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由來

2022-03-20 08:14:46 字數 5502 閱讀 6264

1樓:agnes雙魚

簡短的: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為了讓投江的屈原不被魚蝦吃掉,就把用粽葉抱著的糯米投到水下去,漸漸的就演變為現在吃的粽子了。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歷史記載】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說文新附•米部》謂「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

」《說文•夂》:「葼,斂足也。」義為鳥飛時收斂腿爪。

《集韻•送韻》:「粽,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

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

……裹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民間傳說】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南朝梁的吳均(四六七-五二○)在《續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

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

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嫋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粽子做法】漢代,粽子是「蘆葉裹米」;到了西晉,變成了「菰葉裹黏米,雜以粟」。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更為詳細:

《食經》曰:「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著竹內,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

《食次》曰:「●:用秫稻米末,絹羅,水、蜜溲之,如強湯餅面。

手搦之,令長尺餘,廣二寸餘。四破,以棗、慄肉上下著之遍,與油塗竹箬裹之,爛蒸。奠二,箬不開,破去兩頭,解去束附。

」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現在的傳統做法則是,先將粽葉(蘆葦葉或竹葉等)泡溼,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棗仁等為餡,包成三稜形、方形、枕頭形等蒸、煮而成。

可見,明朝的時候,糯米已經成為粽子的主要原料。而現代用赤豆、棗子和糯米混在一起的粽子做法,則是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始流行了。

【粽子的形狀】因地區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葉, 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 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粽子流派】北方的粽子,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複雜,尤其是餡,變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

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為有名。嘉興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食書記載嘉興粽子的種類和做法: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淨,夾棗、慄、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嘉興粽子中,又以五芳齋最為著名。國內各大城市的大型超市中,應該可以買到正宗的五芳齋粽子。

【吃粽子有學問】吃粽子時,可以適當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於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營養。另外,有慢性胃腸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傳說而已,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特點是隻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白糖醃桂花醬。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產於廣西南寧,每隻重約兩斤,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軟糯、甘潤、膏腴不膩。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約寸許,形如枕頭,火腿為餡,小巧清鮮;湖心亭以為茶食,甚妙。

中國最有名的粽子都產在浙北杭嘉湖的魚米之鄉:嘉興五芳齋的鮮肉粽四季**,用筷子分夾四塊,塊塊見肉,芬芳和潤,酥爛嫩鮮,肥糯不膩。湖州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見長,以豆沙、豬板油丁為餡並不稀罕,難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紅小豆煮爛去殼,再加糖、熟豬油、玫瑰原汁炒至烏黑晶亮有勁。

這種豆沙吃口香、潤、細、滑――北京市場上的豆沙多學日本,以機器磨碎加糖而已,幹而不滑,香淡粒粗,**談得上一個「潤」字。

一貫看不上北京的小棗粽子,不僅是淡而無味,吃起來還要吐核,小棗煮過了或生蟲,則味道會變得十分怪異,敗人清興。日前無事翻書,發現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的粽子竟也是這路貨色,北京粽子彷彿一下子「名正言順」,神氣起來,甚怪。

2樓:翁柳紅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3樓:楓柏之聲

為了紀念屈原!【民間傳說】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南朝梁的吳均(四六七-五二○)在《續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

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

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嫋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粽子的來歷

4樓:路過的麻陶桑

從南北朝以

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話說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嘆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託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

擴充套件資料

可通過三種方法辨別粽子的質量:

一看外觀。染色粽葉具有均勻的青綠色,表面色澤光鮮,看上去很誘人。而原色粽葉顏色發黃發暗;

二是聞味。染色粽葉包裝的粽子煮熟後,粽子的清香味不足,其至反而會有淡淡的硫磺味道;

三辨煮水。由於經過化學處理,返青粽葉的顏色相對穩定,加熱後水的顏色變化不大,或呈輕微綠色,綠色明顯者其化學原料含量高。而原色粽葉加熱後,水的顏色則會呈現淡黃色。。

參考資料:人民網-端午粽子挑選攻略

5樓:灰色人生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

話說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嘆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珍禽獸肉、板栗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6樓:叫那個不知道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粽屬於是「籺」的一種。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擴充套件資料

端午節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

西漢把粽子做為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

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

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

西晉周處稱呼粽子為「角黍」,《風土記》中有「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

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話說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嘆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託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 另有民間傳說:包粽子其實是暗示屈原是被綁著扔到水裡害死的,並不是自殺的。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卻說:「粽」,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

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制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和意義?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和意義?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意義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吃月餅是人們為了慶祝推翻異族統治,吃湯圓表達的是人們內 喜愛闔家 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 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

粽子的好處,粽子的好處

粽子的營養價值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習俗,所以在一年一度的節慶時,大家都會大開食戒,大快朵頤一番。如今人們在享受美味的粽子之餘,希望能夠深入瞭解粽子各種原料的營養價值,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粽子的營養價值!棕葉 一般是包裹粽子 外在 所需的原料,粽葉是理所當然的主角,還有荷葉 假黃梨葉和竹葉3 種可供...

北方粽子的具體做法,北方粽子怎麼包 北方粽子的做法步驟詳解

棗粽子 棗粽子 北方 原料配方 糯米1千克 小棗250克 白糖100克 葦葉 馬蓮草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洗淨,用水浸泡3 4個小時 洗淨小棗,控水 用開水將葦葉煮透,再用冷水沖洗乾淨 用清水將馬蓮草泡軟。2.將葦葉3 4片 窄的用4 5片 一葉搭一葉地排好,折成三角形兜,用左手拿住,右手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