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2021-05-04 18:38:46 字數 5052 閱讀 7727

1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心理因素,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

正確的學習動機是不會自發產生的,需要教師和家長有目的、有計劃地激發與培養。由學生活動本身引起的心理因素如興趣、愛好、求知慾等轉化而來的動機屬於內在動機;由學習結果引起的心理因素如成績、榮譽、獎勵等而產生的動機屬於外在動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外在動機的形成,也要重視學生內在動機的形成。

一、進行目的教育,培養學習自覺性

學習目的是學生進行學習所要達到的結果,而學習動機則是促使學生去達到目的的動因。因此,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首先要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

對於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目的大多停留在家長的期望上,年級越低,學習目的越具體。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通過教育讓學生在不斷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熱情的過程中,產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的機會很多。教師可適時利用生動的事例、資料與史料,向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如通過商品標價、實際測量身高得不到整米數等感性材料,明確小數的目的;通過為什麼相片那麼小,我們還能準確地認定出相片中的人物等例項,說明在日常生活、生產與科學研究中,往往需要藉助一種方法對某個物體在不改變原來形狀的前提下,進行擴大或縮小的處理,由此明確比例尺的目的。

也可組織學生到工廠、農村、商店等,瞭解數學知識在社會實踐中的應用,使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進一步提高學好數學的自覺性。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從生活或科研的實踐中引入一些學生能夠接受的新知識、新問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這對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都是極為有效的。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求知慾望

培養學習動機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具有一種自我需要。教師為了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必須創設各種問題情境,設定各種具有啟發性的外界刺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參與意識。課堂教學的匯入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善於把握好它,使學生儘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如教學「通分」時,教師出示五組分數,讓學生比較出每組中兩個分數的大小。其中兩組分母相同,兩組分子相同,學生可以應用舊知識,順利地比較出這四組中兩個分數的大小來,唯獨最後一組分數,它們的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學生感到束手無策,如何才能將異分母轉化成同分母分數,成為學生學習的需要,這是由困惑而產生的強烈的求知慾望。教師還要在課堂教學的程序中創設新的問題情境,不斷激起學生的認知衝突,善於捕捉各種激勵因素,機智巧妙、不失時機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激起學生新的學習動機,產生新的學習需要。

在新的學習動機驅使下,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探求新知識。

三、運用反饋原理,強化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習情況的反饋,這不只是為了讓學生能及時知道自己學習成績的優劣,還可以及時瞭解自己掌握知識的具體程度。反饋的結果,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是好還是不好,都可以成為激發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

運用反饋原理進行教學,要做到及時、全面與準確。及時反饋一方面是指教師要及時檢查學生練習結果的正誤,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另一方面是指學生能及時獲得反饋後的資訊。及時反饋能滿足學生想知道結果的願望,反饋後的效果最佳。

全面反饋是指教師要全面掌握全班學生的反饋資訊,而每個學生也能從中瞭解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隨時修正錯誤或進一步獲得激勵,充分發揮反饋的維持和調節的功能。準確反饋是指教師獲得應當獲得準確的資訊,才能據此有效地調控教學程序。總之,有效的反饋,無疑能起到激勵和強化學習動機的作用。

四、發揮遷移功能,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這裡說的「遷移」是指動機遷移,即引導學生把從事其他活動的動機遷移到數學學習中來。學生的學習動機會在學科、各項活動之間相互影響和遷移。缺乏數學學習動機的學生,對於其他學科,語文、外語、**、美術等的學習與參加文體課外活動小組,可能具有相當高的熱情與濃厚的興趣,如果教師對學生這方面的積極效能給予充分地肯定與鼓勵,並使之與數學學習建立起某種聯絡,從而轉化為學習數學的動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如果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而限制學生其他方面的愛好,其效果將會適得其反。

教師還可以利用表揚與批評手段實現情感遷移。教師對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全體學生的所有表現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與讚許,激勵學生奮發向上,並在集體中樹立各種型別的榜樣;也要善於分析學生造成錯誤的原因,進行真心實意的批評與幫助,鼓勵學生不怕挫折,並在班級中樹立勇於進取的榜樣,教學學生既要經得起表揚,也要經得起批評。通過人際間的情感交流,發揮情感遷移功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才是目的所在。

由此,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學生健康的個性,以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勢在必行。

2樓:丨四季甜橙丨

人們無論從事什麼活動,總要受到動機的調節和支配。比如,一個學生在學校求學,是因為他有學習的動機;一位顧客去商店採購食品,是因為他有購買的動機。即使是像吃飯、喝水、走路這些比較簡單的活動,也是在不同動機的推動下產生的。

總之,任何活動都是有頭有尾的,而動機與目的就正好分別地表示著活動的這兩端。那麼,到底什麼是動機呢?在心理學中,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而的內部心裡過程或內部動力。

人的各種活動都是在動機的指引下,並指出某一目標而的。瞭解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採取一定得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保證。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下面我來談一談我經常採用的幾種方法:

一、保持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新穎性

在教學中以豐富、有趣、邏輯性強、系統性很強的內容以及靈活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可以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新異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應,教學內容與方法的不斷更新和變化,可以不斷引起學生新的**活動,從而可能產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慾。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下列具體措施來激發學習的動機。如:語文和英語課上分角色朗讀,數學教學中口算與筆算交替使用,讓學生自編例題,以及適當運用幻燈、錄音、錄影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等等。

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強化其已形成的間接地學習動機。

二、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所謂創設問題情境,就是教學過程中提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單純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的方法解決,這時就激起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的慾望,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論語》中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這種狀態的概括。所謂「憤」是指在學習中遇到了問題,正在頭腦裡積極思考,但還未想通的心理狀態。

所謂「悱」是對某一問題已有所領會,但還不能把它準確表達出來,正在積極地使思想條理化。當學生的心理活動正處於「憤」和「悱」的階段時,對他們進行啟發、誘導,就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系,激發起學生求知的需要。

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通常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一)言語提問

即在教學中,由教師直接提出與教材有關、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先提出與教材有關的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保持著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進行學習。

(二)活動方式

即讓學生參加一定的活動,使他們自己在活動中產生問題,比如,上課之前,讓學生作些預備性試驗,觀察某種自然現象,或閱讀某些資料等等。由於學生知識經驗的侷限性,因此在活動中常常會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會激發他們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如在一堂科學課的教學中,老師一上來先做了一個小實驗,一個鋼球可以自如地穿過金屬環。

然後,將鋼球加熱後呢?這個小實驗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時,教師自然地引入了金屬熱脹冷縮的道理。

三、從內部動機入手,培養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明確每節課的具體目的和知識的意義,會有助於學生把當前的

學習和以後自己的理想和社會事業聯絡起來,從而逐漸明確學習的深遠含義,併產生持久而主動地學習動力。

第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實踐活動,擴大學生的只是領域。

為了使學生社科認識並體驗到知識的價值和作用,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可以吧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具體運用,不斷**和設法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既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能引起去掌握新知識的渴求和熱情。

第三,提高成功機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愉快的情感體驗。研究表明,學習上獲得成功,能產生滿足感,並伴隨愉快的情緒體驗,繼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而失敗的體驗,常常會出現不愉快的心情,並易使兒童喪失學習的興趣,甚至對學校生活也產生畏懼和反感。

由此我們認為,教師在課堂中為每個學生創設成功的機遇,可以幫助兒童的學習興趣得到強化和鞏固。

四、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

學習結果的反饋,就是將學習得結果資訊提供給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有兩個方面:一是指導學生自己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反饋。

比如,讓學生在完成作業後,對照答案進行自我核對、改正存在的錯誤;看書後把書合上,自己心裡默想看過的內容,再放開書本進行復查。二是有教師向學生提供反饋資訊,讓學生及時瞭解自己的學習結果,比如,告訴回答的正誤、提供教師的評價。

五、正確運用表揚與批評

教師正確的評價,恰當地運用表揚和批評,是激發學習動機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這種表揚與批評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成績肯定與否定的一種強化方式。正確運用表揚與批評,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其上進心、自尊心、榮辱感和集體主義精神等。

然而,不正確的表演與批評,則會使學生或是盲目驕傲,或是灰心失望,喪失自信心。

六、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成功

教師對學生的要求要符合個體的實際情況。比如,對於一個優秀生,由於他們的基礎較好,頭腦反應也較快,成績總比別人高,就應鼓勵他們不要滿足於自己是班上的前幾名,而是要設立新的目標,使他們更上一層樓。對於學習比較差的學生,給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讓他們一下子跟上或超過班上的其他同學無疑是十分困難的。

因此,不妨幫助他們定一個更為實際可行的餓目標,比如,「每次作業的錯誤不多於5個」,「這一次考試的成績比上一次提高5分」等等,並在他們達到目標時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也許這個學生依然是班上的差生,但只要有了進步,就是值得祝賀的。

七、恰當地運用競爭與合作

學習競賽活動,歷來被當作激發學習積極性、爭取優良成績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學校中,一些色彩鮮豔的榮譽表、成績欄是十分引人注意的。很多教育工作者認為,在學習競賽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就更增強,學習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未來社會不僅需要人們的競爭意識,同樣需要人們之間的合作意識。人們總是相互分工、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項任務。也就是說,培養個人集體的責任感和相互協作的精神也是我們教育的目標,因此,教學中實施競爭與合作相結合,也應該成為我國教育實踐中的一項任務。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全面分析下這個學生的性格,智商,興趣愛好等方面,然後根據這些來操作,比如說他比較聰明的,但不愛學習,這種人比較有牴觸情緒,你可以試圖先支援並鼓勵他的興趣發展,然後從中分配時間來學習,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如果是頭腦反應沒那麼快的學生,你要試著進入他的思維狀態,然後根據他的理解和反應一步步引導學習,這...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轉變觀念,適度放手,讓孩子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 2.遵循規律,注重方法,促使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貼近生活,學以致用,在實踐中讓孩子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以 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擺事實 講道理,讓他們能從內心自主學 其次,傳授自學的方法,理解不了的問題如...

如何樹立學習信心,培養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學生的外語自主學習能力

1 預bai習與複習的習慣du。當前,有的教師沒有注意培zhi養dao 學生的預習習慣,新課上回完後,學生才知道學習答了什麼,這樣無準備的教學,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瞭解重 難點在 帶著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學實踐表明,課堂上學生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