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唸佛是出聲念好還是默唸好?或者還是看情況,多人的情況下

2021-04-10 11:14:17 字數 5716 閱讀 8947

1樓:引經據典正法

【解】蓋以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解】果覺因心,故得道捷。

為什麼唸佛、成佛那麼快?這裡面有個道理,道理是什麼?你本來是佛,你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八個字是淨宗立教的理論依據。

用果覺做因心,這是跟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的地方;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從因到果。唸佛呢?唸佛是從果到果。

阿彌陀佛是果,我們唸的是果,成就的是佛果,這是跟八萬四千法門、跟無量法門不同的地方,不能不知道!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不懷疑了,斷疑生信!從此以後一心一意,一句佛號唸到底。

唸佛不拘形式,你沒有壓力,出聲念可以,默唸也可以,金剛持,口動沒有聲音也可以。你看諦老法師教得多方便,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就是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什麼也沒有。「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覺因心,故得道捷。

」所以你成就那麼快!

2樓:aaa**王

都可以的 自願的

唸誦分為大、小聲、默唸、金剛誦都行。金剛誦----就是自己能聽到 ,別人聽不到。

3樓:愛裂空座

出聲唸吧。躺著和上廁所時默唸

4樓:匿名使用者

默唸傷血,聲音太大傷氣,最好是很輕的聲音,自己聽到就可以

各位師兄好,我想知道坐禪的時候唸佛是出聲念還是默唸呢?感謝!

5樓:三步快速

關於坐禪唸佛,虛雲老和尚有很好的開示,參禪唸佛實為一事。你可以看一下這個網頁連結

有人問虛老關於唸佛的問題,問。參禪唸佛同否。以偈答雲。

佛說一切法。莫非表顯心。安得禪淨門。

妄自別淺深。一稱南無佛。心光自發宣。

了此話頭源。當下達本宗。識茲佛來去。

參禪證無生。動靜是如如。淨土即此間。

參禪如果感到昏沉、打瞌睡,可以出聲唸佛。若與他人同修,不應影響他人,默唸即可。

6樓:匿名使用者

你真的被邪師誤導了!坐禪絕不能唸佛,唸佛更不可以坐禪啊!坐禪是以無念為宗,迴歸本性為本,怎可以有念呢?

淨土宗的唸佛法門是以修戒定慧為宗,以唸佛為本。二者怎能混淆?一心二用,終將一事無成。

7樓:王翠芳

隨便你,不管是默唸還是出聲唸佛都好。只要你喜歡願意就行。阿彌陀佛

祝你好運!

8樓:888道法自然

禪定的時候唸誦佛號或者是咒語,可以出聲也可以默唸。唸誦,符號,趙宇,是幫助,入定了。初生兒,不出聲兒,這個要,看中一個,習慣。哪種方式容易,幫助你,入定,主要是要哪種,方式?

我念佛喜歡打坐默唸,有人說出聲念比默唸功德大,請問這種說法對否?

9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

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10樓:阿基

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荒唐的,是純粹的無稽之談。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如果是真的擺脫了一切雜念,真誠地去念佛,又**會分什麼功德大小。

即便人到了臨終的時候,口不能出聲,耳不能聽言,只要心中有佛,亦可往生極樂。

何況健康之人。

只要有心念誦,便是功德,無所謂出不出聲。

11樓:興家佛具

高聲唸佛誦經,有十種功德:

一、能排睡眠;

二、天魔驚怖;

三、聲遍十方;

四、三途息苦;

五、外聲不入;

六、令心不散;

七、勇猛精進;

八、諸佛歡喜;

九、三昧現前;

十、生於淨土。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看緣法,因人而異!

為什麼唸佛默唸比出聲念妄想少呢 默唸把佛號聽的很清楚 跟唸佛機一... 5

13樓:匿名使用者

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修心法門八萬四千個。能找到自己的方法已經可賀。

如果心中有顧慮最好先受了戒,因為這樣就可以坦坦蕩蕩的修行。心裡就不再牽掛什麼了!如果整天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那就是「放不下」。就是修行的障礙,就不得力。

所以放下才能好好修行!

放下的是什麼?

是什麼放下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默唸比出聲念妄想少,證明你默唸的時候更能一心去念,在出聲唸的時候,雖然嘴裡在念佛號,但心跟口跟不上一個節拍,各顧各的。如果這樣的話,倒要經常練習出聲念,讓心跟口跟上節拍,嘴上在念阿字,心裡就想到阿,到彌字心裡就想彌,或者這樣說,把阿彌陀佛四個字印在心裡,讓嘴上去跟著心念,這樣來練習,就比較一心了,不會那麼散亂,希望能幫到你

受不受戒並沒有什麼區別,重要的是,你的行為是否守戒。雖不授戒,也要守戒,學佛者當守五戒,戒殺,戒淫,戒盜,戒妄語,戒酒。授戒了就必須守,沒有授戒,如果沒守,那隻能說明修行不到位。

往生哪個佛國,都是看自己修行力。

不是要把親人當作不認識,放下,是把小愛化為大愛。不拘於自己的小愛,而是要變成愛眾生的大愛。

15樓:累劫修行

默唸更用心,心更清淨而且是自心感法心;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唸佛要念出慈悲來,如果連親人都不能度了,你障的不僅是自己的智慧,更是障礙了諸佛與眾生的善緣,罪莫大焉.戒是戒自己的,是發菩提心,開智慧的方便;佛祖告訴我們依教奉行,還告訴我們要隨順眾生,要有智慧,有慈悲心,做一個大心凡夫,然後再超凡入聖.

如理如法,定能往生,阿彌陀佛.

16樓:匿名使用者

《十念計數唸佛法》

印光大師撰

至於唸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

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

無論出聲默唸,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默唸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唸之相。

心口唸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

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巨集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

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

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

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

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

不但去妄,最能養神。

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

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

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利根則不須論。

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各位師兄好,請問唸佛是出聲念好還是默唸好呢?感恩

金剛唸誦,是嘴脣不動 牙齒不準動,嘴巴微張開,舌頭在彈動。這個聲音是從丹田發出的,衝上來,一直到頂,能震開中脈。金剛唸誦,重點是嘴脣牙齒不動,一口氣一口氣念。舌頭 在 裡頭 彈動 自己兩個耳朵不聽外面,迴轉過來聽自己發出的聲音。普通唸佛 唸經 唸咒,不用心收視反聽,念得越好聽的人,身體越弱,氣都隨聲...

如果唸佛號,那麼請問是默唸好,還是出聲唸的

默唸有聲念,皆是念佛方法形式,自然隨功境需要或意願選擇。如果唸佛號,那麼請問是默唸好,還是出聲唸的好?在不打擾其他人 的情況下,還是出聲念比較好,自己口中念,耳朵聽,能起到比較好的攝心的效果,同時配合用十念法,效果更好。印祖的十念計數法是由於我們唸佛常常口裡念著佛號,心裡會打妄想。為了讓我們淨業相繼...

法清法師答唸佛是在心裡默唸好呢,還是出聲

鈔 又持復有數種。這個持有幾種。有很多同修不瞭解,常常來問,我們唸佛,到底是出聲念好,還是不出聲念好?不出聲可不可以?有人說出聲唸佛才能往生,不出聲就不能往生,還有這些說法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出聲念要力氣,一天到晚念,氣力不夠怎麼辦?此地大師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明白,唸佛有很多種的方法。鈔 一者明持,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