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最強大腦花
孔子主張主意衣著得體,子路在被殺之前,仍不忘帶正自己的官帽;墨子主張節用,薄葬,穿的會樸素一些。
遙想當年,與儒家爭論最厲害的是墨家,儒墨兩家是當時最著名的兩個學派。而在其後的幾千年裡,儒家是日益輝煌,大振餘響於來世;墨家卻是默默無聞,幾乎銷聲匿跡了。近來受央視百家講壇的感召,重新審視、對比兩家的核心理論,方咂摸出一點味道來。
儒家的理論核心是「仁」,仁是什麼呢?就是仁愛,人與人互相親愛。但這個愛是有等級有差別的,「刑不上大夫」。
孔子說過:「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人人必須剋制自己的慾望,遵守禮法才能達到這種仁的境界,天下才能太平。
那麼「禮」是什麼呢?孔子禮的具體內容就是人們常說的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按照孔子的觀點,天下不太平是因為人們慾望膨脹,做事情不守規矩造成的。
所以他特別推舉他的一個學生顏回。說:顏回真是太賢了,有一小筐乾糧、一瓢水就知足了,他住在貧民區裡,別人都憂心忡忡,而顏回卻知足常樂!
這是一個榜樣,人們只要達到顏回這樣的境界,天下就太平了。孔子希望以修身來治天下,即修理自己,遵守禮法——按照現在的說法叫「適應」。他認為社會是不可變的,「祖宗之法不可易」,人人應該削足適履,不能動「鞋子」一根毫毛。
我想這大概就是他被追認為「聖人」的緣由了。哪一個統治者不喜歡克己復禮的臣民呢?
墨家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理論核心是「兼」,即愛所有的人,「務求天下之利而取之」。主張「兼相愛,交相利」,號召人們愛及他人,在交往中互惠互利,以達到「老而無妻子者有所養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的天下之大利益。我想就這一點也值得我們大書特書,大研大究了!
「兼相愛,交相利」難道不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嗎?墨子還說:要愛別人的國家象愛自己的國家一樣,愛別人象愛自己一樣,攻擊敵人也應該懷著善意,不應該以攻擊為目的來攻擊他。
《聖經》裡講的也不過如此。墨子的觀點是與人為善,在社會交往中獲得共同的利益,按照現在的話說叫:共同富裕,利益共享。
這就有積極改造社會的意味了。改造社會勢必要觸動統治者的禮法,更何況他還主張「上同天子」,說所有人都是上帝的臣民,都是平等的。怎麼能這樣呢?
這大概就是墨子不被後來的統治者看好的原因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主張主意衣著得體,舉個例子子路在被殺之前,仍不忘帶正自己的官帽;墨子主張節用,薄葬,穿的會樸素一些
孔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張有哪些異同點?
3樓:
墨家思想主張的是"兼愛,非攻,尚賢".而孔孟主張的是"民貴君輕","以仁政治天下"
都是思想家,一個人的思想不能盡收,所以各人有個人的思想。
孔子提出『仁』的學說, 求統治者能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但孔子鄙視生產勞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點向著當官的,鄙視農民,這點思想不好。
墨子是墨家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爭,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墨子生活簡樸,反對貴族依仗親屬關係取得官位,主張選用賢能的人做官,他就是主張人要平等,反對級別歧視!
孔子和孟子是什麼關係,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孟子,有一種說法是子思 孔子孫孔伋 的 在朱熹的 中庸章句序 裡稱孟子受業於子思,而子思受業於曾子。曾子是孔門之學的重要繼承者,所以也說是孔子的再傳 雖然儒家傳統中,他們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聖,則有亞聖,但他們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論語 中所述的孔子有一種輕鬆愉快地感覺,不如孟子凡事緊張。孔子能夠...
孔子和莊子有什麼區別,孔子與莊子的區別
孔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 仁義 孔子其思想以 仁 核心,以為 仁 即 愛人 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等論點,提倡 忠恕 之道,又以為推行 仁政 應以 禮 為規範 克己復禮為仁 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 未知生,焉知事鬼 不知命,無以為...
請問孔子曾任官職有哪些,請問孔子曾擔任什麼官職?謝謝
廢話少說.複製那麼多過來幹嘛?魯定公 9年 為中都宰,此時已 51歲了 治理中都 一年,被升職小司空,不久又升 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被 削弱 三桓 之後也有過一些機會,但都被小人加害,所以也就沒再有官職 請問孔子曾擔任什麼官職?謝謝 孔子做過的 中都宰 司空 大司寇 中都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