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玲1零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知?」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晳後。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譯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說:
「不要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就不敢講了。(你們)平時常說:『沒有人瞭解我呀!
』假如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打算怎麼做呢?」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麼樣?」
(冉求)回答說:「一個縱橫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於修明禮樂,那就只有等待賢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麼樣?」
(公西赤)回答說:「我不敢說能做到什麼,只是願意學習。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我願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曾點,你怎麼樣?」
(曾點)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下來,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來,回答說:「我和他們三人的才能不一樣呀!」
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
(曾點)說:「暮春時節(天氣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經穿著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裡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走回家。」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點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華都出去了,曾晳最後走。曾晳問(孔子):「他們三個人的話怎麼樣?」
孔子說:「也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晳)說:「你為什麼笑仲由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理讓,可他的話卻一點不謙讓,所以笑他。難道冉求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嗎?
怎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難道公西赤所講的不是國家嗎?宗廟祭祀和諸侯會同之事,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麼呢?
如果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的贊禮人,那誰能來做大的贊禮呢?」
擴充套件資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選自《論語·先進》篇,標題為後人所加。文章記錄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這四個**「言志」的一段話。生動再現了孔子和學生一起暢談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輕率急躁,冉有的謙虛,公西華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寧靜,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讀性很強的文章。
1、人物介紹: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
曾皙,名點,字皙,即文中的「點」 ;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 ;
公西華,姓公西,名赤,字子華,即文中的「赤」。
2、人物性格:
子路:有抱負,坦誠,性格也比較魯莽、輕率,自信,知難而進,有軍事政治才能。
曾晳:懂禮愛樂,灑脫高雅,卓爾不群。
冉有: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
公西華:謙恭有禮,說話委婉,嫻於辭令,嫻熟禮儀。
3、孔子生平和《論語》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魯定公時,曾任魯國大司寇,後來私人辦學,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還在晚年整理「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自漢代以後,孔子學說成為二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封建統治者一直把他尊為聖人。他又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以至於今。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關於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合稱為「四書」。
不必像宋儒那樣去津津樂道本篇中的所謂「曾點氣象」「聖賢氣象」〔《四書集註》朱熹引程子曰:「孔子與(曾)點,蓋與聖人之志同,便是堯舜氣象也。」〕,卻不能不承認本篇是《論語》中文學性最強的一章。
尤其是本篇所記載的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和對於人物的不同神態的刻畫,不僅體現了《論語》蘊藉含蓄、簡淡不厭的語言特色,代表了全書的文學成就,而且可以說是魏晉時那種速寫式的軼事體**的濫觴。
2樓:鶴頂紅花花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先秦:佚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文章的的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譯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說:「因為我比你們年紀大一點,你們不要因為我年紀大一點就不說了。
你們平時總在說:沒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們,那麼你們打算怎麼辦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常受外**隊的侵犯,加上內部又有饑荒,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孔子又問:「冉求,你怎麼樣?
」冉求回答說:「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於修明禮樂,那就只得另請高明瞭。
」孔子又問:「公西赤,你怎麼樣?」公西赤回答說:
「我不敢說能夠做到,只是願意學習。在宗廟祭祀的事務中,或者在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時,我願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孔子又問:「曾點,你怎麼樣?」這時曾點彈瑟的聲音逐漸稀疏了,接著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說:
「我和他們三位的才能不一樣呀!」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呢?
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點說:「暮春時節,春天的衣服已經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青少年,到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兒回來。」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點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後面。曾皙問:「他們三位的話怎麼樣?
」孔子說:「也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曾皙說:
「您為什麼笑仲由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究禮讓,可是他說話卻一點也不謙讓,所以我笑他。
難道冉求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大事嗎?**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講的就不是國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講的不是國家大事嗎?
宗廟祭祀,諸侯會盟和朝見天子,講的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麼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個小小的贊禮人,那誰能去做大的贊禮人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出自《論語》先進篇,作者孔子**及其再傳**,文章記錄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這四個**「言志」的一段話。
4樓:李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侍老師閒坐。孔子說:「因為我比你們年紀大一點,你們不要認為這樣就不說了。
(你們)平時(總在)說:『沒有人瞭解我呀!』如果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打算做些什麼事情呢?
」子路輕率而急忙地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中等)國家,夾在(幾個)大國之間,有(別國)軍隊來侵略他,接連下來(國內)又有饑荒;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麼樣?」
冉有回答說:「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國),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於他們的禮樂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夠的,只好等待修養更高的人來推行了。
」「公西華,你怎麼樣?」
公西華回答說:「不敢說我能勝任,但是願意學習。在宗廟祭祀的事務中,或者在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時,(我)願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的司儀。」
「曾點,你怎麼樣?」
(這時曾點)彈琴的聲音(逐漸)稀疏了,鏗的一聲,放下琴起身,回答說:「(我)和他們三位所說的不一樣。」
孔子說:「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點)說:「暮春時節,穿上已經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虛數,泛指幾個)位成年人,六七個(虛數,泛指幾個)青少年,到沂水河裡洗澡,在舞雩臺上吹風,(一路)唱著歌回來。」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贊成曾點啊!」
(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後面。曾皙問:「(他們)三位的話怎麼樣?」
孔子說:「也就是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皙)問:「您為什麼笑子路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要用禮,可是他(子路)的話毫不謙讓,所以(我)笑他。難道冉求講的不是國家大事嗎?
怎麼見得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國家了呢?難道公西華講的不是國家大事嗎?宗廟祭祀,諸侯會盟和朝見天子,不是諸侯國間的大事那又是什麼呢?
如果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相,那麼誰能做大事呢?」
5樓:四手霸王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說:「你們不要因為我的年齡比你們長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說話。
(你們)平時常說:『沒有人瞭解我呀!』假如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打算怎麼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如果讓我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麼樣?」 (
冉有)回答說:「一個縱橫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於修明禮樂,那就只有等待賢人君子了。」
「公西華,你怎麼樣?」
(公西華)回答說:「我不敢說能做到什麼,只是願意學習。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我願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曾晳,你怎麼樣?」
(曾晳)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下來,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來,回答說:「我和他們三人的才能不一樣呀!」
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
(曾晳)說:「暮春時節(天氣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經穿著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裡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走回家。」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華都出去了,曾晳最後走。曾晳問(孔子):「他們三個人的話怎麼樣?」 孔子說:「也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晳)說:「你為什麼笑子路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理讓,可他的話卻一點不謙讓,所以笑他。難道冉有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嗎?
怎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難道公西華所講的不是國家嗎?宗廟祭祀和諸侯會同之事,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麼呢?
如果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相,那誰能來做大事呢?」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孔子的觀點和現代人的觀點並不矛盾,孔子贊同點的在生活之餘要有適當娛樂的觀點,理想並不是越高越好,那是一種樂趣,而且是一種高雅的娛樂。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的壓力加大,但是也和孔子認為的一樣,生活是要有適當的停息的,理想要有,但要結合自己的時機情況,在奮鬥的同時也要體驗生活的樂趣。現在有很多的娛樂...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侍坐譯文,論語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的全文翻譯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四個人陪孔子坐著。孔子說 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你們平時總說 沒有人瞭解我呀!假如有人瞭解你們,那你們要怎樣去做呢?子路趕忙回答 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常常受到別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內又鬧饑荒,讓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們勇敢善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課文中有哪些詞類活用現象
詞類活用 bai1 端章甫 名詞 du作動詞 穿著禮 zhi服 戴著禮帽 dao 內 2 鼓瑟希 名詞容作動詞 彈奏 3 風乎舞雩 名詞作動詞 吹風 乘涼 4 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形容詞作名詞 小事 大事 5 曾皙後 方位名詞作動詞 落在後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通假字 詞類活用 古今異義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