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清心訣的內容是什麼道家基本功清心訣全文

2021-03-05 09:13:54 字數 5491 閱讀 9150

1樓:於渤永論道

清心如水,

清水即心。

微風無起,

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

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

毒龍遁形。

我心無竅,

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

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

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

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

流水行雲。

清新治本,

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

大道天成!

2樓:青衫一道人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

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dian第四聲同電)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之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

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卷終

道家基本功清心訣全文

3樓:我欲去遠方

《清心決》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塵垢不沾,俗相不染

虛空寧宓,混然無物

無有相生,難易相成

份與物忘,同乎渾涅

天地無涯,萬物齊一

飛花落葉,虛懷若谷

千般煩憂,才下心頭

即展眉頭,靈臺清悠

心無掛礙,意無所執

解心釋神,莫然無魂

水流心不驚,雲在意俱遲

一心不贅物,古今自逍遙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微風無起,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毒龍遁形

我心無竅,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流水行雲

清新治本,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4樓:啊醬咩咩噠

《清心訣》全文如下

《清心訣》

清心如水, 清水即心。

微風無起,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毒龍遁形。

我心無竅,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 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 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流水行雲。

清新治本,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拓展資料: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

這標誌這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從此成為古往今來治國治家的至尊寶術。

道家以黃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莊子、管子、鶡冠子等等為主要代表,主張"無為、璞樸、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等等。

尤其重要的是,道家雖有經典著作,可思想並不圈囿(quānyòu)於著作之中。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總結、發展、著典籍為主要路徑,每一次思想的跳躍都經歷了極其長時間的眾人積累,這也再一次的凸顯了道家的生命力。

道家人物既可入世建功;亦可功成弗居(功成身退),在歷史長河中每當災世來臨之時,道家人物以一身浩然道氣挑戰災難亂源,誅邪衛道,撥亂反正,也因此激盪出眾多膾炙人口的傳奇篇章。

道因應無方,惟變所適。

史公司馬談在《論六家旨要》所論,道家"與時遷移,應物變化"、"虛無為本,因循為用"、"無成執,無常形"、"因時為業"、"時變是守"。故太史公突出強調'變'。這得益於道家所具有的職業優勢和深厚的知識背景。

道家出自史官,在古代,史官的職責主要為觀察星象、制定曆法、管理王室典籍和收藏檔案,掌管著華夏部落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所有官方所擁有的珍貴典籍,故其為通曉當時一切知識部門的偉大學者。

另:有一本網路道家**名為《清心訣》,內寫主人公王瑞祺在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外公學習清心訣和醫術,並青出於藍,在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幫助下怎樣走出屬於自己的輝煌的故事。

5樓:錢學深

清心訣: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風無起,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長嘯鳴琴。禪寂入定,毒龍遁形。我心無竅,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鬼魅皆驚。我情豪溢,天地歸心。我志揚邁,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流水行雲。清新治本,直道謀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6樓:demo七

靜心訣: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餘,萬變不驚,無痴無嗔,無慾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道家《靜/清心訣》內容解釋,要詳細、清楚能讀明白哦!

7樓:點與點

你這樣就是落了下乘。

「道可道,非常道」我認為就能很好的解決你這個問題。

別人賦予你的,永遠都是別人的。只有你自己去體會的才是自己擁有的。

就算就淺顯易懂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何況是這種神妙無比的心決。

我個人認為,讀懂或者熟讀,並不是關鍵,體會和感悟才是關鍵。

道家清心咒全文

8樓:小可愛準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9樓:cy辭言

道家《清心咒》全文:

一、清心若水,清水即心。微風無起,波瀾不驚,幽篁獨坐,長嘯鳴琴。禪寂心訣 心若冰清,萬物尤靜心宜氣靜。

飛花落葉 。我情豪溢,意無所執!天高地闊!

靜心訣 冰寒千古。份與物忘入定,毒龍遁形。我心無竅,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鬼魅皆驚。我情豪溢,天地歸心。我志揚達,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流水行雲。清新治本,直道謀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二、心若冰清、天塌不驚!萬變猶定、神怡氣靜!虛空甯宓、渾然無物!

無有相生、難以相成!份與物忘、同乎混涅!天地無涯、萬物齊一!

飛花落葉、虛懷若谷!千般煩憂、才下心頭!即展眉頭、靈臺清幽!

心無掛礙、意無所執!解心釋神、莫然無魂!水流心不驚、雲在意具遲!

一心不贅物、古今自逍遙!

10樓:小情緒簡簡單單

全文1、靜心訣(道家):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餘,萬變不驚,無痴無嗔,無慾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2、清心訣(道家):清心如水,

清水即心。

微風無起,

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

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

毒龍遁形。

我心無竅,

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

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

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

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

流水行雲。

清新治本,

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

大道天成!

拓展資料:

春秋時期,老子 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

大量的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與吸取道家的積極思想,故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氣概。」

《史記》中《論六家要旨》: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

心咒又稱寧心咒、清心咒。眾生皆煩惱,煩惱皆苦。煩惱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有形者,生於無形,無能生有,有歸於無。境由心生。

道家經典:

《道德經》、《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莊子》、 《列子》、 《六韜》 、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九主》、《明君》、《德聖》)、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

《物則有形圖》、《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易傳》、《擊壤歌》、《金人銘》、《巾幾銘》、(《語叢四》說之道)、《鬻子》、《鬼谷子》、《恆先》。

《彭祖》、《三德》、《用曰》、《伊尹書》、《太公》、《辛甲》、《周訓》、《凡物流形》、《尹文子》、

道家講的是什麼,道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道家講究的是大道無為 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 以雌守雄 剛柔並濟等政治 經濟 治國 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擴充套件資料 道家對中國的影響 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道家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道家黃老派的理論和實踐上。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競爭加劇。為了因應這種局勢,黃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 ...

道家學說的核心是什麼,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 道 認為 道 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 第25章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清靜無為。視萬物同一體。敬畏自然,但又可以通過修道,走向我命由...

佛家和道家,佛家和道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樓主,你誤解了道家的世界觀和方 了。佛教的世界觀和方 佛教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建立在如實見的基礎上。如實見,就是如實地認識世界所謂正見,就是正確地認識宇宙 認識世界 認識人生。佛教對世界本質的認識還是要由緣起法來看。因為世界是按緣起的規律執行,所以我們認識世界的實質也就不能離開緣起法。佛家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