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階心理醫生勿進,我是不是得了某種心理疾病?請仔細看完我的敘述,我真的狠苦惱

2022-04-02 01:06:04 字數 5562 閱讀 7743

1樓:

你的性衝動被壓抑的太厲害了。似乎你覺得性是一種很骯髒很私人的東西,讓你不能接受和麵對它,要麼鄙視它,要麼避而不談。

性衝動,性幻想都是很正常的,任何時刻都可以去想的,只是絕大部分時候,我們知道自己不能有實際行動。

2樓:

我還真的不是高階心理醫生,但你的這個單子我接了,你看不看我寫的東西那是你的事兒,但我寫在這裡了。我只是個普通男人,快50歲了。

書本與生活有距離,你生活在書本與知識裡,脫離了生活;雖然你生活在生活中,但你沒有感覺到生活的真諦,所以你無所適從。

大部分人的價值觀世界觀都是金錢觀。一個人來人間一遭,就是消耗物質資源,消耗金錢的一遭。你不使用金錢嗎?如果你用,那麼你別不喜歡,請你認同大家吧。大家是對的。

真情一直都在,你所懷疑,是因為你發現,大部人在展露真情的時候,物質的消耗也伴隨產生,真情並不排斥金錢。

浪漫的感情離不開物質的支援。你看看魯訊的《傷逝》,就會發現即便女孩不在意物質,你也會被物質所困,你的愛人願意跟你喝涼水過日子,你願意嗎?過著過著你就發現,多麼高尚的情操慢慢地被物質所同化。

最終發現,大家的世界觀價值觀是對的。

他們對你勸說,那本身就是真愛的表現,你痴迷不悟,有朋友願意指責你,那還是關愛你。等排斥你了,那不還是真情的流露嗎?假設一下,你是個有錢人,你發現你周圍親近你的朋友很多,你注意,他們會對你言聽計從,你說什麼都是對的,當你生活在周圍人對你的恭維中,你感覺那是真情嗎?

錯,那是虛假的,他們是因為你有錢才接近你的。你會看不起他們,但是你會 發現,當你有錢的那一天,你真的需要這些朋友在身邊,即便虛假的,你也需要。而你不也正好運用了大家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了嗎?

我說這些就一個理兒,大家的價值觀世界觀是對的,你多高尚最終還是被大家的價值觀世界觀所同化。

你的第一第二子人格是對的。當你認同大家時,你的第三子人格就會消失,你的第四子人格也就消失,因為你忽然發現,大家都很可愛,很真誠。

不信任:因為這裡邊涉及了利益,你正確看待了利益後,你就會豁達,豁達之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容易建立。

這個世界本來就很美好。

下面說兩個極端相反的案例:

一個年輕人,受僱一家公司,公司很鐵面無私,女老闆很鐵面無私,小夥子爸爸病了,他遲到被扣工資,向她借錢也不給,後來後來後來,一樁刑事案件發生了。

一個殺人犯,犯案後負傷逃到一個人家,家裡只有一個盲女,盲女熱情招待他,並向他說她希望一個人愛她,希望跟那個人愛,然後為他生一個小孩,希望那個人愛他,後來他們真的發生了。

當你眼中這個世界到處都是美好的,這個世界就是美好的。

當你眼中這個世界很糟糕,這個世界真的很糟糕。

3樓:

事實上你的這些性格人人全部具備,而且人人都是這樣帶著一個假面具,這是必然的人生路程,雖然外界的因素有千萬種,但是最根本的東西你還沒發現,那就是你的心,聖人論事論人皆運用自心,把種種外界的一切因素全歸納與自己,而不去怨天尤人,聖賢不覺的外界的是非過錯影響自心,凡俗之人總是受外界的影響而痛苦不堪,還總是說別人是非,這都是自己找的煩惱。

說實話我和你有的路很相似,把情感看的很重,後來我把我很多的同學及朋友斷絕了關係,也很迷茫我的人生,但是現在我一點也不迷茫,面對一切泰然自若,真是無順無逆的境界,順心的事會感到舒服開心,逆心的事你會反感與煩惱,我無順也無逆,這都是我多年來研究聖賢古書所致,也是我苦苦追尋出來的,用了8年的時間才領悟到的,從明白的心性以後到現在有5年多了,一點煩惱痛苦也沒有,天天都是美滋滋的,也明白了無空間無時間的限制,我有事先走了,以後在說

4樓:媚雅冰汐

你要記住,世界無限寬廣!你相信。。'我曾是自閉症症人嗎?

5樓:小資你玩不起

你這種情況是因為現在的世道就是這樣的,你要放寬心態,現在社會實在是沒有光明,你如果不相信別人,你就跟這個人多相處,多融合,一段時間過後,如果你發現這個人可以值得你相信,那麼你就可以相信,在這社會上混,凡事還是要留個心眼。你也可以給自己放一段時間的長假。去放鬆自己的心,到各處地方去玩,當你覺得你放鬆夠了,你就一切步入正軌。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你必須要適應。不要讓社會適應你,是你要適應這個社會。這個社會上不會有人拿真正的心對待你,除了你的戀人、父母。

世態變了,人也在變,就更要適應了。

是不是一個正常人在心理醫生面前全都有心理疾病?

6樓:魚娜玥

不只是正常人在心理醫生看來有心理疾病,就是他們自己也認為自己有心理疾病,從而去看其他心理醫生,比如中國著名心理醫生武志紅在他的作品中就說過他看心理醫生的經歷。

7樓:

這個很難講,因為可能有思維定勢,一般診斷都有診斷標準,在存在疑問的地方,可以多諮詢該領域的多名不同的醫生,或校園裡的相關人員可以增加診斷的準確率。

8樓:匿名使用者

那怎樣算正常呢,跟其他人觀念一致?病的最嚴重的可能就是正常人了

9樓:公子雨笙

現在普遍稱呼是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是心理有問題、有疑惑的來訪者而不是心理疾病病人。

10樓:光芒萬丈

這個邏輯肯定是錯誤的。心理疾病它分很多種,同樣也有輕重之分。心理醫生對心理疾病評估的時候,有一整套完善的體系,所以不會把健康的人說成病人,同樣也不會把病人一概而論!

11樓:熱心網友

沒有,你有沒有病,他一看就懂,只是願不願意講出來而已。

12樓:愛而不得遙遙無期

‍‍一個正常人,在心理醫生眼中全是病,這樣的案例確實是有的,主要發生在一些執業水平不高的地區還有醫院,這裡面有許多原因。中國的心理學還在初級發展階段,近期也在經歷變革,許多具有職業資格的心理從業者並沒有真正理解,心理諮詢和心理諮詢。‍‍

13樓:夕陽淺傾

不是呀,如果是這樣,那心理醫生看到心理醫生也是有疾病咯?

14樓:山與海

應該是 世界上哪有完全健康的人,不影響正常生活就可以了!

15樓:如人飲水愛誰誰

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只有心裡有疾病才會被醫生判斷是有病的。

16樓:笑笑星座小屋

肯定不是啦。那是因為你對自己不夠自信。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

17樓:小知83683訪鈉

‍‍那肯定不是的,就像是不是去過醫院的人都有病?心理醫生是專業的醫生,心理疾病也有診斷標準,一個正常人是不會有心理疾病的。正常人就是指身體健康,社會適應良好的人。‍‍

18樓:以心

‍‍‍‍‍‍我想說你擔心多慮了,電影裡面的情節只是電影的需要。很多人去看心理醫生最擔心的是怕被人認為有精神病,其實完全無這個必要。心理醫生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心理疾病患者一般都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對話溝通,一側是為了獲取患病者的信任,另外一個是為了瞭解病情。

其實這個過程還挺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

‍‍‍‍‍‍

19樓:暗受

‍‍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那是很多人對心理疾病的診斷不了解所致。以為心理疾病不像軀體疾病,能通過儀器診斷出來,完全憑醫生的主觀判斷。

的確,心理疾病要靠醫生的判斷,但是這種判斷是建立在精神醫學國際通用的診斷體系之上,也就是說所有的心理疾病都得按照這些標準來進行診斷,而不是想當然。不同的心理醫生,只要經過正規的心理精神學習,依據這些診斷標準,對於同一心理疾病的診斷一致性是很高的。‍‍

20樓:猴kd101555分葉

‍‍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心理醫生他自己也有病。因為心理疾病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曾經有病,現在有病,將來有病三種情況每個人都會遇到。

如果覺得自己心理需要調整。自己又無能為力,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是必要的。 但是前提一定要找靠譜的心理諮詢師。

在我們這個圈子裡面靠譜的不多。‍‍

21樓:饒語易

‍‍心理學家或心理醫生自身也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他們只是學了這個專業,對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提出建設性意見而已。學醫的人不會得到免死金牌不會生病,學心理也不會沒有心理掙扎。專業的心理學家或心理醫生不會覺得"正常人"都有心理疾病,如果是這樣,只能證明:

他病了。‍‍

我想去找心理醫生,我有心理疾病,我這個人,近年來,心情沮喪,心情複雜,煩躁,

22樓:與光同塵

我也是這個年紀的人,有時也會苦悶煩躁,我自己的原因是為將來的生活苦惱。相信你也是因為什麼原因才苦惱的,而且我覺得現在的男孩子還挺辛苦的,需要做很多事。

如果確定有心理疾病,建議去諮詢心理醫生比較好;

如果暫時不去諮詢醫生,建議可以嘗試自我排解困難,將遇到的問題列出,並嘗試找到解決的方法,找到自己的目標與方向;日常閒暇時光可以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物中去,當做發洩也是培養性情;遇事冷靜,呼吸沉穩,自信地去迎接挑戰。

心裡不能一直想著煩惱與困難,這樣反而會錯過美好的東西,換個思路理解問題可能馬上就解決了,那個時候機會就自然到來,祝你好運。

23樓:於是乎

22歲不應該是很陽光向上的年齡嗎?工作了嗎?是不是心理壓力大,調整好自己,偶爾焦慮、頹廢很正常,一直這樣就要引起重視了,和家人、朋友都溝通,即使是看心理醫生,也要把自己的心結解開,加油,學會接納自己,正視自己。

24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選擇心理醫生,尤其是如果你是受到一些小時候的經歷影響導致的這種心理狀態。這個年齡,焦慮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狀態,但身邊如果接觸沒心沒肺的人多了,可能你會覺得自己問題比較大。有個建議,你也可以找些心理學普及書記來看看,可能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25樓:易經啦啦啦

沒錢,臉醜, 導致 的 心情沮喪。

我也是 一樣,30多年了, 慢慢 就習慣了。 經常有極端想法,然而 又 沒有 膽量 去 實施。

慢慢熬 吧。沒事,很多人 都 這樣。

或許 膩的臉 還比 我好看一些。。。。。哎。

26樓:魯智深爬山

修行佛法就會好了,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27樓:玉良小哥

一個人要有堅定毅力與信念,堅定與極端思想做鬥爭,一直到沒有極端思想為止。這是我寶貴的經驗,比看心理醫生都強。當然,你也可以去看心理醫生,給你分析。

28樓:1036318835問

你是因為什麼原因呢,主要還是收入方面,你應該找個工作好好幹,再談個女朋友,結婚生子生活就有希望,你就會更有幹勁

29樓:匿名使用者

去找心理醫生吧,去吃點藥什麼的,如果不是很嚴重,可以心理輔導,這樣會有很大的效果,希望你能度過此劫難,記得,只有活下去,才會看到希望和遇見好事,祝你健康,好運

30樓:匿名使用者

你能發出來諮詢,說明你的病不是很重,那麼是有稍微有一點憂鬱,主要自己要建立起自信心,多與外界接觸,多跟朋友去談心,多出去看一看,放鬆一下心情,然後倒空一下思想,不要去想太多,這樣慢慢就能調節過來保持愉快的心情。

31樓:匿名使用者

你現在有這種情況下就要儘快看醫生啊,如果不早點醫心理疾病的話,到時候養成重度精神病就麻煩了,心理疾病是很難好的,現在還還是初步的話找個醫生看一下吧。

我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心理醫生幫忙

心病還需心藥醫,萬病皆由心生,心不回頭,病永遠不會回頭 建議 搜一下 勸病館 認真讀一下里面的文章,希望你的心病能自愈!1 對於你的第一點 我覺得是有點厭惡名利社會了 我想你可以選擇去爬山 釣魚什麼的 這些你可以會喜歡等你心情好了 對事物的消極也會漸漸淡了 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 缺點 不要太看重...

為什麼我會怎樣,我是不是要去看心理醫生

可以在網上檢視了解一下,或者去當地口碑的精神心理科瞭解一下都是可以的,心理方面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緩解,還需要家人的陪伴與支援,長期堅持才能慢慢好轉的。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個人的處境的都不同,我們要學會自己給自己好過,儘量不要想得太多吧,好好過自己的日子,讓自己多開心一點。你想啊開心不開...

情緒不穩定怎麼辦啊?是不是應該找心理醫生

這個與家庭環境關係很大。我就有類似的經歷,不過我現在走出來了。我個人覺得,首先遠離過敏源,再進行脫敏 很受用。你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好惡,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勉強自己,讓自己慢慢進入自然狀態。重走青春路,找一個將你呵護備至的男友,這樣可以修補你的缺憾。千金易得,有情郎難尋。童年的陰影,對男孩來說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