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如何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2021-04-03 12:33:19 字數 3779 閱讀 9004

1樓:一粒乾坤

呵呵!沒有好的引導,難道叫當代大學生自己去領悟?還有什麼是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多樣的,有上古文化、先秦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等,你想叫大家學的是哪一個?別說想叫大家學習明清時期的八股文化吧!

當代大學生怎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2樓:迷路cock麼

當代大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高尚品德。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科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3樓:蒼穹祖帝

以下完全是個人觀點

首先要好好學習中國的歷史,以史為鏡,以史為鑑。

當代大學生如何繼承和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

4樓:大栓學長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巨大力量,使各族人們共同的精神支柱。愛國之一包含情感、思想和行為三個基本方面。

其中情感是基礎,思想是靈魂,行為是體現。愛國情感是人們對祖國的一種直接感受和情緒體驗。愛國思想是人們多祖國的理性認識。

愛國行為是人們身體力行、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落腳點和歸宿。只有做到愛國的情感、思想和行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愛國者。愛國主義不僅代表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情感,更體現為現實的義務和責任。

腳踏實地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就要做到自覺維護國家利益,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增強國防觀念,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中華文

化,加強精神紐帶。把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放在最高的地位,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體現在真實的愛國行動中。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當今,我們一直在強調,倡導要使社會成為一個和諧社會。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我們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意氣奮發的一代,是這一主旨的先鋒者。

同學間我們要「推己及人」,關心他人;在人和人的相處過程中,應當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強調社會和諧,講求和睦相處,倡導團結互助,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現在的大學生絕大部分都是住在學校的,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間遠遠多於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在家裡,父母會照顧,謙讓我們,但現在我們是和同學相處在一起的,這種相互之間的謙讓,人際關係之間的和諧就變得格外的重要了。

而且,上了大學就意味著我們**的開始,是我們遠離父母的開始,大學四年之後我們會踏上工作崗位,到那時,越來越複雜的人際關係等著我們去處理。所以在平日的空閒時間,我們可以廣泛閱讀諸子百家的文章,特別是儒家學說,這對我們深刻理解「和諧」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幾千年來,中國人始終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諧友愛的人際關係;中華民族始終相互交融,和衷共濟,形成了團結和睦的大家庭。

推行仁愛原則、崇尚和諧、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高尚品德。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科克驕防矜。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謙敬禮讓是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在中國傳統道德中,謙敬即是個人自身修養的美德,也是為人處世的道德要求。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

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父母就教我們的道理。人一定要謙虛,不要驕傲。和別人相處時一定要禮貌。

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是特別的重要,因為我們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家對於我們標準就越嚴格。在平時乘車的時候,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會起身讓座給年紀較大的人,會讓座給懷抱嬰兒的人 這些行為,讓我們看到了國民素質在某一方面的提高。但有時在食堂買飯的時候,仍舊會看到一些同學插隊的情況,所以希望這些同學可以意識到自己行為上的不妥,以後改正。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在中國古人看來,誠是指一種真實無妄,表裡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養心莫善於誠」。信是指一種誠實不欺,遵守諾言的品格。誠信的內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事以誠為本,取信於人。

誠信之德在於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講究信用,遵守諾言。大學的集體生活中,是人際關係的磨合十分重要,大學是個小社會,我們需要在四年生活中結交朋友,這些朋友中或許其中部分人會成為你終生的好友,所以誠信在這其中擔任了很重要角色。朋友之間,最重要的莫過於——誠信。

假如雙方連誠信都沒有的話,何談友誼呢?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一定要——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繫,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範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人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是因為人有道德,因而,人們除了有物質需要外,還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要實現這種追求,就應當明智。

在我們大學生活中,其實積極要求加入黨組織就是一種對於自身精神境界的高層次的需要。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5樓:文心山人

文化的繼承和保護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個是學術體系,一個是實踐體系。學術體系又可通俗理解為書齋文化,實踐體系又可通俗理解為生活文化。學術體系需要研讀記誦古書典籍,研究整理其理論體系,實踐體系需要理解文化之內質,體會其精髓,踐行,用傳統文化的思想來規範自己的行為,知道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為人處事自己的職業和事業。

大學生應該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6樓:匿名使用者

有這份心可喜可賀,先從孝道開始來吧

當代大學生應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習俗

7樓:魑魅魍魎寅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整合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核心 ,還有墨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

古文、詩、詞、曲、賦、民族**、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大學生要繼承傳統文化習俗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以學生為主體地位以及教師主導的充分體現。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的展示活動為主,教師啟發學生思考、發言,對學生的回答不要過多的點評,只歸納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之間能有充分的思想交流和情感碰撞,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2.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本課從當地豐富歷史文化資源著手,整合課程資源讓學生在感悟傳統文化的同時,掌握知識,樹立情感,培養能力,是新課改中生活化的體現。

3.線索清晰,條理分明。在中外文化交融的今天,通過學生課內外的學習,以「陽西傳統文化」為線索,對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學活動,使課堂教學秩序井然。

當代大學生如何傳承傳統文化意義

8樓:呂屹

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紮好跟,有利於自身的發展,同時學習和發展傳統文化,是每個人中國人的責任,用自己的行動讓中華文化內容和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將實現自己的理想價值與傳承中華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

當代大學生應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習俗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整合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 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核心 還有墨家 名家 釋教類 回教類 西學格致類 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 古文 詩 詞 曲 賦 民族 民族戲劇 曲藝 國畫...

大學生如何遠離賭博,賭博對當代大學生有哪些危害

遊戲玩法類似於2048 清邁也是一個隨處到可見寺廟的城市 愛滿人間 同為過來人的我深知其中滋味,在此也提醒廣大還在海里的朋友能夠早日回頭,如果 你實在是沒辦法 的話也可以來找我...

當代大學生怎樣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當代大學生怎樣看待中國過傳統文化,當代大學生對傳統

要了解和認識中國文化,並傳承和發展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國人,這是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一個民族丟棄了自己的文化,轉而以別的民族的文化為上時,這個民族也就完 回了吧,作為一名90年的當答代大學生,認為在年輕一代多是崇洋媚外的今天,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迫在眉睫,同時也以已經在為傳播我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