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為什麼稱人為 施主 ,和尚稱呼普通人叫「施主」,道士稱呼普通人為什麼?

2021-03-27 20:39:04 字數 5096 閱讀 1321

1樓:匿名使用者

【施主的意思】施主」梵文【da^na-pati】音為陀那缽底(其中「陀那」是施,「缽底」是主),又名【檀越】拼音:tán yuè (梵da^na-pati,巴da^na-pati,藏sbyin-bdag) 。即施與僧眾衣食,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

【不佈施是不是施主?】首先看一看施主惠施的五功德:(一)名聞四遠,眾人嘆譽;

(二)若至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

(三)受眾人敬仰,見者歡悅;

(四)命終之後,或生天上,為天所敬;或生人中,為人尊貴;

(五)智慧遠出眾人之上,現身漏盡,不經後世。

可見,「施主」的稱呼就是晨鐘暮鼓般地警醒著你要做到五事: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那些和尚稱你為「施主」,也不是非得讓你佈施東西,而只是為你好,提醒你有許多福分可以得到,至於你要不要這些福分,就是你的事了。

需要補充的是,舉行喪葬儀式的喪家,亦稱施主。

2樓:海印放光

只有出家人,才能稱在家人為「施主'。

佛教早期,出家人都是託缽乞食,靠在家人的施捨維持生命。因此稱在家人為」施主「。

這個詞,在現代中國佛教裡,已經慢慢不用了,現在只在電影裡能見到。現在寺院裡的出家人稱呼香客,一般都是稱」居士'.很少有稱「施主」的。

3樓:木繹

施主:僧道等稱施捨財物給佛寺或道觀的人,也泛稱一般的在家人

詳細解釋

即檀越。佛道對佈施者的敬稱。

【施主】佛學常見詞彙

【施主】 實行佈施的主人。

梵語da^na-pati。即是指施與僧眾衣食,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音譯檀越、陀那缽底、陀那婆。

又作佈施家。又梵漢兼舉而稱檀越施主、檀那主、檀主。依長阿含卷十一善生經(大一·七二上):

『檀越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中略)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善生!

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門當復以六事而教授之。(中略)一者防護不令為惡,二者指授善處,三者教懷善心,四者使未聞者聞,五者已聞能使善解,六者開示天路。』又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謂,施主惠施有五功德:

(一)名聞四遠,眾人嘆譽。(二)若至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三)受眾人敬仰,見者歡悅。

(四)命終之後,或生天上,為天所敬;或生人中,為人尊貴。(五)智慧遠出眾人之上,現身漏盡,不經後世。今施主泛指一切佈施者,或舉行喪葬儀式之喪家,亦稱施主。

[增一阿含經卷三清信士品、北本大般涅盤經卷十

一、梵網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三]

「施主」梵文音為陀那缽底(其中「陀那」是施,「缽底」是主),又作佈施家,即施與僧眾衣食,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沒幹過這些事就不是「施主」了?

咱們先看一看施主惠施的五功德:(一)名聞四遠,眾人嘆譽;(二)若至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三)受眾人敬仰,見者歡悅;(四)命終之後,或生天上,為天所敬;或生人中,為人尊貴;(五)智慧遠出眾人之上,現身漏盡,不經後世。

可見,「施主」的稱呼就是晨鐘暮鼓般地警醒著你要做到五事: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那些和尚們稱你為「施主」,也不是非得讓你佈施東西,而只是為你好 提醒你有許多福分可以得到。

至於你要不要這些福分,就是你的事了。

4樓:一覽眾山小

【佛家為什麼稱人為"施主"?】梵語為陀那(施)缽底(主),又作佈施家。實際上,施主的稱呼並不是時刻提醒你要佈施,而是警醒著你要做到五件事:

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做到這五件事則有很多福份可以得到。當然,至於要不要這些福份,就是"施主"自己的事了

5樓:濟南的清真寺

梵語da^na-pati。即是指施與僧眾衣食,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音譯檀越、陀那缽底、陀那婆。

又作佈施家。又梵漢兼舉而稱檀越施主、檀那主、檀主。依長阿含卷十一善生經(大一·七二上):

『檀越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中略)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善生!

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門當復以六事而教授之。(中略)一者防護不令為惡,二者指授善處,三者教懷善心,四者使未聞者聞,五者已聞能使善解,六者開示天路。』又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謂,施主惠施有五功德:

(一)名聞四遠,眾人嘆譽。(二)若至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三)受眾人敬仰,見者歡悅。

(四)命終之後,或生天上,為天所敬;或生人中,為人尊貴。(五)智慧遠出眾人之上,現身漏盡,不經後世。今施主泛指一切佈施者,或舉行喪葬儀式之喪家,亦稱施主。

[增一阿含經卷三清信士品、北本大般涅盤經卷十

一、梵網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三]

【施主】

施主指摻入半導體中能提供導電電子而改變其導電效能的一類雜質.其能級應該叫做施主能級。例如,摻入半導體鍺和矽中的五價元素砷、磷等原子都是施主.

如果在某一半導體的雜質總量中,施主的總量佔多數,則這類半導體是n型半導體。

和尚稱呼普通人叫「施主」,道士稱呼普通人為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稱呼普通人為居士,稱呼同道中人為道友,道兄。

但是實際在生活中,我們遇到道士稱呼普通人的時候,並不是非常嚴格的叫做居士。也有直呼其名的。因為道士一般不需要化緣,對普通人的稱呼不是很講究。

但是在老修行面前,道長們一般會自稱晚輩或者是後學以示自己的謙虛。而道友之間一般會尊稱對方為道兄或者是師兄,自稱則是貧道或者是不才。

擴充套件資料:

道士是中國道教的神職人員。《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

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陽、方士、黃冠、先生、希夷等,尊稱為道長。女性曰「坤道」,別稱女冠。

他們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禮儀,接受各種戒律,過那種被世俗之人視為清苦寂寞而實際上高標清逸的宗教生活。道士作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帶有神祕色彩的方式,吸引教眾,佈道傳教,為其宗教盡職盡力,同時圓滿自己的修行。

道士比之佛教僧侶更多了一分瀟灑的氣質。從而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也是極為引人注目的角色。

道士之名源於戰國、秦漢時的方士,即有方術之士。道教創立之後,道士則專指從道修行的道教神職教徒。隋唐前後道士,習慣上男稱道士、黃冠;女稱女冠、女真。

較晚至今,則分別稱男、女道士為乾道和坤道。具體包括: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範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通常尊稱那些體道**,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佛教的方丈最初也是起源於道教這一稱謂。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

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巨集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鬥,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坤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坤道;黃冠專指男性道士時,女道士稱女冠。

7樓:樂觀小山

對普通訊眾會稱呼為:善信、善男子、善女人、居士、信士等。

1、善信

善信,讀音:shàn xìn,漢語詞語,指善守信用;謂對宗教虔誠信仰。

2、善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義。經典中對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稱呼。此時的『善』,系對信佛、聞法、行善業者之美稱。

3、居士,指舊時出家人對在家通道的人的泛稱;同時,這名詞還是文人雅士的自稱,如道家李白自稱青蓮居士,蘇軾自稱東坡居士,唐寅自稱六如居士,孫越自稱明月居士等等。

擴充套件資料

道教中常用的稱謂和問候語:

一般信眾見到道士不論男女,可尊稱為道長、仙長。因道士方外不改姓氏,所以一般帶姓氏稱呼,以便區分,如張道長,李仙長等。道教全真派稱男道士稱為「乾道」,女道士稱為「坤道」。

年老道人為「某老爺」、「某爺」,道士之間互稱「道友」,也可以成為「同道」或者「同參」,尊稱「道兄」、「師兄」,一般對年齡大的道長可以稱為「老修行」。道教無論是乾道、坤道一律男性稱呼,沒有「師姐」、「師妹」、「道姑」一說。一般道士與道士之間自稱為「不才」、「晚輩」、「後學」等。

對俗家信士自稱為「貧道」,在這裡說明一下「貧道」的貧不是指貧窮的意思,而是指修行尚淺的意思。在家信仰道教的群眾,皈依之前稱「信士」,皈依之後稱為「居士」。

道教內道友相逢或有事求問時,多是一面行拱手或作揖禮,一遍親切的道聲「您老慈悲」。「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禮貌語。這是因為道教**崇尚道祖老子三寶:

一曰慈,二曰撿,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並將其落實到平日言行之中。

8樓:西門吃拉麵

如果「普通人」是指道教的信眾的話,道長們一般會稱呼他們為信士。

道教**大致可以分為信士、居士、道士、法師四類,民間道教人士還有方士、術士、隱士等。

信士是指沒有經歷正式的宗教認定儀式的信仰者;居士是指皈依道、經、師三寶並受持全真五戒而獲得皈依證的正式**;道士是指經受全真冠巾和獲得道士證的神職人員;法師是指修習科儀奧祕並在齋醮法事中擔當領導角色的全真高戒位和撥過職的道士。

老和尚稱自己為老納,那老尼姑稱自己為什麼叻

尼姑對自己的謙稱。明周履靖 錦箋記 協計 老旦上 貧尼極樂菴菴主是也。清蔣士銓 冬青樹 畫壁 老旦尼裝上 貧尼天聖寺主持是也。彈詞 再生緣 第四六回 玄空 請問小姐,哪一殿先進香?待貧尼吩咐徒弟裝香點燭。為什麼我總感覺和尚比尼姑漂亮 你這個念頭很可怕,我忠告你一句,趕快懺悔,對於出家的比丘尼,就算她...

古代人稱男人為君稱女人為什麼,古代詩詞中稱男子為「君」,稱女子為什麼?

1 裙衩 是古代婦女的衣著裝飾,泛稱女性。多在 戲劇中出現此詞。清代曹雪芹的 紅樓夢 第1回 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衩。白話譯文 想我堂堂一個男子漢,還不如你一個女子。2 淑女 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學作品中常見此稱謂。周朝佚名作者的 詩經 周南 關睢 關關睢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白話...

潮汕人為什麼會被稱為東方猶太人,為什麼稱潮汕人為「東方猶太人」?

首先要了解猶太人 猶太人被一度認為是世界最聰明的人種 特別是在商業和藝術等領域都有著超乎所有人種的天賦 內次著名的 事件知道吧 就是因為猶太人的聰明和當時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刺激了西特勒的緊張神經.我想大概是在說潮汕人太精明瞭。潮汕商人 也因此被稱作 東方猶太人 潮商的歷史要溯源到中國近代,當時與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