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sky蕊
王羲之的作品 中國書法第一帖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為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
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型,古法一變。
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為「天下第一行書」。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為隋唐人所偽託。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翻譯: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為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
這裡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裡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絃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
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講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儘管人們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這樣的體驗:
)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間很自得,快樂而自足,竟不覺得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怎能不悲痛呢?
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總是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心裡又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我)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
因此我—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儘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於生死這件大事吧。
2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說,它是王羲之的作品 ,被稱為中國書法第一行書。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一種民俗活動)。會上各人做詩,他們的詩要編出作品集。由王羲之為他們的作品寫的序文手稿。
這就是《蘭亭集序》。是書法專業學生及書法家的必學的字帖。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費心替你分析一番:
都說方文山是拆解語言,重構古文,獨出心裁,獨樹一幟,善造新意的創作才子,他的歌詞作品促發了**創作另類革命。在他筆下,歌詞不再是單純的流行文化,而是成為一種可能衍生很多新文學現象的辭賦。
他的蘭亭臨帖行雲流水,就是一種典型的借古寫古,賦予了浪漫的想象,拆解古意,美編古事,感嘆古女難拓其美,真心能給誰,無花風月,徒留胭脂味……純粹任由心流,故事真是無從談起,應該屬於美文遊戲,靠語言來撼動人。你看不懂是不奇怪的,我這長期從事編審工作的都心思白費,僅此告之,以解其悶。
<<蘭亭序>>號稱什麼?
4樓:
號稱「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是什麼意思?
5樓:肥仙女
意思:
1、蘭亭:地名
2、文人墨客在會稽山的蘭亭聚會,當然是要飲酒吟詩的。大家作的詩呢,就收入《蘭亭集》,
這篇《蘭亭集序》則是專為此詩集所作的序。
原文:
《蘭 亭 集》
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評價: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帖》等。行書法帖。
東晉王羲之書。公元353年,羲之與謝安等四十一人於會稽山陰修禊時所作。書法骨格清秀,點畫遒美,行氣流暢,人稱「天下第一行書」。
今存唐中宗神龍摹本墨跡。
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6樓:繩嫣宛冰雙
它是王羲之書法作品«蘭庭集序»的簡稱,主要記錄當時的文人在蘭庭這個地方聚會的場景!!當然,周杰倫的一首歌也叫這個名字,內容就大不一樣了
7樓:鄭弘貫子懷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還是指周杰倫的那首歌?
王羲之 蘭亭序 是什麼意思 通俗點 說簡單點
8樓:金果
意思:詩集的序言,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233文人的感觸,士大夫的娛樂。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為歷代書法名家力公認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記錄了作者和眾多名流高士會集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從事修禊祭禮風雅集會,飲酒作詩的情景及感悟。
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謝安、辭賦家孫綽、矜豪傲物的謝萬、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兒子獻之、凝之、渙之、玄之、徽之等四十一人。
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其一,事物有生就有滅,有樂就有悲。
其二,事物由生到滅,由樂到悲,其時間很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
其三,生命之長短之存滅,不是主觀所能左右的,它取決於自然的造化。
其四,批評當時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的思想。
9樓:唐寒夜
蘭亭序記錄bai了作者和眾多名流高士du會集在會稽山陰的zhi蘭亭,從事dao修禊祭禮風雅集會,飲回酒作詩的情景及感悟。答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謝安、辭賦家孫綽、矜豪傲物的謝萬、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兒子獻之、凝之、渙之、玄之、徽之等四十一人。
《蘭亭序》在王書中雖不及其行草書札,但作為一種典雅、雙逸、瀟灑的時代風格是無人能超越或與之相伴的。那種疏朗有致的佈局,挺秀雙逸的風神,變化多端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使後世學書者感到面對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祕莫測的城樓,往住不得其門而入,單看其用筆的豐富,就有藏鋒、稱飾、掛筆回鋒,牽絲、映帶、由方轉圓、由圓轉方等種種奇妙變化,有些橫與波挑又帶有隸書遺意,變化莫測,時出新愈,平和之中見奇縱,這也是《蘭亭序》永久的藝術魅力所在,所謂「不激不勵,風規自遠」(唐·孫過庭語)正應是對《蘭亭序》之神最恰當的評語。
10樓:匿名使用者
蘭亭序記錄了作者和眾多名流高士會集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從事修禊祭禮風雅集會,飲酒作版詩的情景權
及感悟。
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謝安、辭賦家孫綽、矜豪傲物的謝萬、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兒子獻之、凝之、渙之、玄之、徽之等四十一人。
11樓:酒劍逍遙
蘭亭序又叫蘭亭集序,是一本詩集《蘭亭集》的序言。
蘭亭序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以背一背
12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行書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專
13樓:之上拙計
說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楷書第一帖
14樓:烈煬
蘭亭序是一個叫做王羲之的人寫出來的。
15樓:霜冷長河月如水
詩集的序言,文人的感觸,士大夫的娛樂
16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是人 蘭亭序時王羲之寫的書
《蘭亭序》寫的是什麼內容?
17樓:才才木
蘭亭集序》,又題為《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聚蘭亭,賦詩飲酒。王羲之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
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詩序》影響很大,其成就又遠在《金谷詩序》之上。?
文章首先記述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言簡意賅。接著描繪蘭亭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周圍景物,語言簡潔而層次井然。描寫景物,從大處落筆,由遠及近,轉而由近及遠,推向無限。
先寫崇山峻嶺,漸寫清流激湍,再順流而下轉寫人物活動及其情態,動靜結合。然後再補寫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輕揚的春風,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
蘭亭宴集,真可謂「四美俱,二難並」。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別離,所謂「興盡悲來」當是人們常有的心緒,儘管人們取捨不同,性情各異。剛剛對自己所向往且終於獲致的東西感到無比歡欣時,但剎那之間,已為陳跡。人的生命也無例外,所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語)、「老冉冉其將至兮」(屈原語)、「人生天地間,奄忽若飆塵」(《古詩十九首》),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
每當想到人的壽命不論長短,最終歸於寂滅時,更加使人感到無比淒涼和悲哀。如果說前一段是敘事寫景,那麼這一段就是議論和抒情。作者在表現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嘆中,流露著一腔對生命的嚮往和執著的熱情。?
魏晉時期,玄學清談盛行一時,士族文人多以莊子的「齊物論」為口實,故作放曠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個頗具辯才的清談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與一般談玄文人不同。他曾說過:
「虛談廢務,浮文妨要」(《世說新語·言語篇》)在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確地指斥「一死生」、「齊彭殤」是一種虛妄的人生觀,這就明確地肯定了生命的價值。?
這篇文章具有清新樸實、不事雕飾的風格。語言流暢,清麗動人,與魏晉時期模山範水之作「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文心雕龍·明詩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齊而富於變化,以短句為主,在散句中參以偶句,韻律和諧,樂耳動聽。?
《蘭亭序》為何成為唐朝頂級國寶,為什麼蘭亭序是頂級國寶
視為國寶的根本原因 開創新體 最高統治者推崇 趙孟頫曾跋王羲之 蘭亭序 雲 魏晉書至右軍始變為新體,蘭亭者,新體之祖也。這段話,可以說是道出了 蘭亭序帖 千百年來之所以受人們重視的根本原因。王羲之是中國的書聖,王羲之的行書 蘭亭序 是其書法的代表作,被稱為 天下第一行書 唐太宗親自在 晉書 中為王羲...
蘭亭序簡介
蘭亭序,又名 蘭亭集序 蘭亭宴集序 臨河序 禊序 禊帖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蘭亭序 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 結構 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時的得意之作。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王羲之與顏真卿 祭侄季明...
怎樣臨摹王羲之《蘭亭序》,王羲之《蘭亭序》原本在哪裡?
朝代更替,雲門寺幾經廢興。到了1980年,當地的村民在寺院原址的附近河流中偶然打撈起了兩座石像,經考古人員鑑定,是雲門寺山門的哼 哈兩位天王,遂安置在路亭,還維修了殘存的寺廟,這就是現在雲門寺的前身。記者瞭解到,對雲門寺的保護開發,紹興縣也一直在考慮。早在前兩年,已經對寺廟做了一定的修繕,想借力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