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蒯懿靖迎夏
所謂“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
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
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
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2樓:鯨娛文化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3樓:newsite新站點
第3季ispace國際創業加速營專案代表,紅人易創始人劉為龍認為,王陽明是中國除孔子之外的聖人,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簡潔而深刻地概括了創業乃至人生的奧祕。
4樓:銀孟昝迎彤
意思很簡單,就從字面上來理解即可:你腦子裡意識到了要什麼,你就去做什麼,努力去實現,就是要立刻付諸行動,而不是想歸想,做卻不知猴年馬月才做,那樣是做什麼都不成的。
5樓:落雪非花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6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說的,可以參看《傳習錄》他的講解,是講知和行的關係是一體的,解釋成理論聯絡實際,不是本意。況且若理論非要聯絡實際才行,那就是否定前沿科學家做的理論工作,這些理論也許完全不會考慮聯絡實際。
不能把認識和實踐當兩回事,二者是一體的,在實踐中認識,而任何實踐也必由認識產生。二者沒有一刻分開過。你實踐不行不是說明你知強行弱,而是根本‘知’不行,‘行’只是‘知’的外在體現。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7樓:熱心網友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8樓:
王陽明集知行學說之大成,作為其哲學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層涵義:
1、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體兩面。王陽明認為“知”和“行”的實現過程互為表裡,能夠深入實相的“知”就是“行”,這樣的“知”方不虛妄;能夠明覺精察的“行”就是“知”,這樣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須兼顧,不可偏廢。
2、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實踐。王陽明指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意思是說,真正的“知”必須付諸實行,沒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將良知貫徹到日常生活的各種實踐之中,實現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強調在事上磨練、在實學中求知。
3、再次,以知促行,為善去惡,強調自律自覺。王陽明認為“一念發動處便是行”,後人常以此誤解他“銷行歸知”。其實,王陽明並沒有混淆“知”“行”,他視起心動念就是“行”,所以應該對善惡有高度自覺,這是慎獨、自律的極致,對道德修養極有意義。
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規範上防微杜漸,因為道德上的知行問題是和認識上的知行問題分不開的。
擴充套件資料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
在“知”與“行”的關係問題上,儒家有較為深入的**。有知先行後、知易行難、知先行重、知行並進、知行合一等多種說法。
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際儒學家金履祥所著《論語集註考證》:“聖賢先覺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後覺所以效之。”這是說,先知先覺的聖賢,知而能行,思想與行為一致,是後知後覺之人效法的榜樣。
“知行合一”論後由王陽明發揚光大,發展成較完備的哲學體系。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重點是放在“行”上的。對此,作為陽明後學的黃宗羲心領神會。黃氏在其《明儒學案·姚江學案序》中指出,陽明先生“以聖人教人只是一個行。
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篤行之者,行此數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於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窮理,只在知上討個分曉之非。”
這是深得陽明良知心學精髓的精闢之論,也是對王陽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註腳。
能夠從認識與實踐關係的視角說明知行合一的,孫中山先生應該是較早的代表人物。他側重強調了知難行易。
9樓:youth小杰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在王守仁的“心學”體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個比較重要的命題。“心即理”是王守仁哲學的邏輯起點,也可以說是他的宇宙觀。他認為“心”便是天理,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又是萬事萬物變化的歸宿。
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肯定人的能動作用,認為知和行是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踐,如果不去實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知道。
在方**方面,王守仁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錯誤的,應該是“致良知”。人們應當用自我的“心之本體”,即“良知”,來主宰和支配一切行為,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相信自我的力量和潛在的能力,否定用現成的規範和教條來束縛身心,主張人們將道德準則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以良知代替私慾,破除“心中賊”。
只有去掉內心世界的惡欲和私慾,才能拯救個人,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
10樓:太叔禎辰
在人生最迷茫困頓的時候,有幸接觸到陽明心學,看的是津津有味,經常是讀到深夜困的不行才去睡覺,陽明心學確實對人生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它不是泛泛而談,真正能理解透徹陽明心學中的精髓,人生一定會大有不同。
陽明心學“致良知”教你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真我”,內心恬靜而強大。“知行合一”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也是解決時間一切難題的強大**。
今天我們談到的是“知行合一”,究竟該如何理解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並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是我們要深入**的。不瞭解陽明心學的朋友們可能會簡單的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不要光說不做,一定要說到做到,這就是知行合一。
但是在陽明先生的心學思想裡卻不是這麼闡述的,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在他看來良知是與生俱來的,能知是非善惡的一個東西,它無所不能,良知能夠輕而易舉的給你答案,你只需要按照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這就是王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
那究竟“知行合一”該如何運用到實際當中解決問題呢?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發明了“槓桿原理”,於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給我一個支點和足夠長的槓桿,我就能撬動地球。
”那個支點如果用陽明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夠長的槓桿就是“行”,不必給我這個支點,因為這個支點(良知)與生俱來,只需要一根足夠長的槓桿即可,用力壓下去就可以撬動天地萬物,人情事故。在王陽明看來,良知無所不知沒無所不能,面對父母時,我們將支點放到孝順的位置;面對君王,我們將良知放到忠誠的位置;面對同事朋友,我們將良知放到真誠的位置;面對敵人,我們將支點放到利害的位置。確認好支點位置後,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力壓下槓桿,便可事半功倍。
所以當良知光明時,就能撬動世界,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就能快速找到處理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果良知不明,支點位置不準確,你就無法撬動你想要撬動的事情,就是亂行,費力沒結果,知行就不能合一。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踐行“知行合一”。用內心的“良知”去指導行動,用行動的結果光復良知。
11樓:西河遊俠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經常被誤解為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如果仔細讀過《傳習錄》,就會發現,它們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將知與行合作一處,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這裡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惡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人可以意識到並判斷自己的行為,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驅使。
只是良知有時被私慾所隔斷(宋明理學並非禁慾主義,所說的“人慾”“私慾”往往指的是不正當的慾望,正當慾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飲食是天理,暴飲暴食、鋪張浪費、**吃喝就是“私慾”),或為利所誘,或為威所屈,或畏難而退,對善惡也變得麻木,如同一面銅鏡上生鏽蒙塵,不能照物。當良知不為私慾所蔽而顯現的時候,在王陽明看來,這便是行了。例如,當你看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產生去幫助他的念頭,這便已經是行了;如果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你又沒有去幫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
一善念產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陽明看來,一惡念產生,便也是行了;而絕其惡念,同樣是行。很多道理人們自認為從小就知道,可是這些道理並沒有體現在他們的行為當中,在王陽明看來,這並不是真知。就像將百科全書儲存在電腦裡,電腦並不因此而“博學”一樣。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時刻關照著人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人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志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
知行合一有哪些哲學意義
知行合一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知行合一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 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 知 尤其應當實踐 行 只有把 知 和 行 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 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 1508 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
知行合一成語故事
知行合一 釋義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是怎麼悟出知行合一的?
王陽明可以說是著名的心學家,他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唯心主義者。他個人強調意識對於人類實踐的指導作用,那麼他比較著名的一個理論就是知行合一。所謂知行合一,他強調的是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夠做成,首先需要你認識到這件事情,並且對於這個事情的實踐有著一個大概的把握。但是光在思想上形成了這樣的體系,是完全不能夠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