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總角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陶淵明《榮木詩亭》「總角聞道,百首無戍」。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杜甫《贈別》詩中有「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大戴禮記》中有「束髮而就大學」。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夾住,表示已經成年。
《禮記》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牡丹亭》中有「忽有一生,年可弱冠,風姿俊妍」。
2樓:匿名使用者
有三種說法:總角,豆蔻,束髮。
具體如下:
1、總角:**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2、豆蔻: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的少年。
出自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
3、束髮:少年十五歲。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對兒童的稱呼:
1.赤子:初生的嬰兒。
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3.孩提:指二三歲的幼兒。
亦作「孩抱」。
4.齠齔(tiáochèn):兒童換齒。
《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齠齒。」即指七八歲的兒童。
5.垂髫:指三四歲至**歲的兒童。
古時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兒童。
6.幼學:十歲。
《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注:「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中國古代少年時期的智慧故事的名稱
3樓:一路有錢賺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
1、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裡去。
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怎麼辦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
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裡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2、諸葛恪得驢
孫權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諸葛亮之兄)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
「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
「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
3、曹衝稱象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4、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水迸,兒得活。
5、甘羅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是秦國一位著名的人物,曾12歲時擔任秦國的左丞相。
「將門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導下,甘羅從小就聰明機智,能言善辯,深受家人的喜愛。後來、甘茂受到別人的排擠,被迫逃離秦國,不久就死於魏國。甘羅十二歲時,就投奔到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才客。
當時秦國企圖聯燕攻趙,打算派大臣張唐出使燕國,張唐卻藉故推辭。呂不韋無計可施,那時年僅十二歲的甘羅,就對國事瞭如指掌,甘羅自告奮勇願去勸說張唐赴任。呂不韋開始不大相信他,甘羅理直氣壯地說:
「從前項橐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12歲了,你就不能讓我試一試嗎?」呂不韋只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甘羅驅車去見張唐,說:「當年武安君白起就因為不服從應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趙國,被應侯攆出咸陽,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的權力比應侯大得多,你違抗他的命令,看來你的死期不遠了!
」一席話嚇得張唐乖乖答應出使燕國。
甘羅又徵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遊說,他針對趙王擔心秦燕聯盟對趙國不利的心理狀態,大加攻心。
說:「秦燕聯盟,無非是想佔趙國的河間之地,您如果把河間5城割讓給秦國,我可以回去勸秦王取消張唐的使命,斷絕和燕國的聯盟。到那時你們攻打燕國,秦國決不干涉,趙國所得又豈止5城!」
趙王大喜,忙把河間5城的地圖、戶籍交給甘羅。甘羅滿載而歸,秦國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河間之地,秦王就封12歲的甘羅為上卿,並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賞給他。 由於當時丞相和上卿的官階差不多,民間因此演繹出甘羅12歲為丞相的說法。
由此可見甘羅的才智,不但同齡人不可比,就連一般**也不如,神童也!
6、元嘉
北朝時有個叫元嘉的孩子,因為能在同一時間進行多件事情,被稱為神仙童子。
元嘉曾做過這樣的表演:雙手均拿著筆,左圓右方的畫著,口中則一字不漏地背誦文章,同時也能準確無誤地數著正在吃草的羊群數目。
他的腦子也沒有閒著,正構思著一首五言詩,並用腳夾著筆把這首五言詩工工整整地寫在在地面的紙上。他同時做著這六件不同的事,每一件都完成得非常好,目睹者無不驚訝萬分。
7、老子
年幼論禍福
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老子標準像想家之一,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後人稱其為「老子」(古時「老」字的讀音和「李」字相同)。
李耳十多歲的時候便很有見識。當時楚國征服了宋國,聲勢浩大,李耳卻說:「這不一定是件好事。
楚國以前弱小,所以沒有人注意,才得以休養生息,發展壯大。現在打了勝仗,樹大招風,從此就不得安寧了。」
一年之後,發生了楚晉城濮之戰,楚國慘敗。人們記起李耳的話,都認為他有未卜先知的神力。周襄王要李耳傳授其未卜先知的本領。
李耳說:「我並非未卜先知。世間的事物,都有內在的規律;一切事物都是相輔相成,可以互相轉化的,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周襄王很佩服,就留李耳在朝中做官。
8、方仲永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還不曾認識書寫工具,某日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詫異,便借鄰居的給他,他立即寫了四句詩,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全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一宗族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但後來他被自己的父親毀掉了。
9、蔡文姬
六歲能辨絃音的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蔡文姬自小就能詩善文,尤好琴瑟之音。
六歲那年,文姬纏著父親要他教她彈琴,蔡邕於是先彈一曲。但由於彈奏時用力過猛,不小心把第一根弦彈斷了,自己還沒察覺,照彈不誤。
文姬卻馬上聽出說:「父親,您彈斷了第一根弦!」蔡邕嚇了一跳,女兒從來都未學過彈琴,甚至連琴都未摸過,怎麼就聽得出他彈斷了第一根弦呢?
蔡邕繼續彈著,故意把第四根弦彈斷。文姬又立刻辨出:「父親,您又把第四根弦彈斷了!
」蔡邕這才相信,女兒的確無師自通,掌握了音律。
蔡文姬後來在父親的指導下,琴藝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4樓:匿名使用者
1、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裡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
怎麼辦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裡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
皮球也浮上來了!
2、諸葛恪得驢
孫權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諸葛亮之兄)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
「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
「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
3、曹衝稱象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4、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水迸,兒得活。
5樓:牽秋靈類湉
司馬光砸缸
推薦此文的原因:佩服司馬光的智慧,跟現在得孩子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故推薦!
文言文:光生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現代文:司馬光七歲的時候就像一個大人一樣非常懂事,聽到老師講解《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內涵.從此書不離手,甚至忘記了飢渴,冷熱,一心都撲到了書裡.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裡。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答yangshu780818 知道合夥人
知道合夥人認證行家 推薦於 2017-11-23
1、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裡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
怎麼辦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裡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
皮球也浮上來了!
2、諸葛恪得驢
孫權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諸葛亮之兄)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
「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
「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
3、曹衝稱象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4、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水迸,兒得活。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精華,如何認識中國古代禮儀中的精華與糟粕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 禮儀之邦 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 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大量禮儀文化的精華和糟粕處於滲融並存的狀態...
中國古代官職怎樣分類,中國古代官銜等級如何劃分
正一品 文職京官 太師 太傅 太保 殿閣大學士 武職京官 領侍衛內大臣 掌鑾儀衛事大臣 從一品 文職京官 少師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師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 各部院尚書 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 無 武職京官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內大臣 武職外官 將軍 都統 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 ...
中國古代對百姓都有哪些稱呼,中國古代關於百姓的稱呼
黎民 黔首 布衣 黎氓 黎氓等。1 黎民 黎民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l m n,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 就是平民百姓。歐陽予倩 漁夫恨 第六場 為除 舍一身,除了 救黎民。2 布衣 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 布 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帛 指絲織品。富貴人家穿綾羅綢緞與絲綿織物,平民穿麻 葛織物。臣本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