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新疆人,一般情況下,新疆的大年三十,家裡人都回家了,年三十早上還有半天的集市,中午吃過飯就不會出門了,一家人坐在一起,準備年夜飯,新疆人的年夜飯一般在下午七點吃,會做一大桌子的菜,要吃米飯,一般會都做點米飯,米飯和魚都不會吃光,新疆的講究是要剩點飯,講究年年有餘。在吃年夜飯之前會去給自己的祖先們去燒紙。然後才開飯。
邊吃邊看春晚。吃完飯,有人去洗碗,有人去收拾房子,十二點放鞭炮,十二點以後不能往外倒垃圾,不能動刀,不能動針和剪刀。晚上一般都會熬夜,我們叫熬福,睡的越少,來年的福越多。
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其實一天都吃餃子,洗碗。但水不會到處自家大門外。不走親戚。
初二才走。早上的餃子裡面會有硬幣,誰吃到就說明來年他的錢財比較多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吧,如果可以當然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共同度過,中國人還是很傳統的。
【北京的春節】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5
3樓:杜文麗麗
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熬一大鍋「臘八粥」。粥裡放入雜豆、雜米和多種乾果,意味著一年之中五穀豐登。這天,老北京人除了喝粥以外,還要用米醋泡蒜,封入罈子,擱在暖室,為的是大年初一吃餃子用。
「臘八」過後,各家各戶開始忙著置辦年貨。除去準備吃的以外,就是要買些新衣服了。有些人家還要準備過年吃。
「糖瓜兒粘」是過去講廿三那天要祭灶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糖瓜、關東糖供著, 「掃房日」實際指搞衛生。擦拭傢俱,掃牆頂灰網,撕掉舊年畫,粉刷裱糊,貼新畫等等。 廿五是過年時要重新買些高麗紙,把窗戶糊得白白淨淨,再貼上春聯、福字、窗花和刻有吉祥圖案的掛籤兒(剪紙),過年的氣氛就特別濃了。
其他就是把過年吃的大菜都做出來,過年的幾天是不再做飯的。 「卅晚上熬一宿」 到了三十晚上(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飯後,要盡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年初一吃餃子」就開始了。
「年初一的餃子」晚上零點一過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裡的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則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聚會的日子,或者是出門逛廟會。
那時街上隨處可見頭插紅花的姑娘、手舉風車的小夥兒,還有身掛大串山裡紅、手裡抖著空竹的孩子,過年那幾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過年時,街上所有店鋪都停業休息,只有賣鞭炮的商店開著門。 。
這一天晚上,回家過年的夥計都回來了,掌櫃的還要跟夥計吃一頓新包的餃子,以示來年團結一心。到了初六的清晨,家家店鋪要開張了。各家在開業前,都要在門口掛上對聯,櫃檯裡響起算盤聲,意在來年生意興隆。
此時,「年關」已過,一切恢復往常的生活。 逛廟會、逛廠甸。 在廠甸能買到可心的年貨,各種小吃更令小孩子們歡呼雀躍。
糖葫蘆。..
4樓:秋媛曦芸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二十二:大人預備過年物品,小孩買雜拌兒.抱住.各種玩意兒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吃的準備充足
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10
5樓:匿名使用者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
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
「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裡、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
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
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
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
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
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一交豐年子時,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起源於魏晉南北朝,自宋代中國人開始用紙裹火藥製成鞭炮。京城百姓才開始有了燃放鞭炮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老北京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最早起源於晉代。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年青人守歲則有為父母延壽之意。
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再搞些娛樂活動。年長的打麻將,婦女們打索胡鬥紙牌。
年輕的推「牌九」,小孩們則點燈籠、放鞭炮,玩「升官圖」。
除夕子時接神後,全家要進行團拜,團拜最早出現在漢代為官方朝拜皇帝之禮。老北京的團拜從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頭拜年,然後晚輩再給長輩磕頭拜年,這時長輩要給未成年的小輩壓歲錢。
給壓歲錢的習俗起於清代。為的是體現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也有驅邪取吉之意,團拜後,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則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稱「破五」,百姓「送窮」、商人「開市」(初六正式開業)。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內不犯「小人」順順當當。
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實際上是一種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蘊含著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輕鬆和期望,這是一個充滿歡樂和美好理想的古老傳統節日,已紮根於人民心目之中,所以才能延續二千多年至今。
6樓:週週多少
老北京人從臘月到正月這段日子都叫作過年。為了這個盛大的節日,一進臘月門,家家戶戶都在忙年,街上頓時呈現出一派繁華太平景象。老北京人歷來把「臘八」視為「年禧」即將到來的訊號。
尤其是商家,開始下達帳帖,準備要帳,所以人們一語雙關地說「送信的臘八粥。」民謠說:「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7樓:欺琪
春節春節是漢民族民間傳統節日中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北京俗語叫作「過年」。「年」的原意是一種凶猛的野獸,他經常破壞田園,傷害人類。但是它怕火和聲響,人們就用火來驅趕它,實際上是人類對於火的使用、崇拜的祭奠儀式。
老北京人從臘月到正月這段日子都叫作過年。為了這個盛大的節日,一進臘月門,家家戶戶都在忙年,街上頓時呈現出一派繁華太平景象。老北京人歷來把「臘八」視為「年禧」即將到來的訊號。
尤其是商家,開始下達帳帖,準備要帳,所以人們一語雙關地說「送信的臘八粥。」民謠說:「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8樓:終極佳佳妹
放鞭炮、吃團年飯、穿新衣、買玩具。(概括)
結合 北京的春節 說說北京人過春節與廣西人過春節有哪些不同
9樓:起個名好難
北京人吃餃子,廣西人吃粽子。北京人吃白色的年糕,廣西人吃黃色的年糕。北京人的年的乾冷的,廣西的年是溼冷的。
2.北京人過年可能外面有小雪,廣西人過年可能外面有小雨。北京人的年夜飯上會有雞鴨魚肉螃蟹蝦鮑魚,但不怎麼好吃,廣西人的年夜飯上會有豬肉雞鴨牛肉和蔬菜搭配的小炒,都是自家精心製作,滋養可口。
3.北京人喝各類高檔酒,即使他們知道這些都是勾兌的,廣西人可能喝的是三花酒或自己泡的酒,但是味道也不錯吧。
4.北京人的年是沒有綠色的,出了門口就是水泥建築和水泥地和雪,廣西人的年是有綠色的,出了門口或許是沙子,泥巴和植物。北京人的年天空多是藍色,廣西人的年天空多是白色。
拓展資料
《北京的春節》是現代作家老舍2023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讚美。全文充滿北京味兒的樸實語言,陳述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又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
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拜祭神靈、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人們在春節這期間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在這節日裡親朋好友之間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資料
北京人是怎樣發現的
發現過程 1921年,當時任中國 礦政顧問的瑞典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調查。來到龍骨山時,他說 有一種預感,我們祖先的遺骨就躺在這裡。之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丹斯基果然在此發現了兩顆猿人牙齒。1929年,中國年輕的地質工作者裴文中和他的夥伴在龍骨山主洞附近的一個小洞中發現了一顆完整的猿人頭骨...
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種的
門有人負責看管火種,向火堆中新增燃料。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人,是生活在大約170萬年前的中國元謀猿人。1965年,幾位年輕的地質工作者在雲南省北部元謀縣,發現了這種猿人的化石和他們燒剩下的大量的炭屑。原始人在使用火的時候,也逐漸學會了儲存火種。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經具有管理火和儲存火種的能力。人類製...
到底什麼是北京人
其實,現在的北京,就是個移民城市,每天在北京吃 喝 住的,就是北京人。要說老北京人,有一口 京 就混個北京人,查子孫三代也查不過來了。不過30年前,除去東城 西城 宣武 崇文四個區的人,沒有人再敢自稱是 北京人 如果按現在普遍北京本地人的看法,最少三代北京戶口,打小就住三環以裡,一口京腔,通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