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餘,吾
.諷、諫、謗、說、譏
.去、往、赴
疾、病、憂、患
然⑴用在詞後,作詞尾表示狀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樣子”。
例:①虎見之,龐然大物也。②康肅忿然曰。
③雜然相許,其妻疑曰。④夫子喟然嘆曰。⑤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例: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②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③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職分難明。
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⑥然是說也,餘尤疑之。⑦然睹促織,隱中胸懷。
⑧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⑨觀袁守雖得民,然自喜輕上。
⑶是的,對的。例:①然之。
命李忠義帥突將三千為前驅。(然之:以之為然)②植然其言及聖門,門吏阻住。
③吳廣以為然。乃行卜。④成然之。
早出暮歸,提竹筒絲籠。⑤然,誠有百姓者。
⑷如此,這樣。例:①遂開門納眾,及裡城,亦然。
②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
”④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⑤惟博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之信然。⑥後這為人君者不然。
⑦ 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⑨其去則然,其來則不然。
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一樣”。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然後」相當於現代漢語“然後”,“然後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⑵然後導以取保,出居於外。⑶否則三縊加別械,然後得死。⑷然後皇上與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
⑸然後得一夕安寢。⑹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⑺然後以六合為家。
⑻然後渡揚子江。⑼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⑽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11)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
「然則」相當於現代漢語“既然這樣,那麼......”,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例:
⑴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⑶然則成於下之得。
⑷然則諸侯之地有限。⑸然則廢釁鐘與?⑹然則一羽之不舉,不為用力焉。
⑺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
「然而」相當於現代漢語“(雖然)這樣,可是......”。表示轉折。
例:⑴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⑵然而隱忍以行。
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者】(一)助詞。
1.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①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②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在數詞後面,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
①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
②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②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黔之驢》)
4.放在後置的定語後面,相當於“的”。
①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5.放在主語後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6.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面,不必譯出。
①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
②古者以天下為主,??汀?
③遠者數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赤壁之戰》)
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語氣詞。
1.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所⑴處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
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③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④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⑤成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⑥某所,而母立於茲。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片語,相當於“......的事、物”? “......
的地方”、“......的人”等。例:
①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②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④荊柯有所待,欲與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
產生的緣由。)
「所以」
⑴表示行為所憑藉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是用來......
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
②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⑵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
例: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②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③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④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所謂」所說的。例:⑴酈道元所謂環水也。⑵此所謂戰勝於朝廷。⑶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漢高祖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
「所在」
⑴到處。例: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處,處所。例:①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趨之,折過牆隅,迷其所在。③宮闕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何⑴什麼。例:①子何而往?(何:憑什麼。)②大鐵椎,不知何許人。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⑵怎麼樣。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何往:到**。)②卻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麼。例:①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③作計何不量!
⑸為什麼。例: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為,何哉?
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③安陵群不聽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⑤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⑹怎麼。例:①若為傭耕,何富貴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語助詞相當於“啊”。例: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
[8]何:通“呵”,喝問。例: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
「何如」怎麼樣,怎樣。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謂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爾何如?
「何消」哪用得著。例: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樣。例:此為何若人。
「何嘗」並非。例:你說的何嘗不是。
「何為」
⑴什麼是。例:何為“護官符”?
⑵怎麼會?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
⑶作什麼。例:①客何為者?②敬傑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
「何意」
⑴什麼意思。例: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豈料,**料到。例: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長夜沾溼何由徹。
⑵什麼原因。例:致之何由?由於疾病。
⑶從什麼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麼能。例:何乃太區區!
「何得」怎麼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麼益處。例:萬鍾於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麼益處。例: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何其」多麼。例:何其衰也!
(乃)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副詞和代詞。
一、用作副詞
1.表示相承關係,相當於“就”、“於是”、“才”。例如:(1)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佈字印。
(《活板》)——打算印刷,就拿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然後)才(在鐵框子裡)密密地排上字模。
(2)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以前)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整岳陽樓。
2.表示判斷語氣的,相當於“是”或“本來是”。例如: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應當立為國君的本來是公子扶蘇。
3.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卻”、“竟”、“竟然”。例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桃花源中人)問(漁人)如今是哪朝哪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和晉了。
二、用作代詞“乃”用作第二人稱代詞,一般作定語,相當於“你”、“你的”。例如: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兒》)——宋王朝的軍隊北伐收復中原的時候,祭祖時不要忘了告訴你的父親
2樓:青天之路
我,餘,吾
.諷、諫、謗、說、譏
.去、往、赴
疾、病、憂、患
為什麼文言文中的一句話,會出現表達同一個意思的不同的兩個詞語呢,這不是語意重複嗎?
3樓:文以立仁
文言文最簡練,你說的情況很少見。能舉一例嗎?
4樓:匿名使用者
反覆也是一種修辭手法,在直譯的時候只需要翻譯一個
5樓:z張叄
不重複,可以使語句讀起來連貫或對賬,而且兩個字中的其中一個可以變換詞性來使句子結構合理
文言文中代表‘’的‘’詞有哪些
6樓:文以立仁
如果是指結構助詞“的”,一般用“之”。
如果兼指前句中的人或事,同時兼具結構助詞“的”,可用“其”,相當於“他(它)的”。
文言文中與將就一詞相近的詞
7樓:樊從華
文言文中,與“將就”相近的詞:
1、苟且:
清朝顧炎武 《歲暮》詩:“流離三十年,苟且圖飽煖。”
2、塞責:
《明史·張逵傳》:“會疏則刪削忌諱以避禍,獨疏則毛舉纖微以塞責。”
3、搪塞:
唐朝唐彥謙 《宿田家》詩:“阿母出搪塞,老腳走顛躓。”
4、敷衍:
曹雪芹《紅樓夢》“ 鳳姐 這日竟支撐不住,也無方法,只得用盡心力,甚至咽喉嚷破敷衍過了半日。”
5、支吾:
清朝戴名世 《范增論》:" 項王欲自帝,則有義帝在也;既王諸將,而己亦稱王,則無以自別異,於是立號為西楚霸王 。蓋其情見勢絀,支吾甚矣。"
古文中對燕還有哪些表示相同意思的詞
在文言文中和須臾意思相同的詞語有哪些
8樓:冬天的小羊羔
優遊歲月
發音 yōu yóu suì yuè
釋義 悠閒舒適地過日子。
出處 茅盾《子夜》四:“可惜他這位兒子雖名為‘家駒’,實在還比不上一條‘家狗’,因此早該是退休享福的曾滄海卻還不能優遊歲月,甚至柴米油鹽等等瑣細,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示例 無
文言文中與佔領意思相近的詞
9樓:匿名使用者
1、下,動詞,意思是攻取、佔領。例如:
皆下之。——《史記·陳涉世家》
樂毅抉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三國演義》
2、拔,動詞,意思是攻佔。例如:
拔石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已拔趙。——《史記·魏公子列傳》
初中文言文中逐的意思,初中文言文意思並
逐 zh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人 腳 在豕等動物後面追逐的樣子。止 小篆改從辵 chu 本義 追趕 2 同本義 含有使追趕物件離開或消滅的意思 chase pursue 逐,追也。說文 喪馬勿逐。易 暌 良馬逐。易 大畜 乘白龜兮逐文魚。楚辭 河伯 遂逐齊師。左傳 左公十年 孺卿逐捕。漢書 ...
文言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文言文中表示時間的四個詞語
表示一會兒以後的 無何未幾 既而俄而 表示忽然的 倏忽忽 這是一些中國傳統的關於時間的說法 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 中夜 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 雞鳴,又名荒雞 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 平旦,又稱黎明 早晨 日旦等 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
文言文中表示假裝的詞語,文言文中表示詩人各種情感的詞語
佯拼音 y ng 簡體部首 亻總筆畫 8筆順編碼 撇豎捺撇橫橫橫豎 解釋 假裝 裝。作。狂。稱。攻。言 說假話 死。佯 字在文言文中有假裝的意思。希望可以幫到你 1.故作 拼音 g z o 解釋 假裝處於某一狀態或情況 用法 聯動式 作謂語 賓語 定語 狀語。出處 蘇軾 紅梅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