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李更生攝影
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也無妨,但超過兩個就稍顯多了。
為保證營養,雞蛋以煮、蒸、炒為好。有試驗證實,人體對煮熟的雞蛋吸收率可達100%,炒雞蛋97%,炸雞蛋81.1%。
煎、炸雖然好吃,但不容易消化。煮雞蛋則以水沸後5分鐘為宜,炒雞蛋宜「嫩」不宜「老」,油煎荷包蛋火不能太旺、溫度不能過高。
2樓:怡文好好吃
雞蛋做法那麼多,哪一種最健康?
3樓:果果有點鹹
我個人認為是煮著吃最好。
若是想**就煮的老一點兒。
每天不要攝取超過兩個,因為雞蛋含有的膽固醇相對較高。
也可以下面條的時候打荷包蛋。
油煎是熱量最高的,不提倡。
4樓:霹靂追風將
吊皮子,和菠菜、火腿涼拌。
5樓:匿名使用者
雞蛋打碎用烤箱烤,裡面放一些黑胡椒。
s1.先把培根和洋蔥小火抄一下,發出香味即可,s2。雞蛋打碎,加入適當的牛奶或者cream(不是ice-cream—冰激凌)
s3.放入烤箱,180°大概15分鐘就ok的。
記住,雞蛋與牛奶要打允。時間不要太長,烤箱溫度不要太高。
6樓:
煮著吃!百分百原營養!
7樓:睿爸育兒記
怎樣煮雞蛋最好?#星知計劃#
8樓:瑞成法媼
其實煮雞蛋7-8成熟
稱桃心蛋
這種營養價值最高
9樓:堯付友章戊
如果要營養的話,當然是白水煮蛋最好,帶殼在白水裡煮8分鐘就可以。
還可以蒸著吃,把豬肉攪成肉末,放入蛋,加水,水跟蛋的比例是2:1,加點鹽,起鍋的時候放蝦油或不放都行。
蛋要適量吃,蛋是不容易消化的,吃多了,吸收不了,浪費。
雞蛋怎樣吃最好?
10樓:有點複雜啊佛祁
雞蛋羹。主料:雞蛋,鹽,水,油,蔥花
做法:1、新鮮雞蛋一個。磕入碗中,用打蛋器調散,加入很少量鹽調勻,這時的蛋液會比之前稀、黃。
2、現在加水。最好是溫水。冷水不太好,熱水就更不行了,以衝進去就成蛋花了。
3、水中加入少量蠔油調勻後摻入蛋液裡面調勻。再加入少量豬油。
4、燒一鍋清水,放上蒸隔。水一定要開以後,再把蛋液放上蒸隔,然後開小火,鍋蓋一定要留縫,不要蓋嚴實了。這樣蒸出來的蛋羹絕對不會有蜂窩眼,口感也不會老。
大概10-15分鐘,雞蛋羹就應該差不多好了。撒上一些蔥花(根據個人愛好,還可以加肉臊之類的),滴上幾滴蒸魚豉油就可以享用啦!
11樓:睿爸育兒記
怎樣煮雞蛋最好?#星知計劃#
12樓:東北小廚來哥
雞蛋煮熟,剝皮,加入紅茶,生抽老抽蠔油,加入可樂煮熟即可。
13樓:怡文好好吃
雞蛋做法那麼多,哪一種最健康?
14樓:小虎乖寶貝兒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
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
15樓:益楊氏鐵綾
一般吃整個,這樣不會造成糧食浪費.但現代人吃的東西多了都注重健康飲食,避免營養過剩,如你怕膽固醇高的話最好只吃蛋白,不吃蛋黃,因為蛋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足夠的營養,而蛋黃含大量的膽固醇.
16樓:匿名使用者
雞蛋富含營養,是常見的食材,要說雞蛋最好的吃法,肯定是營養成分獲取最佳的做法,水煮雞蛋,然後只吃蛋白部分,蛋黃因為富含膽固醇,對高血脂的人來說會加重血脂濃度。
17樓:匿名使用者
炒著吃 也可以做成雞蛋糕 、可以用開水衝著喝都是可以的。
18樓:愛好寶寶歲月
我覺得雞蛋最好吃的是半生不熟的,那種我覺得營養特別的好!
19樓:真的不想封號了
蛋白質最好消化的雞蛋吃法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9.7%,幾乎能全部被人體吸收利用。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攤雞蛋。這兩種做法的蛋白質消化率為98%。
第三名:炒雞蛋。蛋白質消化率為97%。
第四名:蒸雞蛋。蛋白質消化率92.5%。
第五名:生雞蛋。蛋白質消化率僅為30%~50%。
雞蛋應該怎樣吃最好?
20樓:睿爸育兒記
怎樣煮雞蛋最好?#星知計劃#
21樓:吉寒天
雞蛋雖然是一道簡單的食材,味道也比較單一,但厲害的大廚總是能做出不一樣的東西,期待嗎?
22樓:怡文好好吃
雞蛋做法那麼多,哪一種最健康?
雞蛋怎麼吃最有營養?
2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答: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煎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
5%,生吃為30%~50%。因此,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
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鐘。所以,煮蛋也是有講究的,若煮得不得法,往往會使蛋清熟而蛋黃不熟;或煮過頭了,把雞蛋煮得開了花,蛋白蛋黃都很硬,也不利於消化吸收。
正確的「5分鐘雞蛋」煮蛋法:雞蛋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蛋香味濃,最有益人體營養。
值得注意的是,雞蛋在烹飪前最好用清水沖洗外殼。這是因為雞蛋外殼易汙染雞糞,在加工過程中,尤其是半熟狀態的雞蛋可能被雞糞中的沙門氏菌汙染,成為傳播沙門氏菌病的禍首。
很多人都習慣將鮮蛋帶殼煮熟或蒸熟後,放到冷水中散熱,這樣一來可以降溫,二來有利於剝殼時離皮。但是雞蛋被加熱後,那層阻止細菌通過的蛋殼膜卻被破壞,這樣便使蛋殼通氣孔不再對細菌有阻擋作用,於是細菌極易趁機侵入蛋內。正確的方法是雞蛋在煮制的過程中,加入少量食鹽,食鹽既可以殺菌解毒,又能同樣使蛋殼膜和蛋清膜之間因收縮程度不同而形成一定的空隙,使蛋殼較易剝離。
此外,雞蛋與豆漿同食會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這是因為豆漿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與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
24樓:食品有意思
雞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關於雞蛋的那些傳言,你分得清真假嗎?
1.生吃雞蛋更營養?
並不是。生雞蛋不易消化,營養成分的消化利用率低,而且還有感染細菌沙門氏菌的風險,所以不建議吃生雞蛋。
2.溏心蛋更營養?
溏心蛋就是沒有完全做熟的雞蛋,蛋黃還是流動狀態,看起來很誘人,但是營養成分的消化利用率低。而且因為沒有完全煮熟,會有食品安全風險,所以雞蛋還是做熟了吃更好。
3.煮雞蛋蛋黃髮綠不能吃,致癌?
煮雞蛋一般水開後再煮8~10分鐘就可以,時間長了蛋黃就會發綠,這是因為雞蛋裡的甲硫氨酸和鐵元素髮生反應生成了硫化亞鐵,不影響雞蛋的營養價值,也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什麼危害,可以放心吃。
4.吃蛋黃會升高膽固醇?
有些人因為害怕膽固醇,會把蛋黃扔掉只吃蛋白。其實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每天一個雞蛋利大於弊,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可以促進脂肪代謝,更有助於膽固醇代謝。而且蛋黃還富含維生素、鈣、鐵、鋅等營養素,不要浪費蛋黃哦!
請點選輸入**描述
5.土雞蛋更好?
很多人覺得土雞蛋比洋雞蛋營養好,但實際上二者只是**差別大,營養價值差別並不大。
請點選輸入**描述
6.紅殼雞蛋更營養?
蛋殼顏色與雞的品種有關,白皮雞蛋和紅皮雞蛋的營養幾乎沒有區別。
25樓:程老師說健康
一、雞蛋與豆漿同食降低營養價值
人們經常食用豆漿衝雞蛋,認為兩者都富含蛋白質,食之對身體有益,從科學飲食角度講,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但兩者不宜同食。因為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雞蛋的蛋清裡含有粘性蛋白,可以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使蛋白質的分解受到阻礙,從而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
二、吃未熟雞蛋易引起腹瀉
雞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會影響食品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慾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發炎、脫眉等症狀。雞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影響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雞蛋中這兩種物質沒有被分解,營養師考試因此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雞蛋在形成過程中會帶菌,細菌會穿過蛋殼上的小孔,進入蛋內,而未熟的雞蛋又不能將細菌殺死,輕則會引起腹瀉。因此雞蛋要經高溫煮後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雞蛋。
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體吸收,只有煮熟後的蛋白質才變得鬆軟,人體胃腸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雞蛋有特殊的腥味,會引起中樞神經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腸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從而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三、炒雞蛋放味精破壞鮮味
雞蛋中含有氯化鈉和大量的穀氨酸,這兩種成分加熱後天生穀氨酸鈉,有純正的鮮味。營養師研究發現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炒雞蛋時假如放進味精,會影響雞蛋本身合成穀氨酸鈉,不但破壞雞蛋的鮮味,對菜餚起不到增加鮮味的作用。
四、吃煮老的雞蛋影響吸收
雞蛋煮老未必更好,營養師研究發現,雞蛋煮老後會增加營養素的損失和脂肪的氧化。營養師研究發現,煮老的蛋和炒雞蛋相比,其維生素e的損失要大16%,而且脂肪氧化程度要高30.4%。
研究者還發現,對於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雞蛋來說,烹調會增加其脂肪氧化程度3-9倍之多。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表面會形成灰綠色硫化亞鐵層,很難被人體吸收。蛋白質老化會變硬變韌,雞蛋會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
煮蛋小貼士:把雞蛋放冷水中,大火煮開之後,馬上轉最小火,四五分鐘之後把火關掉,用餘熱把雞蛋燜熟。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柔嫩,蛋黃滋潤,吃起來就美味多了。
五、雞蛋與糖同煮導致血液凝固
營養師研究發現在長期加熱的條件下,雞蛋中的氨基酸與糖之間會發生化學反應,結果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化合物,破壞了雞蛋中對人體十分有益的氨基酸成分。所產生的化合物不僅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還帶有毒性,而且這種物質有凝血作用,進進人體後會造成危害。
如需在煮雞蛋中加糖,應該等稍涼後放進攪拌,味道不減。
六、熟雞蛋用冷水浸後存放易變質
一些人常將煮熟的雞蛋浸在冷水裡,利用蛋殼和蛋白的熱膨脹係數不同,使蛋殼輕易剝落,但這種做法不衛生。
其實新鮮雞蛋外表有一層保護膜,可以令蛋內的水分不易揮發,也有防止微生物侵進。當雞蛋煮熟後,蛋殼上的薄膜會被破壞掉,令蛋內氣腔的一些氣體逸出,此時雞蛋置於冷水內會負氣腔內溫度驟降並呈負壓,冷水和微生物可通過蛋殼和殼內雙層膜上的氣孔進進蛋內,存放時會更易變質。
怎樣吃雞蛋最好?
26樓:北京創典文化
雞蛋是營養豐富的食品,若能科學食用,可大大提高其營養價值。
(1)搭配食用效果好。雞蛋與大豆合食,可提高大豆蛋白對人體的作用;雞蛋與牛奶配食,不但可補償牛奶中所缺少的礦物質,而且味道香甜,可以增進食慾。兒童生長需要有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所以,吃雞蛋時應適量配食蔬菜和水果等。
(2)嫩吃雞蛋易消化。雞蛋營養價值雖高,但食法不當,仍不能很快被人體消化、吸收。據實驗,煮嫩的雞蛋在胃中消化需15小時;全熟的雞蛋由於蛋白質分子凝固得非常緻密,成為膠性物變得發硬,因而需3小時才能消化;煎、炒雞蛋,進入胃腸中不易和消化液接觸,必須待油脂被消化掉,雞蛋才能與消化液「見面」,因而消化、吸收也很慢,約25小時。
由此可見,煮嫩雞蛋最易消化,從營養學角度來看,蒸雞蛋羹、水汆蛋、蛋花湯等食法最可取。
小孩怎麼吃雞蛋營養最好嬰幼兒如何吃雞蛋才是最有營養
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營養比較全面,對於正處於發育期的孩子來說,平時吃一點雞蛋是非常有好處的,對孩子來說,吃雞蛋的方法也比較多,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煮著吃,這樣的營養比較全面,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也可以把雞蛋當做一種輔食給孩子吃,比如說可以做成雞蛋羹。蒸或煮著吃。雞蛋蒸著或煮著吃營養較好,如蒸雞蛋羹...
一天吃幾個雞蛋是最好呢,雞蛋一天吃幾個最好?
每個人的進食量是不一樣的,吃多少雞蛋的沒有一定的要求 每天吃雞蛋,是很多人的飲食習慣,但是每天能吃幾個雞蛋?雞蛋可以多吃嗎?一天吃幾個對身體最好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 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 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 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
雞蛋羹怎樣做好吃呢?雞蛋羹怎樣做才最好吃
雞蛋羹一定要把雞蛋弄得比較嫩,水過多和煮的時間過長,都會使得雞蛋羹的味道不是特別好吃,可能會使得他過於水多會使得他的雞蛋沒有辦法完全融入,就會有一些新的味道,如果過了的話,吃上就會比較硬。所以呢,在製作雞蛋羹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把握這兩點。雞蛋羹在煮的時候一定要水和雞蛋的一個比例是要成型的,如果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