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有多少種,太極拳分幾種?

2022-01-13 09:03:46 字數 5602 閱讀 7949

1樓:中醫學生

依我理解,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普及化的太極操,只求拳架打得外觀正確,悅目。不懂(或不追求)拳理及內練心法,這種最多人在練的太極操,沒有博擊功能,但勝在易上手。

第二類是傳統內練的太極拳,追隨王宗嶽的太極拳拳論,用意不用力,外觀動作比較不明顯,但能養生與博擊功能兼備,學綀這類太極拳,真的需要以年計的時間和明師指點.

若按派別來分的話,有陳、楊、孫、武、吳、和、武當等等。

按架子分的話,大架、中架、小架。

按用於比賽、表演來說分有競賽套路,如簡化24式, 42式等。

2樓:習武春秋

太極拳的種類主要有陳、楊、武、吳、孫、武以及武當、趙堡等多種流派。新中國成立後,還創編有二十四式(簡代太極拳)、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極拳和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極劍等。

各種太極拳都有強身作用,要防身要學太極推手和太極散手。

3樓:長蕭一曲祭蒼天

保健楊氏,陳氏善攻,吳氏(也可能是武氏記不清)善纏,孫氏攻守兼備

4樓:鎮**師

至於太極拳有多少種樓上的說的很清楚了,我就不多說了。關於去哪學,我個人認為,可以去河南溫縣陳家溝或是河北永年廣府。

5樓:匿名使用者

陳式太極拳的真東西早已失傳,都是花架子在糊弄人,大家不要再無謂浪費時間了

太極拳分幾種?

6樓:文叔最酷

太極拳分五種,大多數人練的是楊式太極拳。

分別是:

一、楊式太極拳

太極拳的本質主要是技擊,是自衛防身。楊式太極拳更是如此,它強調沾粘連隨,不丟不頂,外柔內剛,綿裡藏針,暗含發勁,藏而不露,打人不露形,它以捨己從人,引進落空,以柔克剛,後發先制,四兩拔千斤的獨特技擊風格,威震武壇。

二、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其理法原理豐富完整又邃密細膩,「以求太極(內形)為主,走內勁,以意行氣,練精、氣、神三者合一」。其技藝特點是「因敵變化、借力打人」,用意氣的變換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外形,達到人為我制,而我不為人制的神奇境界。

三、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架子斜中寓正、鬆靜自然,大小適中。推手時,守靜而不妄動,以善化見長。

四、孫式太極拳

孫氏太極拳的風格特點主要是:進步必跟、退步必隨、動作敏捷、圓活緊湊,猶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每左右轉身以開合相接。

五、和式太極拳

和式太極拳強調理法自然,處處順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形成輕靈圓活,順遂自然的特色。

擴充套件資料:

不同之處

1、創始人不同:

楊式太極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所創。

武式太極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所創。

吳式太極拳由全佑(字公甫,1834~1902)所創。

孫式太極拳由河北省完縣(今河北省順平縣)人孫祿堂(名福全,1860~1933)所創。

和式太極拳由溫縣趙堡鎮人和兆元(1810~1890)所創。

2、特徵、特點不同: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優美、 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平正樸實、由鬆入柔、剛柔相濟,一氣呵成,猶如湖中泛舟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簡潔,深受一般大眾的喜愛,故而流傳最廣。

武式太極拳特點是「因敵變化、借力打人」。

吳式太極拳特徵可概括為:功架緊湊、安靜自然、招勢嚴密、細膩綿柔,符合太極陰陽理論。

孫式太極拳風格特點主要是:進步必跟、退步必隨、動作敏捷、圓活緊湊,猶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每左右轉身以開合相接。

和式太極拳強調理法自然,處處順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形成輕靈圓活,順遂自然的特色。

7樓:匿名使用者

如今,太極拳可以分為民間太極拳、道家太極拳、禪學太極拳。

------民間太極拳有:

(1)以《王宗嶽太極拳論》為最高指導思想的太極拳派系。

太極拳,始於武禹襄楊露禪,他們依據《王宗嶽太極拳論》,融合所學,創編出了當今的太極拳,即武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之後,延伸出吳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此係還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尊張三丰為太極拳祖師。

(2)以內家拳理為指導的趙堡太極拳。

蔣發傳趙堡邢喜懷,之後傳至陳清平,又融合所學,創編出「新趙堡拳」,即近代的趙堡太極拳。尊張三丰為祖師。

(3)以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為指導的陳氏太極拳。

陳長興融合陳家溝的通背拳,創編出「新陳拳」一路二路陰陽拳,之後陳有本改拳,陳發科又將炮捶柔化,定型出如今的陳式太極拳。2023年《陳氏太極拳圖說》出版,成為陳式太極拳理論支撐。陳家溝尊陳王廷為陳拳祖師。

(4)還有河北邯鄲的盧氏太極拳,據說傳自明末清初的雲遊道士顧殿一;

(5)還有山西傅山太極拳,傳自明清龍門道教六代傳人傅山(字青主,1607—1684)。

------道家太極拳有:

武當太極十三式、太極十三丹功、唐代太極拳「三世七」、「小九天」、千載寺太極宮的軟十三手,等。

------禪學太極拳有:

禪門太極拳(古稱陀羅尼拳,又名禪太極),少林綜合太極拳(宋代福仁高僧結合少林心意拳、柔拳、蓮花拳而創編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太大啦,三言兩語很難講清喲。

簡單地講,只有一種--那就是太極拳。

深入一點說,起初是陳式太極拳,由陳式衍生出楊式、武式太極拳,又由楊式衍生出吳式、孫式太極拳。所以,目前主要有陳、楊、吳、武、孫五大流派。

這些不同流派的太極拳各有其特點,但套路、招式相近。

為了普及太極拳,國家體委以楊式太極拳為基礎,創編了24式簡化太極拳,以及48式太極拳,又綜合了各流派有代表性的動作創編了42式競賽套路,人們稱其為「體委套路」。

各種太極拳招式情況:

國家體委套路就不用說了,一看就知道有多少式。

其他傳統套路一般都有

七、八十式,個別有超過100式的。不過,不少人都根據自己的時間、愛好將它們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簡化,所以現在還經常能看見各種簡化(不是國家體委套路)的傳統套路。

9樓:匿名使用者

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五大派系,譽稱為「五式太極拳」

在太極拳的以上各流派中,每一種拳都有優點,各派太極拳也都出過傑出的人物,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都是國家推廣的太極拳,很難說哪一派是主流,也不必將哪一派定為主流。至於學習者,我們則可以據自己的環境條件和老師的情況來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拳種來練習即可。

當代中國流行的各流派太極拳都是從陳氏太極拳演變出來的,所以,陳氏太極拳是最古老、最負盛名的一種。

10樓:匿名使用者

陳式老架一般為20分鐘一趟,楊式、吳式、武式一般為15分鐘一趟,孫式一般為15—17分鐘一趟,和式為8分鐘左右一趟,如果按照現在簡化過來的,還有按照老年人設計的,比賽表演練得太極拳,那就得按照套路架勢的多少來說時間了。

11樓:雲之雲之雲

最正宗的太極拳當然是武當太極拳。其它流派,比如楊、武、吳、陳、孫式太極拳都源於張三丰的所創太極拳,只不過某些流派故意混淆是非,為自己拉正統,故意否認張三丰而已。陳王廷的太極拳學自王宗嶽,而且中間有很多外家硬拳的痕跡,絕非純正高深的太極拳。

據我所知,武當鍾雲龍的太極拳很大成都繼承了原始的張三丰太極拳。

12樓:

太極拳的種類

太極拳發展至今主要有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還創編有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四十二式太極拳和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極劍等。

一、陳式太極拳:

主要為河南陳家溝陳長興傳授,其中以陳發科最為有名。其特點是剛柔並濟,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二、楊式太極拳:

楊露禪學拳於楊長興,後去北京授拳,並傳其子楊健侯,楊健侯傳楊澄甫,後經楊澄甫廣為推廣。其特點是勻緩柔和,舒展大方。

三、武式太極拳:

武禹囊先學於楊露禪,後學於河南趙堡陳青萍,並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陽鹽店得王宗嶽《太極拳譜》,武禹囊深研加以改進而成,其特點是動作靈活,步法輕捷。

四、孫式太極拳:

孫祿堂其拳得自郝為真,加以改進而成。其特點是開合鼓盪,小巧緊湊,步活身靈。

五、吳式太極拳:

吳鑑泉學於其父吳全佑(系楊露禪之徒),後自成體系。其特點是柔和緊湊,大小適中。

13樓:玉梭

樓主的問題問得太絕對了。任何一個太極高手也不敢說哪種最好。

我是練陳式太極拳的。就我所知,陳式太極拳的大師級的人物中沒有一個人說過陳氏太極拳最好。說這種話的都是初涉武壇的人。

太極拳拳理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各流派的外在表現。所以實用性和保健都相同。不少人只是根據外在表現特點,說陳式技擊性強、躥蹦跳躍動作多,適合年輕人練;楊式緩慢柔和,適合老年人練。

這是一種誤解。

無論練哪一種太極拳,只要能使功夫上身,都是好的,沒有最好的。遇到好老師點撥你入門,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練了許多年太極拳,仍然停留在規範的太極操水平,功夫上不了身,這與缺乏明師指點有直接關係。

14樓:匿名使用者

哪種都可以,簡體24式就足夠了。練太極拳,主要在於心意,而不在於套路。「太極」乃陰陽未分之時,也就是說,練太極拳要達到行、神合一,無為而無不為的境地。

太極分哪幾種?

15樓:中醫學生

依我理解,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普及化的太極操,只求拳架打得外觀正確,悅目。不懂(或不追求)拳理及內練心法,這種最多人在練的太極操,沒有博擊功能,但勝在易上手。

第二類是傳統內練的太極拳,追隨王宗嶽的太極拳拳論,用意不用力,外觀動作比較不明顯,但能養生與博擊功能兼備,學綀這類太極拳,真的需要以年計的時間和明師指點才成。

按派別來分的話,陳、楊、孫、武、吳、和、武當等等。

按架子分的話,大架、中架、小架。

按用於比賽、表演來說分有競賽套路,如簡化24, 42式等。

16樓:匿名使用者

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和式、趙堡、等等

太極拳分為幾種

17樓:福州禪武

太極拳發展至今主要有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

一、陳氏太極拳:主要為河南陳家溝陳長興傳授的,其中以陳發科最為有名。其特點是剛柔相濟,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二.楊氏太極拳:楊露禪學拳於楊長興,後去北京授拳,並傳其子楊健候,楊健候傳楊澄甫,後經楊澄甫廣為推廣。其特點是勻緩柔和,舒展大方。

三.武氏太極拳:武禹囊先學於楊露禪,先學於河南趙堡陳青萍,並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陽鹽店得王宗嶽《太極拳譜》,武禹囊深研加以改進而成,其特點是動作靈活,步法輕捷。四.孫氏太極拳:

刨子孫祿堂,其拳得自郝為真,加以改進而成。其特點是開合鼓盪,小巧緊湊,步活身靈。

五.吳氏太極拳:吳鑑泉學於其父吳全佑(系楊露禪之徒),後自成體系。其特點是柔合緊湊,大小適中。

另外太極拳按架式的大小還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一.大架式:陳氏、楊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

大架式的特點是拳式舒展大方,輕靈沉穩兼而有之。二.中架式:以吳氏太極拳為代表,其拳架大小適中,長於柔化。

三.小架式:以孫氏太極拳為代表,架式小巧緊湊,步活身靈。

怎樣練好太極拳,怎麼練好太極拳

打拳不站樁,等於瞎晃盪。打拳的意境要做到用意不用力。除了天天打拳外,還要堅持天天站樁 站樁的目的是增加體內的內力。馬步是樁功的一種,孰不知太極拳每一動作架勢都是樁功!孫祿堂先生講 拳即是樁。馬步樁功在靜中求動,太極拳在動中求靜耳!其要皆在八面支撐。道理已明,您自參悟,善哉!參考 zhumin121 ...

太極拳正宗

天下太極是一家。都是正宗的,只不過分門派,各有千秋。目前在世界各地比較流行的有陳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 孫氏太極拳 陳氏心意混元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剛柔並濟,發力動作比較多,拳架低,適合年輕人。楊式太極拳舒展大方,比較柔美,和陳氏相比相對容易一些,老少皆宜。吳氏太極拳動作小巧,緊...

太極拳問題

太極拳練的是剛柔並濟的功夫,剛起來,比肌肉力要剛得多,柔起來,瞬間讓對方感覺撲空。肌肉力,練的是力,力,只能一個方向用,太極拳練的是勁,勁,能夠改變方向使用。力,打擊的是外傷,勁,打擊的是內傷,傷人的內臟。太極拳,尤其是把松腰鬆垮練到一定的程度,照樣能柔化肌肉力的剛。什麼是 絕對的一種力量 世上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