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任杭州太守時,正逢旱災,收成不好,又有傳染病流行。蘇軾請朝廷免除上供的米三分之一,所以米價沒有飆漲;又請朝廷賜下可出家為僧的執照數百份,用來換取米糧救濟飢餓的百姓。第二年春天,將平常倉的存米減價賣出,人民才免除饑荒的痛苦。
杭州由於地處江海之間,水味鹹苦,居民不多。唐代刺史李泌才開始引用西湖的水作成六個井,人民的飲水充足,地方才日漸富裕起來。
到白居易時又疏通西湖,引水入運河,再由運河取水灌溉農田,廣達千頃。
但是西湖中長滿水草,自唐代及錢王時代,每年都有疏通,所以湖水還夠用,宋代以後廢棄不管,到此時湖中盡是水草淤泥,被墾為田地的有十五萬丈多,而湖水已所剩無多,運河失去了湖水,只好依賴長江漲潮,湖水混濁多淤塞,船舶要在市區航行,每三年要疏通一次,成為市民的大患。六井也幾乎廢棄無用。
蘇軾到任後,就疏通茅山運河和鹽橋河,茅山運河接受錢塘江水,鹽橋河吸收西湖水,又建造水閘,控制湖水的儲蓄與渲洩,於是海潮才不致於流入市區。再以多餘的財力重整六井,人民因而得到好處。
蘇軾利用閒暇時走到西湖,四處觀察了很久,說:「挖出來的水草和淤土,將安置於何處?西湖南北距離三十里,環湖來往一趟,一天都走不完,如果把水草淤泥堆積在湖中間,形成貫穿湖面的長堤,使南北直接相通,那麼既可除去淤泥,又可方便行人通行。
吳人一向很珍視麥子,種植時往往在春天把野草徹底除盡,湖邊的田如果開闢出來招募農家種麥,收得的利潤做為修長堤及維護西湖的**,這樣西湖就不會再荒廢淤塞了。」
於是取得救濟荒年所剩餘的錢一萬緡,餘糧一萬石,及上百份度人為僧的執照,招募人種麥,長堤完成後,堤上種植芙蓉、楊柳,景色如畫,杭州人將它稱為「蘇公堤」。
蘇東坡的優秀品質:「東坡精神」其內涵包括「海納百川、堅韌圖強、敢為人先、造福人民」。
2樓:匿名使用者
自密徙徐。是歲,河決曹村,匯於城下,漲不時洩。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
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
」驅使復入。公履屨杖策,親入武衛營,呼其卒長,謂之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為我盡力。
」卒長呼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執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鍤以出。
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於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勢益暴,城不沉者三板。
公廬於城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
卒完城以聞。復請調來歲夫,增築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従之。訖事,詔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最佳答案
蘇軾(到徐州赴任),有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水彙集在城下,漲水時不時地會洩入城中,城市就要敗了,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
蘇軾說:富民們如果都出了城,就會動搖民心,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絕不會衝了城。
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營,將卒長撥出說:河水將要衝進城裡,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為我盡力。
卒長說:太守尚且不逃走,我們這些小人一定效命於您。於是率領眾人拿著畚鍤出城,從東南方向築起長堤,首起戲馬臺,一直到城門口。
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卻沒有沉。蘇軾住在那上面,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分別守在各個地方。
士兵們全都出了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讚賞他。
《欒城集》的東坡治水翻譯
3樓:列兵米勒漢斯
蘇軾從密州到徐州赴任,這年,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在梁山泊上氾濫,就要溢位南清河。城南兩山環繞,呂梁狹窄,阻滯了洩洪,水彙集在城下,不停**不能及時流洩。城就要被沖垮了,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
蘇軾說:「富民們如果都出了城,就會動搖民心,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絕不會衝了城。
」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穿著粗布鞋拄著木棍親自到武衛營,將卒長撥出說:「河水將要衝進城裡,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為我盡力。
」卒長說:「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是我們這些小人效命於您的時候了。」 於是拿著梃率領眾人穿短衣赤著腳拿著箕畚鐵鍬出城,從東南方向築起長堤,首起戲馬臺,一直到城門口。
長堤造成,水漲到長堤下,沒有危害到城,民心才安定。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水勢更大了,城還有六尺沒有沉。蘇軾住在城上,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分別守在各個地方。
最終保全了城,把這個情況向上級報告,又請求增調的伕役,在老城增建木岸,以防洪水再來。朝廷聽從他的意見。事後發詔書表彰他,徐州人至今還懷念他。
東坡治水的翻譯誰有?和他們的優秀品質 20
宋 蘇轍《欒城集》 東坡治水的翻譯
4樓:匿名使用者
宋神宗熙寧十年(公元1077)七月,黃河決口於澶州曹村(今河南濮陽西),滔滔洪水,「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奪泗入淮,勢如「平郊脫轡萬馬逸,一夜徑度徐州洪」,很快包圍了徐州城。最高水位高出城中平地丈餘。「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城裡人驚恐萬狀,許多富商大賈爭相逃離。當時剛上任三個月的知州蘇軾,鎮定自若,大聲疾呼:
「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表示「與城共存亡」,及時安定了民心。隨著大水的壓力,古城牆到處漏水。
他組織全城百姓一面用柴草堵塞洞穴,一面加固城防。由於人力不足,他又趟水涉泥連夜趕到武衛營禁軍駐地。禁軍為皇帝直接指揮,州官無權過問。
他言辭懇切,請求卒長合作。卒長為蘇軾的精神所感動,當即回答:「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當效命。
」便急令士卒帶著畚鍤跟隨太守築城。城外洪水深達二丈八尺。蘇軾身先士卒,「過家不入」,堅守城頭,風餐露宿。
他還命其他「官吏分堵以守」,各負其責。軍民們見長官都這樣拼命保城,也同心協力,奮勇抗洪。「自城中附城為長堤,壯其趾,長九百八十丈,高一丈,闊倍;公私船數百以風浪不敢行,分纜城下,以殺河之怒」。
經過七十多晝夜的連續奮戰,終於保全了徐州城。水退後,蘇軾為徐州城以後的萬全之計,又立即趕到城東北查勘荊山下的溝河,盡力籌劃改造。並打算興建石牆大堤,但未獲朝廷批准。
後經同意,僅建了一道木壩。還於第二年拆除戲馬臺上的危房霸王廳,用其木料在城東牆興建了黃樓防洪工程。很快得到了朝廷的獎諭。
「自公去後五百載,水流無盡恩無窮」。從這次抗洪到明代天啟四年(公元2023年)的五百四十多年間,徐州雖不斷髮生水患,但終有長堤為屏,卻一直安然無恙。後人緬懷蘇軾治水保城的功績,就把他帶領軍民搶築的長堤,稱為「蘇堤」。
蘇軾還曾兩次出任杭州地方長官,「居杭州積五歲」。一次是在熙寧四年(公元2023年)任杭州通判(注:通判:
官名,州府副長官,有監察所在州府**之權,凡民政、財政、戶口、賦設、司法等事務文書,都須知州或知府與通判通署,方能生效。),另一次是在元佑四年(公元2023年)任杭州太守。他在任內,多次主持杭州的水利建設。
「坐陳三策本人謀,惟留一諾待我畫」。詩句記述的是他在杭州復修六井、疏浚茅山河和鹽橋河、整治西湖以及開錢塘江石門四件事。前三件均完成,唯第四件由於調任,未能實施。
復修六井,解決杭州居民用水。杭州於隋代建市,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但由於瀕臨大海,「其水苦惡」,給人民生活與城市發展帶來很大不便。
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79年)杭州刺史李泌開鑿了六井(六井:小方井、白龜池、方井、金牛池、相國井和西井,均居今杭州城西部沿西湖一帶。
)。「穴平地以為凹池,取諸西湖而注之,此使然之井也。其功大,其費多,其利民也博」。
這些井,也就是大小不等的地下蓄水池,引西湖水經暗管注入。唐穆宋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大詩人白居易任刺史,浚治六井,民賴其汲。宋仁宗時(公元1023?
063年),沈遘任知州,也曾疏治六井,並增鑿了沈公井。當蘇軾通判杭州時,沈公井已不能用,「六井亦幾於廢」,市民叫苦不迭。於是,關心「民間疾苦」的蘇軾,便與太守陳襄組織市民重新整修了六井,終於解決了城市的飲用水問題。
翌年,江浙一帶大旱,水貴如油。而杭州居民卻免除了久旱缺水之苦,全城人「汲水皆誦佛」,感戴蘇軾辦了一件大好事。十五年後,他出任太守第二次來到杭州時,發現用竹管引水需要經常更換,且不易維修,以致井水短缺而水價昂貴,於是又將引水竹管一律改為瓦筒,並以石槽圍裹,使「底蓋堅厚。
錮捍周密,水既足用,永無壞理」。同時還開闢新井,擴大供水範圍,使得「西湖甘水殆遍全城」。
茅山河和鹽橋河是杭州城內的兩條大河,北連南北大運河而入錢塘江。由於江水與河水相混,自北宋天禧(公元1017?021年)以來,江潮挾帶的大量泥沙常常倒灌淤積到河內,殃及市內稠密的居民區,「房廊居舍,作踐狼籍,園囿隙地,例成丘阜」。
每隔三五年就得開浚一次,既有礙航運,又費人力物力,「居民患厭」。況且,往年浚河挖出的淤泥一經大雨,復衝入河中,又使「漕河失利」。蘇軾「率僚吏躬親驗視」,瞭解到兩河淤塞,在於堰閘廢壞。
於是,他果斷地調集捍江兵和廂軍一千人,用半年時間,修浚城中的這兩條河。接著,他又組織軍民在串聯兩河的支流上加修一閘,使江潮先入茅山河,待潮平水清後,再開閘,放清水入鹽橋河,以保證城內這條主航道不致淤塞。茅山河定時開浚,起到沉沙池的作用。
自此「江潮不復入市」,免除了泥沙淤積之害。加上又在湧金門設堰引西湖水補給,較科學地完善了杭州城的水利系統。
今日西湖被譽為「人間天堂」,也是與蘇軾的整治分不開的。
治水必躬親翻譯,《治水必躬親》原文及翻譯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執不知變通,拘泥於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隨意相信別人的話。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淺,河流的形勢有彎有直,不經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瞭解它的真實情況,不經過訪問,徵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情況,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從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時候,輕裝...
蘇東坡焚房契的翻譯,蘇東坡焚房契》的譯文
蘇東坡從廣東往北迴,選擇住在陽羨,邵民陪他去看一套房子 值五十萬 蘇東坡用完了身上所有的錢剛能買下,後來挑了個吉日住入新家,經常與邵民在月下散步,聽到有個婦人哭得很傷心,便推開門進去,婦人看到蘇東坡仍然在哭。蘇東坡問她,婦人說 我有一套房子傳了百年,而我的兒子不成材,買給了別人,現在我搬到著兒來了,...
東坡志林《記與歐公言》翻譯,東坡志林 之 記與歐公語翻譯
譯文 歐陽修曾經說過 有一個患有出冷汗毛病的人,醫生問他患病的原因,他說 乘船時遇到風浪,偶然而患上此病。醫把多年的船舵把手放在柂工手出冷汗的地方,刮成末,攙合丹砂 茯神這一類東西,柂工喝了這藥就痊癒了。如今 本草注 別藥性論 雲 止汗,用麻黃根節及故竹扇為末服之。文忠於是說 醫生憑想當然來用藥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