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交兵 不斬來使」,為何被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2023-06-02 06:20:14 字數 2378 閱讀 9332

1樓:扮鬼臉嚇你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戰爭史上的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出自周朝的春秋時期,也只適用春秋時期的戰爭,歷史上斬殺使者的情況也很多,斬殺使者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升級戰爭的行為,把戰爭延續到使者身上。既然要選擇戰爭來解決領土爭端,總不可能因為使者的一句話就能輕易化解。

2樓:電腦數碼專家小鑫

因為殺不殺使者取決於那一方的政治目的,由當時的戰爭形勢所決定,並沒有名為規定和約束,所以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種話不用當真。

3樓:海潮人

因為從古至今中國是禮儀之邦,所以沿用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策略。

4樓:孤獨的yu呀

因為這要看主將對來使的看法,如果主將對來使很討厭,那麼很有可能斬了來使,所以使者是一個高危職業。

5樓:洪的哈哈哈

因為很多時候,兩個國家都是敵對的態度了,所以另一方會殺了對方的使者,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

6樓:小柒說社會

因為這個只針雙方實力相當的前提下才有用,對於不守信用實力強的一方沒用。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為什麼呢?

7樓:秋出滑寸

這是因為來使也是和平的象徵,身份也比較特殊,是兩國溝通的主要橋樑,如果斬殺使者說明是主動挑起戰火的一端,最後會失去民心。

8樓:路邊的風兒

因為這是一種戰爭文化。兩國交戰的期間不能夠傷害其中一方派來的送信的使者。這是一種道義,也是一種情誼。

9樓:慧慧答題

因為來使是雙方溝通的橋樑,如果不斬掉那麼兩國之間就還有商量的餘地。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哪個時代,什麼人說的???

10樓:夜朝歌丶

兩國來戰,不斬來使其實戰國其實就有了,意思是兩邊在交戰的時候,對面派來使當說客,不能斬之!如果斬了仁意道德是很不好的!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最初是哪個國家制定的?

11樓:人生大事

最初是由楚國制定的,楚國是一個很講義氣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第一任皇帝就制定了這個規則,並且要求後代遵守,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12樓:法律人張某

這句話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左傳》中「兵交,使在其間者可也」,後來才演變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兩國交戰之時,雙方的使者是可以自由來往兩國。

13樓:軍景輝

最初楚國制定的。在春秋戰國時期,因為戰爭不斷,但各國有需要相互溝通聯絡,這時候使者就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4樓:冰凍不三尺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最初這個規定是宋國和楚國一起協商定下的。

15樓:會種田的機械師

自然是我們中國,我們自古是禮儀之邦將就道義公理,不想當時國外的蠻夷除了殺戮什麼都不會。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慣例,違背了會有什麼後果?

16樓:衣衣的暖閣

兩國交兵,如果一方斬殺來使,那意味著這一方不給自己留任何餘地,定要跟對方決一死戰了。這樣會逼的自己沒有退路。

17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違背了就會遭到敵人的瘋狂進攻,不過只要實力夠,也是可以這樣做的。

18樓:遇見你好

斬殺來使,會使衝突加劇,惹怒對方,可能會引起戰爭的爆發,也會向對方表明死戰決心;有時也是謀略需要,刺探軍情,雙方外交戰等等。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那要是斬了,會發生什麼事?

19樓:珺權

自古以來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兩國交兵時,使者是不能被斬的,如果被殺,那就是直接宣佈兩國戰爭的開始。

20樓:創作者恆青春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古代資訊傳播不發達,使者是傳達雙方資訊的重要媒介。而且大多使者地位不高,其威脅性不大,斬了沒有多大意義,反而中斷資訊。那如果斬了,最直接的結果是激怒對方,引發衝突導致死戰。

21樓:請勿回覆浪費時間

如果把使者殺了,那麼可能兩個國家會因此發動戰爭,因為另一個國家會覺得他們不尊重自己。

22樓:陽光的

如果斬了來使,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被認定為不誠信,以後就沒有國家願意和它來往了。

23樓:比翼鳥

在古代,你要是不守禮節而斬了來使,那麼會導致另一方大怒而造成一場不可避免的血戰。

為什麼會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定

這是古代戰場的一個預設規定,相當於大家都不說,但是都按照這個規矩來。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通訊能力差。古代的唯一通訊方法就是書信,從書信中來進行通訊和聯絡感情,在戰爭中也一樣,古代戰場上,雙方想要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或者想要消解誤會,只能通過書信來傳達,而傳遞書信的就是使者,所以戰爭中雙...

記得以前看歷史故事,專門說大話的人,在兩國交戰時做使者調解矛盾,這個人專門說大話。但是說

你說得像是子貢的事,不過子貢出使就是為了攛掇兩個國家交戰,所以有些不一樣,你自己去搜搜子貢遊說保衛魯國的事情吧 孟嘗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古代有一個名人,小時候記憶力特別的差,但後來,他卻成了一位名人。請問他叫什麼名字?曾國藩小時侯來 一次他家源來了個賊躲到房樑bai上 想等國藩背書背到 du休息就...

為什麼近代中日兩國有著相似的開端卻有著不同的結局

中國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是在相同時代背景下開展的近代化的嘗試活動,兩者有許多區別,特別是結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關鍵是學習西方的內容和具體方式。簡單來說,中國是在不改革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實行 中體西用 繼續維護 統治,而日本通過武裝倒幕推翻幕府 統治,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所以它是不同結局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