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離我遠點
桿秤。民間傳說,木杆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新增「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佈統一度量衡的詔書;
另一種說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個魚販的難處那得到啟示先用根竹竿,一邊放水筒,一邊放魚,利用槓桿原理髮明,後來他進行改造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但因為有些商家缺斤少兩,便新增「福祿壽」三星,表明,缺一兩少福,缺二兩少祿,缺三兩少壽。
2樓:李家思
據古籍記載,遠古時期有個商人叫陶朱公,受打水的橫杆啟發,發明了桿秤。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共十六顆星星為記,在秤桿上刻制十六顆星花,故稱為十六兩制秤。秤桿有骨杆、木杆、金屬桿(銅杆、鋁杆);秤砣有石砣、金屬砣;提繩有二提繩、三提繩。
計量單位的演變,由夏商時期使用銖和兩,發展到周朝時期銖、兩、金、均、石(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均,四十均為一石)。直到上世紀50年代,為了方便買賣雙方計算,才改為十兩一斤。近年,又採用國際通用的千克計量。
槓桿,在一根槓桿上安裝吊繩作為支點,一端掛上重物,另一端掛上砝碼或秤錘,就可以稱量物體的重量。古代人稱它「權衡」或「衡器」。「權」就是砝碼或秤錘,「衡」是指秤桿。
迄今為止,考古發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長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戰國時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四到三世紀的製品,是個等臂秤。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使用了。
古代中國人還發明瞭有兩個支點的秤,俗稱銖秤。使用這種秤,變動支點而不需要換秤桿就可以稱量比較重的物體。
千克(kilogram),國際單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質量單位,也是國際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之一。法國大革命後,由法國科學院制定。原計劃製作的是新頒佈的質量的主單位——克的標準器,但因為當時工藝和測量技術所限,故製作了質量是克的1000倍的標準器,即千克標準原器——這也是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
最初的定義和長度單位有關;2023年規定:1立方分米的純水在4℃時的質量 ,並用鉑銥合金製成原器,儲存在巴黎,後稱國際千克原器。2023年第3屆國際計量大會規定:
千克是質量(而非重量)的單位,等於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千克用符號kg表示。
3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傳說,木杆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新增「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佈統一度量衡的詔書
牛奶稱重量
早餐和餐後半小時吃水果 有助於消化吸收 果實類熱量表 水果的熱量表 吃水果 的看看 水果的熱量表 吃水果 的看看 水果 餐,是不少人會使用的方法,不過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水果最重要,而且有些水果在食用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免得過食造成熱量過高。下面就針對常用的 水果的熱量和特性來比較比較,你可以以自己...
古代人怎麼紋紋身,古代人是怎麼紋身的?
紋身在中國,起碼可以上溯三千五百年,被用與刑法上,稱為 墨刑 紋身的前身是刺青,是在紋身機還未出現時,用針沾墨水在身上一針一針把圖案刺上去,圖案多以社會風氣較重的兵將 龍虎為主,很多人是在監獄裡面做的,因為刺青只有黑色,不是專門的紋身顏料,時間長了顏色會發藍髮青,所以又叫刺青。先秦時代以來黥刑就是在...
古代人怎麼給石頭鑽孔,古代人曾用岩石製作的工具有什麼
用青銅鑽。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 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矽組成。古代人曾用岩石製作的工具有什麼 古代人曾用岩石製作的工具有斧 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