凝結成白霜.我深深思念的心上人,她在河水的那一邊.我要逆流追尋她,道路艱險又漫長.我要順流追尋她,她好像就在那水**.

非常茂盛的蘆葦,清晨的露水還沒有幹.我深深思念的心上人,她在那河水的岸邊上.我要逆流追尋她,道路又險又高.我要順流追尋她,她好像就在那水中的高地上.

非常茂盛的蘆葦,清晨的露水還沒有消盡.我深深思念的心上人,她就在那水邊.我要逆流追尋她,道路險阻多彎曲.我要順流追尋她,她好像就在那水中的小塊陸地上.

關雎和蒹葭的全文翻譯

3樓:阿沾

1、關雎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採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關雎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蒹葭譯文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河水**。蘆葦悽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乾。

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水對岸。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小洲。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的沙灘。

蒹葭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國風·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

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國風·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八句。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現在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情歌,寫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

全詩三章,重章疊唱,後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形成各章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

分析《蒹葭》《關雎》《靜女》古文

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 蒹葭 者。相思之所謂者,望之而不可即,見之而不可求 雖辛勞而求之,終不可得也。於是幽幽情思,漾漾於文字之間。吾嘗聞絃歌,弦止而餘音在耳 今讀 蒹葭 文止而餘情不散。蒹葭者,蘆葦也,飄零之物,隨風而蕩,卻止於其根,若飄若止,若有若無。思緒無限,恍惚飄搖,而牽掛於根。根者,情也。相...

《關雎》或《蒹葭》的賞析不少於。。急

蒹葭 此詩被歷代譽為情深景真 風神搖曳的好詩。全詩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寫景,後六句述事抒情。蒹葭蒼蒼 等寫景句子,作為詩歌的發端,寫出了蒹葭茂盛 霜露高潔,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摯烈的追求和純潔的愛情,同時兼有寫景敘事的作用,它是全詩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它是主人公觸目所見 情之所趨。作者又以秋水的描...

蒹葭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麼特點,比較《關雎》和《蒹葭》在寫法上的不同。

在藝術手法上,bai蒹葭 du 興 的特點更加突出。蒹葭zhi 水 dao和 伊人 的版形象交相輝映,渾權然一體,用做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物件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 託象以明義 具有 起情 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