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兩部分組成。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纖維(即肌細胞)構成,有收縮性。肌腱由結締組織構成,無收縮性,附著於骨上。
有的老師認為:肱三頭肌是因具有三個肌腱分別固定在三塊骨上而定名。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10必做獨特的手臂練習!
這裡有10個你必須嘗試建立古怪的**!
我們都喜歡練手臂,但很多人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因為他們總是堅持做同樣的老東西一週又一週的生長反應。
我們的身體有適應力!再好的練習一段時間之後效率也會消減,
如果你平時的手臂練習已經適應了已經保持了,那麼是時候的給自己新增一些有效的運動變化。
這10個變化經典可以把你的手臂到一個新的水平,如果你想變得更好,這些變化是你一定值得嘗試的!
怎麼做呢?
變化1:肱三頭肌反衝與扭曲
要做到這一點的變化,簡單地把你的手腕,當你手臂打直肱三頭肌頂峰收縮的時候,扭曲你的手掌,轉向你的手掌朝向天花板。
額外新增的這個小變化有利於三頭肌內側頭刺激,讓你感受更強的肌肉收縮。
記住:不要讓自己搖擺或使用的慣性的力量。始終保持你的胳膊貼近你的身體。
變化2:彎舉訓練21s
對於這個練習,把傳統的斜板彎舉把它分成三個階段。開頭做7次前半程的動作,即從手臂伸展狀態彎舉至小臂與地面平行;接著做後半程動作,即將槓鈴平行於地面彎舉至胸前;最後再做7次全程動作完成一組練習.
如果重量選擇合適的話,總共要完成"3x7",即21次.14次半程動作,7次全程動作
這樣做會延長你的肌肉處於拉緊狀態。你會迫使額外血液進入肌肉。額外的張力也可引起增加的損害,這對肌肉生長和修復的另一重要訊號。
肱三頭肌具有四個而不是三個肌腱,這說明骨骼肌不是以肌腱數目來命名的。關於肌肉命名的原則很多,而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是以肌的起點數目來定名的。由於肌肉一般附著於鄰近的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面上,跨過一個或多個關節,收縮時引起關節運動。
在運動過程中比較固定的一端稱為起點,活動較大的一端稱為止點。例如:肱三頭肌起點有三個頭,長頭起自肩胛骨關節盂的下方;外側頭起自肱骨後面橈神經溝的外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內下方,三頭合成一個肌腹,以扁腱止於尺骨鷹嘴。
變化3:壺玲三頭肌伸展
用壺玲進行頸後臂屈伸是一個不錯的創意,一點點的改變會讓你的肱三頭肌收到新的挑戰!
變化4:改變握距的槓鈴彎舉
通過使用不同的握距,可以確保全面和徹底的二頭肌發展。
首先,使用比較窄的握距握(15-20cm)進行彎舉!這可以集中你的二頭肌的外側頭。約6-8次。
接著,把槓鈴切換到寬握。握距比肩寬更寬。再進行6-8次的訓練,來照顧肱二頭肌內側頭。
變化5:仰臥槓鈴臂屈伸21s
使用w槓鈴!和前面介紹的槓鈴彎舉一樣!21次訓練法!
開頭做7次前半程的動作;接著做後半程動作;最後再做7次全程動作完成一組練習.
變化6: v-dip
很傳統的雙槓臂屈伸最大的不一樣就是v-dip可以左右開弓!正常的屈肘下落身體,撐起的時候向右邊撐起,然後交替進行!
變化7:橫向錘式彎舉
錘式彎舉的變化式,和傳統的直上直下的錘式彎舉不同,你需要把前臂拉到身體前方。真正的目標,並建立每個手臂。這樣的小變化將會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特別是對於肱肌的啟用
變化8 窄矩臥推!
這是一個基本的塑造三頭肌的動作,但是健身房的人做的卻很少!或許是因為他們平時臥推練的太勤!
關於握距,你不需要握的太窄,大約比肩膀略窄就可以。
變化9:反手的繩索下壓!
反握這種變化將讓你的肱三頭肌內側頭刺激更大。
反手握稍微要困難一些,所以你應該稍微調整一下重量。動作時保持肘部緊貼身體兩側。
做全程動作,動作頂端保持頂峰收縮。
變化10:佐特曼彎舉!
在健身房、幾乎沒有人做這個動作,應該是絕對!
佐特曼彎舉是一個完整的二頭肌和前臂鍛鍊。
雙手掌心向前握住啞鈴,將你的雙肘固定在身體兩側,正常地彎舉起啞鈴。在頂點時,將你的手掌旋轉180度,掌心向下,然後慢慢降低啞鈴回到起始位置。
望採納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祕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
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
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鍊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
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鐘的時間集中鍛鍊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划船、臥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儘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儘量高。
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
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鐘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
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鍊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
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
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覆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裡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
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複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
因此,在訓練計劃裡要多安排硬拉、深蹲、臥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複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鐘裡,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鐘。
12. 休息48小時:區域性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
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區域性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鐘;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鐘。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祕訣的祕訣。
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
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肌肉痠痛的時候能否堅持訓練呢?弄清這個問題要先了解以下幾個概念。
一、atp供能。atp(三磷酸腺苷)是肌肉活動唯一的直接能量**。在酶的催化作用下,atp迅速分解並釋放能量,以供肌肉收縮之需。
肌肉中atp儲量很少,必須邊分解邊合成,才能供給肌肉持續活動的需要。供atp分解後再合成的能源有三個途徑,一是糖與脂肪的有氧氧化,二是cp(磷酸肌酸)的分解,三是糖元的無氧分解。
二、無氧代謝。無氧代謝是人體能量代謝的組成部分。當肌肉進行短時間、高負荷運動時,氧的**量不足以進行糖的有氧氧化,肌肉即利用cp和糖的無氧分解所釋放的能量再合成atp,以供肌肉運動之需。
三、糖的無氧分解。糖的無氧分解是在氧**不足的情況下,糖原或葡萄糖分解為乳酸,同時快速釋放能量合成atp,以供肌肉收縮所需。因為cp在肌肉中儲量也很少,所以糖的無氧分解是無氧代謝的主要供能方式。
糖無氧分解的代謝產物是乳酸,肌肉痠痛的感覺就是乳酸大量堆積造成的。肌肉中無氧代謝產生的乳酸不能在肌肉內逆轉為糖,而是少部分被氧化,大部分由血液輸送到肝臟,轉變為肝糖原。
由上可知,重量訓練後的肌肉痠痛是必然的,只有乳酸不斷地通過血液迴圈進入肝臟轉變為糖原,肌肉痠痛才會逐漸消失。而這一過程是訓練後恢復過程的一部分。
乳酸是一種強酸,它在體內積聚過多會使體內酸鹼度的穩定受到破壞,從而使機體工作能力降低。許多健美運動員的經驗證明,肌肉痠痛時堅持訓練,肌肉感覺不刺激,很難練漲。而且肌肉痠痛會使肌肉的本能反應趨向排斥肌肉運動,所以很難集中意念進行訓練,更不用說建立肌肉---意志聯絡了。
因此最好是等到肌肉痠痛現象消失後再訓練。儘管你的訓練熱情很高,訓練慾望很強烈,但你要明白:沒有充分的恢復,肌肉就不可能充分生長。
那麼,肌肉痠痛現象的消失能不能作為機體充分恢復的標準呢?瞭解這個問題需要先弄清「恢復」的概念。
健美訓練消耗和恢復的過程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運動時,消耗過程佔優勢,由於能量物質的消耗大於恢復,所以運動時能量物質逐漸減少,肌肉和身體各系統的工作能力逐漸下降。
第二階段:運動後的恢復階段。運動停止後消耗過程減弱,恢復過程佔優勢,這時能量物質和各器官系統功能逐漸恢復到原來水平。
第三階段:超量恢復階段。集體內能量物質的再生與合成進一步加強,運動時被消耗的物質不僅恢復到原來水平,而且在一段時間內超過原來的水平,此時機體的工作能力最強。
這成為超量恢復或超量補償,隨後又逐漸回到原來的水平。
「超量恢復」是健美運動的重要理論依據。在進行高強度、超負荷的重量訓練後,肌肉能否充分生長即取決於超量恢復的水平。因為超量恢復使肌纖維中能量物質的儲存高於以往,肌肉圍度增大,負荷能力增強,此時是投入訓練的最好時機。
可以說,充分恢復的標準就是「機體能否最大限度的超量恢復」。超量恢復使atp、cp、肌糖原、蛋白質等能量物質的超量補償和儲存的過程,而「肌肉痠痛的消失」只是乳酸轉變為部分糖原的過程。可見,「肌肉痠痛的消失」並不代表超量恢復,所以也不能作為充分恢復的標準。
直觀地講,超量恢復後,由於能量物質的超量補償,訓練部位的肌肉發脹、發硬,肌肉圍度增大,故此時開始更大負荷的訓練效果最好。否則,肌肉中供能物質的儲存量逐漸降低,就錯過了時機。
最後要說明的是,超量恢復是建立在兩個基礎上的,那就是充足的營養和充分的睡眠。肌肉在超負荷工作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的補充是超量恢復的物質基礎,充分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能量物質的合成、再生基本上在睡眠時進行。所以決不可輕視營養和睡眠這兩個重要環節,否則將得不償失,事倍功半。
鍛鍊手臂所有肌肉的簡單方法,鍛鍊手臂肌肉,有哪些方便快捷的方法?
不是你往死了練就能肌肉的,運動過度,蛋白質,補充不足不長肉,熱量補充不及時,還會把肌肉分解掉,想增肌不是那麼簡單的,又不知道你有什麼條件,俯臥撐。對場地 器械都沒有要求,簡單易行,而且能夠同時鍛鍊到肩部 胸肌和腹肌。看了你的問題,感覺給你做套啞鈴可以完成的計劃,比較適合,供你參考 力量運動 星期1,...
怎麼才能鍛鍊肌肉, 40,如何鍛鍊肌肉
從現在開始練。沒工具 那就俯臥撐,仰臥起坐,倒立 徒手能做的運動都開始做。經過公園什麼的。去玩單雙槓。什麼引體向上,臂屈伸啊,猛練。有條件的話買個啞鈴,開始狂耍。只要你夠猛,肌肉不是夢。好多人問我同樣的問題,我只能給出以下四點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選擇的重量要適當,過重或者過輕對肌肉的生長都...
怎樣鍛鍊上臂的肌肉,怎麼練手臂上的肌肉?
手臂肌肉主要是鍛鍊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可以通過舉水桶鍛鍊手臂肱二頭肌。只要在桶裡加水或者其他物件增加水桶的重量,然後做彎舉動作就可以鍛鍊手臂肱二頭肌了。肱三頭肌做窄距俯臥撐就可以了。鍛鍊方法 肱二頭肌 啞鈴單臂彎舉 彎舉 各6組 肱三頭肌 窄距俯臥撐3到8組,每組做10到15個左右。健美理論中用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