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為本。宋**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
」肯定「誠」是一種真實不欺的美德。要求人們修德做事,必須效法天道,做到真實可信。說真話,做實事,反對欺詐、虛偽。
誠是一個形聲字;從言,從成,意謂對待人們要誠實講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戲和陰謀詭計。
《禮記·中庸》就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誠」是天的根本屬性,努力求誠以達到合乎誠的境界則是為人之道。
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賴於「誠」。亞聖孟子也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離婁》上);又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認為反省自己以達到誠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樂。
荀子雖「不求知天」,但也把「誠」看作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方法和境界。
《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誠」是天的根本屬性,努力求誠以達到合乎誠的境界則是為人之道。
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賴於「誠」。
孟子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離婁》上)。又說: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他認為反省自己,已達到誠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樂。荀子雖「不求知天」,但也把「誠」看作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方法和境界。
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荀子·不苟》)。這裡把誠也視為道德政治的準則。
還說「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同前)。《大學》引申《中庸》關於「誠」的學說,以「誠意」為治國、齊家、修身、正心的根本。唐代的李翱融合儒、佛思想,以儘性或復性為「誠」,認為人之本性原為純善,但被情慾所蔽,因而必須去情慾,「復其性」,使「其心寂然,光照天地」,達到「誠」的至靜而又至靈的內心狀態。
北宋周敦頤以誠為人的本性。他在《通書》中說,「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他認為,「誠」原於乾元,為一切道德的基礎,依靠「誠道」得信用「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君子「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後能達到誠的境界。
程朱學派認為「誠」是天理之本然。朱熹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四書集註·中庸注》)。
永嘉學派的葉適則把「誠」解釋為客觀誠然的規律,說:「是故天誠覆而地誠載,惟人亦然,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君臣父子,仁義教化,有所謂誠然也」(《葉適集·進卷·中庸》)。
明清之際的王夫之,提出「誠與道,異名而同實」。他所說的「誠」表示客觀世界具有的客觀規律。有時他又把「誠」直接解釋為「實有」,用以說明物質世界的實在性,說:
「夫誠者,實有者也,前有所始,後有所終也。實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見,有耳所共聞也」《尚書引義·說命上》。
誠,中國古代哲學術語。《中庸》認為「誠」這一精神實體起著化生萬物的作用:「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誠者,物質之終始,無誠不物。」唐李翱將誠視為「聖人之性」,是至靜至靈寂然不動的「心」(精神),北宋周敦頤用以為至高無上的宇宙本體:「誠者,聖人之本。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通書)」明清之際王夫之提出「誠,以言其實有爾」,用以指客觀的「實有」,並作為宇宙的一般規律。
2樓:曦月
【問】:
【答】:
舉例來說,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誠:至少其中有一個含義必須是:語用真實.
這是一種型別,是無法由其它來代替的
查一下中國儒家的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分別是什麼意思
3樓:皓凌
中國儒家有一套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辦法,概括起來就是「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做好這八個字,不但可以處理好人際關係,還可以治理天下。
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4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禮記·大學》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
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
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求採納
儒家的禮是什麼
5樓:米格戰鬥機
儒家宣傳的理想封建社會秩序是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要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符合他們在家族內的身份和社會、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為規範,這就是禮。
儒家認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為規範,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的理想社會秩序便可維持了,國家便可以長治久安了。
反之,棄禮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為規範,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會和倫常便無法維持了,國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
6樓:張為臻老師
儒家的禮,有三個層面:
一、禮是自然法
孔穎達《禮記正義》說,「禮者,理也。其用以治,則與天地俱興。」這裡的禮,乃是指永恆、普世的天道,用西方人的話來說,即自然法。
禮是體現自然法的規則體系。
《白虎通·情性》說:「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從規則體系的角度,這裡禮又可以分為兩類:
1、禮法。
禮法,在中國封建制時代,禮法有著廣泛的約束力,不僅庶民,而且君主,均在禮法的約束之內,君若不君,諸侯可發兵征伐,以武力恢復禮的秩序,所謂「凡君不道於其民,諸侯討而執之」是也。君臣關係也是禮法關係,即使貴為君主,若違背禮法,臣可以提起訴訟,可以自行解除君臣關係。顯然禮治更接近現代法治之精義。
2、禮俗
禮,又是禮俗,即習慣法、社會自發秩序。禮不是君王所立,而是來自傳統、習俗,來自對人情常理的承認,來自聖賢對自然法的發現。英國政治學家埃德蒙·柏克說,「如果民間社會是習俗慣例的產物,那麼習俗慣例便是它的法律。
」如果你承認他說出了法治的精義,那麼你應知道儒家也這麼說過——南宋理學家真德秀說:「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猶政事之必因風俗也。」此語可與柏克的話互為參注。
從這個角度來說,合宜的法律,不是「發明」出來的,而是「發現」出來的。用儒家的話來說,這叫做「因俗制禮」、「則天垂法」,即從習慣法與自然法中發現人間法;用哈耶克的話來說,叫做「法律先於立法」。這是涵義非常深刻的憲政學命題,其要旨在於,它宣告了即使是掌握著最高權力的國王,也不能成為專斷、全能的立法者。
而法家的「人主為法於上」主張,則明白無誤地宣告了君主**的來臨。
三、禮為禮儀
作為天道、天理、自然法的禮是看不見的,作為規劃體系的禮也是半可見半不可見的,禮還需要有一套完全可見的儀式來體現、來表達、來強化,這套儀式就是禮儀。
儒家的禮儀是無所不包的,用《曲禮》中的話來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附:何謂「君臣之禮」
我們以「君臣之禮」為例,來看看儒家主張的君臣關係:
儒家認為「君臣以義合」。這是儒家的理。這個「理」需要有一套體制(即規則體系)來保障,歷代儒家政治發展出來的「共治」體制,就是制度層面的禮,包括宰相的副署權等。
但僅此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禮儀來表達,比如拜相的禮儀,比如從前臣拜君,君要還拜,宰相的尊貴地位是通過這些禮儀表現出來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傳統君主**的強化,也可以從君相的禮儀變化看出來。——常識禮儀篇
7樓:淡然真誠面對
儒家「禮樂」觀是先秦時期的重要思想,儒家的學者為其忙碌一生,就是為了「禮樂制度」的實現,使國家興盛繁榮、長治久安。「禮樂」制度中的「禮」指制約人的行為規範,在禮的制約下人們應該考慮能不能、應不應該這麼做,而「樂」指**,起到培養人的情感、調和人的性情的作用。兩者都起到教化作用,而「禮」與制度相通,起到外在的制約,「樂」與情感相通,起到內在的感化。
在當今物質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樂」思想的內在感化能力對當今社會人們有著重要作用。
8樓:匿名使用者
禮樂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禮作樂」形成獨有文化體系,後經孔子和孟子承前啟後,聚合前人的精髓建立以禮樂仁義為核心的儒學文化系統,從而得以傳承發展至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奠定了中國成為「禮樂之邦」,也被稱之為「禮儀之邦」。
「禮樂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創造了人類的輝煌。雖然現代工商業科技文明過分重視物質利益,使得傳統的「禮樂文化」受到商業世俗文化的衝擊,已失去古典純樸的的本質精神。但是,傳統的「禮樂文化」在今天還是能起到提升人類道德,使人們達到自我完善的作用。
早在夏商周時期,古代先賢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為完善的禮樂制度,並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上的人倫和諧。禮樂文明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
9樓:匿名使用者
禮節和**。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
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諸侯國林立,為維護其以周天子為中心的有秩序的統治,周文王四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開始制禮作樂,即周禮。周禮作為各級貴族的政治和生活準則,成為維護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禮樂制度在這一時期得到非常完善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調。
東周時期,周王室衰弱,諸侯爭霸,禮壞樂崩,禮樂制度受到嚴重衝擊,儒家創始人——孔子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
以周代禮樂為工具來維護周天子的宗法統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禮樂制度、禮樂文化和禮樂文明,對後來歷代中國社會發展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禮樂也是一個地方名字,位於江門市的一個小鎮。
結合實際,談一下,怎樣從儒家文化中汲取智慧,是自己的學習生活變得從容快樂
儒家經典,有些常人熟知的語言,我們知道其內在的含義,但做起來真的很難。生活中的事,不是以前春秋之時,所以,觀念也應有所調整,儒家文化是經典,有些可以汲取,但有些也須排除,學習生活中,遇到難事不易解決的,用儒家思想來說,就是廢寢忘食也要弄懂,我是不贊成的,不一定非要自己去想,也能借助別人的意見而反覆思...
為什麼美國人說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是干涉他們的學術自由
儒家思想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太下 說明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平太下,也就是做影響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的事。這些都和學術自由沒有關係,只是籠統的追求高尚。非常像政治思想。西方國家開房 中國人很保守 為什麼全世界都有孔子學院學儒家思想說 孔子學院 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思想,其核心是中庸之道。在現實生活中舉例子來說明你對這一學說的理解
中庸之道不是束縛和限制,而是根據事物的天性和變化規律,做出最合乎自然的選擇,達到 天人合一 的境界 天人合一例子 坐船向下遊行駛。一個人打傘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襖。天人不合一例子 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結合如果?可想而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看姜鵬如何解釋的,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