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名〉1. 通「期」。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將至。——《易·繫辭下》
1. (形聲。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
金文又加聲符「丌」( jī),變成「其」。( jī)本義:簸箕。
今字作「箕」。「其」假借為代詞:他、他們、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 孔子。——《師說》 3. 又如:獨善其身 4. 她 [she]。如:薩奇打他的妻子,將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魯迅《祝福》 6. 他們;她們;它們 [they]。如: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7. 他的 [his]
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
其妻 9. 她的 [her]。如:
其夫 10. 它的 [its]。如: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11. 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their]。如:
他們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據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 的 [that]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孔雀東南飛》 13. 又如:正當其時 14. 這樣,如此 [such]。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1. 也許;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左傳·隱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國語·晉語》
齊國其庶幾乎。—— 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齊其庶幾乎。
其一旦將以不敬之民而驅之戰。——《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當,可 [can;may]
吾其還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詳之。——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汝其善撫之。——清· 林覺民《與妻書》
弟其寬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國· 洪仁玕《英傑歸真》 3. 將,將要 [should]
今殷其淪喪。——《書·微子》 4. 表示詰問。通「豈」,難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為死君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謂幾於成乎。——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歟。——唐· 韓愈《師說》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中國其果老矣乎。—— 清·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5. 極,甚 [very]
開地數千裡,此其大功也。——《韓非子·初見秦》
〈連〉1. 如果,假設 [if]
其或未能處置,即且給公驗。——唐· 封演《封氏聞見記》 2. 或許;大概 [perhaps]
我中國前途,其有望乎?——《負曝閒談》 3. 又如:其諸(或者);其者(或者) 4. 還是。表選擇 [still;yet]
其真無馬耶。——唐· 韓愈《雜說》 5. 又
其真不知馬耶。
其亦足樂乎。——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助〉1. 用作語助。 2. 附著於形容詞前、後,起加強形容的作用
北風其涼,雨雪其雰。——《詩·邶風》 3. 又如:他們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這類好辭書,尤其需要;說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詞,無義,只增加一個音節
雖僻遠其何傷。——《楚辭·屈原·涉江》 5. 又
雲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謂幾於成乎。——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樓:禮浦業雲韶
1代詞2指示代詞
3連詞4語氣詞
5形容詞詞頭
3樓:功音顓孫美
代詞一般指上文提到的事物
」其」在古代漢語中有哪些意思
4樓:枕邊吹風會
」其」在古代漢語中的意思如下:
[ qí ]
1.第三人物代詞,相當於「他(她)」、「他們(她們)」、「它(它們)」;「他(她)的」、「他們(她們)的」、「它(們)的」:各得~所。
莫名~妙。三緘~口。獨行~是。
自食~果。
2.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他。~餘。~次。文如~人。名副~實。言過~實。
3.那裡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4.連詞,相當於「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5.助詞,表示揣測、反詰、命令、勸勉:「~如土石何?」
6.詞尾,在副詞後:極~快樂。大概~。
[ jī ]
〔酈食(yì)~〕中國漢代人
5樓:星嘉合科技****
其拼音:qí
其的描述qí①
《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們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筯骨。」《論語》十則》「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師說》「郯子之徒,其賢為及孔子。」②《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她)」、「它」、「他們」。
《子魚論戰》:「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齊桓晉文之事》: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③《代》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我的」。《遊褒禪記》:「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赤壁之戰》「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又】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
「亦各言其志也。」
④《代》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的」、「你們的」。《觸龍說趙太后》:「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資治通鑑》:「堅默然良久,曰:『諸君各言其志。』」
⑤《代》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些」。《孫臏減灶》:「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
」《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遊黃山記》:
「其鬆猶有曲挺縱橫者。」 【又】那樣。《馮婉貞》:
「吾村十里皆平原,而與之競火器,其何能勝?」
⑥《代》指示代詞,相當於「其中」,「當中」。《論語》十則》:「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
」《為學》:「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石鐘山記》: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⑦《副》恐怕;大概。表示推測、估計。《師說》: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祭十二郎文》:「其信然邪?
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最後一個「其」為助詞,無意義。
)」⑧《副》難道, 豈。表示反詰、反問。《馬說》:「其真無馬邪?」《遊褒禪山記》:「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⑨《副》還是。表示委婉地商量。《餚之戰》:「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吾其還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許寡人!」
⑩《副》可要。表示期望。《伶官傳序》:「爾其無忘乃父志!」
⑾《連》如果;假如。表示假設。《齊桓晉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獄中雜記》:「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否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
⑿《助》無實義,起調節節奏、舒緩語氣等作用。《涉江》:「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其承宇。」《答李翊書》:「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jī①《助》用於句未。《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②用於人名。漢代有「酈食(yǐ)其」「審食(yǐ)其」
6樓:匿名使用者
其qí①<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她)的」、「它的」、「他們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筯骨。
」《論語》十則》:「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師說》:
「郯子之徒,其賢為及孔子。」
②《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她)」、「它」、「他們」。《子魚論戰》:
「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賣油翁》:「見其發矢十中**。
」《齊桓晉文之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③《代》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我的」。《遊褒禪記》:「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赤壁之戰》:「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又】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亦各言其志也。」
④《代》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的」、「你們的」。《觸龍說趙太后》:「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資治通鑑》:「堅默然良久,曰:『諸君各言其志。』」
⑤《代》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些」。《孫臏減灶》:「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
」《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遊黃山記》:
「其鬆猶有曲挺縱橫者。」
【又】那樣。《馮婉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與之競火器,其何能勝?」
⑥《代》指示代詞,相當於「其中」,「當中」。《論語》十則》:「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
」《為學》:「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石鐘山記》: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⑦《副》恐怕;大概。表示推測、估計。《師說》: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祭十二郎文》:「其信然邪?
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最後一個「其」為助詞,無意義。
)」⑧《副》難道,豈。表示反詰、反問。《馬說》:「其真無馬邪?」《遊褒禪山記》:「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⑨《副》還是。表示委婉地商量。《餚之戰》:「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吾其還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許寡人!」
⑩《副》可要。表示期望。《伶官傳序》:「爾其無忘乃父志!」
⑾《連》如果;假如。表示假設。《齊桓晉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獄中雜記》:「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否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
⑿《助》無實義,起調節節奏、舒緩語氣等作用。《涉江》:「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其承宇。」《答李翊書》:「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jī①《助》用於句未。《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②用於人名。漢代有「酈食(yǐ)其」、「審食(yǐ)其」。
「蓋」在古漢語中都有哪些意思?
7樓:小三的媚
蓋 (gài,gě)
gài1.本義:用蘆葦或茅草編成的覆蓋物。又特指車蓋。
苫,用茅草編成的遮蓋物,可以蔽體或覆屋頂。
例句:1)李巡曰:「編菅茅以覆屋曰苫。——《爾雅》。
2)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左傳·襄公十四年》
2.苫蓋(茅草覆蓋物)
例句:1)今王公貴人處於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御蓋,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至。——宋·蘇軾《教戰守》
3.蓋弓(車蓋弓。古代車上支撐車蓋的弓形木架)
例句:1)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後漢書·張衡傳》
4.遮蔽;掩蓋。
例句:1)蓋,加也,加物上也。——《釋名·釋言語》
5.建造。如:蓋新房;蓋造(建造)
6.因為,由於。
例句:1)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諸葛亮《出師表》
7.表示推測,相當於「大約」、「大概」。
例句:1)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gě8.地名。戰國齊蓋邑,漢置蓋縣,北齊廢。故城在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北。
9.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傘:雨蓋。
鑾在古漢語中的意思,勉強這個詞在古漢語中是什麼意思
本義bai 古時皇帝車駕所用的鈴 古代皇du帝車的儀鈴,安裝在zhi 軛首或車衡dao上方。上部一內般為扁圓形的鈴,鈴內有容彈丸,鈴上有輻射狀的鏤孔。下部為長方形的座 座的兩面常有釘孔。西周時開始流行。如 鑾刀 繫有響鈴的刀子 鑾輅 裝飾有響鈴的車子 鑾音 響鈴的聲音 鑾聲 鈴聲 皇帝的車駕,因用作...
其在古文中什麼意思,「其」在文言文中的所有意思
通 期 期限既辱且危,死其將至。易 繫辭下 1.形聲。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 箕 本字。金文又加聲符 丌 j 變成 其 j 本義 簸箕。今字作 箕 其 假借為代詞 他 他們 那等 2.彼 他 he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 孔子。師說 又如 獨善其身 它 或者不如說希望 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魯迅 祝福 ...
耽在古漢語中什麼意思古漢語受的意思
古漢語中有詞虎視耽耽 解釋 眈眈 注視的樣子。象老虎那樣 地盯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出處 周易 頤 虎視耽耽,其欲逐逐。示例 你看這裡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玉和鳳姐姐兩個,他們尚 背地裡言三語四的,何況於我?清 曹雪芹 紅樓夢 第四十回 古漢語 耽 為大而垂肩,進而引申出停留 快樂的意思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