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側面烘托。。古詩詞中常用的手法都有哪些?怎麼分辨用的分別是哪個

2021-03-30 15:33:26 字數 6251 閱讀 5482

1樓:起名會讓人瘋掉

指不從正面描寫,而是寫旁的事物或人物,用以烘托主要人物或所寫景物。

比喻、誇張、擬人、設問、反問、排比、互文、列錦。

比喻 你像一朵花

擬人 落葉隨著風高低起舞.

設問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水向東流

不想寫了

2樓:半日悠閒時光

舉個例子,比如我我要誇你漂亮,我不說你好美,我就會用另外的人的對話和行為來表現你很美。

古詩詞中有託物言志,寓情於景 ,情景交融,樂景寫哀情之類的,背的詩多了,隨便看一首陌生的詩就知道了,因為有積累。【唉難為我一個已經離高三有三年了的人來回答你,,能想起這些都不錯了

3樓:丶鄧哥

側面烘托:我知道你有一個朋友,她只和美女或者帥哥做朋友。誰被烘托了呢~哈哈

手法,樓上描述的都是比較常用的

4樓:白隨黑落

您問的這個足夠講一週課了

初中高中詩詞中用了烘托手法的詩句,解析

5樓:蘇羽杏

(1)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詩句通過六個鮮明的詞語 風急、天高、猿嘯,清渚、白沙、飛鳥,這些景物描寫烘托出秋天的肅殺蒼涼的景象。

(2)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漢樂府《陌上桑》) 見了美麗的羅敷,行者「下擔捋髭鬚」,少年「脫帽著綃頭」,耕鋤者停下手中的農活,羅敷之美可以想見。這裡沒有直接描寫羅敷的美貌,但羅敷之美通過行者、少年、耕鋤者的反應得到了有力的表現。

行者等人的反應,對於羅敷之美來說,顯然是側面描寫,這樣的側面描寫就是我們所說的烘托。

(3)《詩經·秦風·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次章的「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悽清到泛白,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4)王籍的《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靜,唯有不時傳來一兩聲「蟬噪」、「鳥鳴」。靜寂,本是無聲,有聲則打破了靜寂。但是詩人偏偏說因為那一兩聲「蟬噪」「鳥鳴」,山林愈發顯得幽寂了。

作者有意識地運用「蟬噪」「鳥鳴」之動來烘托一種靜的境界。

什麼是側面描寫? 10

6樓:傾蓋如故

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物件,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物件進行刻畫描繪。

通常情況下,文學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畫多采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即直接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去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時恰當地藉助一些側面描寫,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寫無法替代或者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

擴充套件資料

1、側面描寫更能激發人的想象力,側面描寫往往比正面描寫更機智,它能以較經濟的筆墨表現所描寫的物件,卻能收到以少勝多的功效。

2、側面描寫多結合正面描寫進行,好的側面描寫,往往能起到烘雲托月錦上添花的作用。

3、側面描寫有利於表現人物的性格,儘管側面描寫常常結合正面描寫塑造人物形象,但也有些時候,表現人物性格不適宜用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的作用還不止這麼多。除了上述作品,它還有許多成功的典範,魯迅先生的**裡便時有所見,如《藥》中描寫革命者夏瑜的形象,用的主要就是側面描寫。

7樓:靜靜地等水開

就是不直接對事物進行描述,而是通過同類或者別的相關事物對比來描寫。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比如說a女孩如何如何漂亮,但是遠遠不如b女孩。這就是對b女孩的側面描寫。

8樓:匿名使用者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

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裡的「多看」即指多觀察。

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

」把觀察鍛鍊成習慣,鍛鍊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裡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侷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複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

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箇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箇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云亦云,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物件,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充套件、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裡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裡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從側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物件,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物件進行刻畫描繪。通常情況下,文學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畫多采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即直接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去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時恰當地藉助一些側面描寫,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寫無法替代或者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側面描寫很多幾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歡。

<琵琶行>中,運用側面烘托的表現手法,本文詩句還有哪些?

9樓:卿雲之歌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10樓:kou我一下

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圍。如秋江夜別「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這種蕭瑟的秋景對離情別緒是有力的烘托。

「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四句描寫了環境的惡劣,有力地烘托了「天涯淪落」之情。 ⑵ 用人物的神態、動作描繪出畫面,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畫面傳神地描繪了琵琶女嬌羞的神情和猶豫遲疑的複雜心理。

再如「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這裡描繪琵琶女曲終時的動作、神態,不僅使人感到她的教養、經歷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現她由彈奏到自敘身世的內心活動。另外「滿座重聞皆掩泣」之後的一個特寫鏡頭,詩人「淚溼青衫」。

畫面的基調落在一個「泣」字上。當然對曲調理解最深的,動情最濃的,以至「淚溼青衫」的,還是詩人自己。「泣」的內涵顯然是豐富的、深沉的。

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初中九年級課本中為「綠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蝦蟆(há má)陵]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古詩詞中的常用意象,古詩中常見的意象有哪些

高山 奔流 雄關 滄海,大江 長風 落日 小橋 流水 殘陽 浮雲 杜鵑 落花等等 古詩詞中常用意象及其意義有哪些?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及含義?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仙人指路 一 古詩中常見意象的涵義 一 植物類 1 黃葉 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2 綠葉 生命力 希望 活力。...

這些古詩詞名句的意思,常用古詩詞名句解釋

kaiwanxiao 常用古詩詞名句解釋 唯美古詩詞名句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鵲橋仙 2.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 詩經邶風擊鼓 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鳳棲梧 4.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 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

小學的古詩詞有哪些,小學生常用古詩詞都有哪些?

小學生常用古詩詞有 1 江南 樂府民歌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3 詠鵝 駱賓王 唐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4 風 李嶠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