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是一種生活的總結。在《華嚴經》裡,它有一個標杆——「理顯情自亡」,真理顯現的時候,情就會自然地散開,這是一種總結。又說到一種狀況,真理是沒有分界的,遍滿宇宙的;而每件事都是階段性的,所以叫作事,大家會看到事情都是一件接一件發生的。
你們所謂的婚姻,從現象上來講,是很多事的貫穿;從本質上來講,它是生命的一種顯現;從這個詞語的解讀來講,每個人的契入點不一樣,感受不一樣,感悟不一樣,對待問題的思想也不一樣,這就是《華嚴經》所說的「無盡的緣起」。
在清淨的法界中,婚姻或者是順著法界或者是逆著法界。順著法界,從婚姻走向生命;逆著法界,從婚姻走向黑暗,就這麼一個簡單必然的結果。佛法中所謂的法,就是整體地看待事物的原理,有整體性的看法。
我們所皈依的佛法,首先是看法正確 ,然後提出正確的方法,提升或者改變。所以對於看法來講,你可以運用佛陀提供給我們的理念去落實;但是作為方法來講,婚姻不是宿命論,你能不能夠有正確的方法改變它?你改變它的目標又是在哪一個層面上?
是生存嗎?實際上我聽到很多人對婚姻的理解都是在生存階段。所謂的生命階段,還是停留在自己的理解上,和法界還是不相應的,是自我的另外一種展現而已,自我隱匿了。
我們對生活的詮釋是:在生活當中改變生活,你能用藝術化的手段,讓不圓滿的生活在你內心當中達到圓滿。但是這不是感性的,你的理論一定要在所有的事情中能對應得上,它是要實踐的。
藝術的本質也是實踐,我們看到在生存的階段,我們給它的定義,基本上都是知識,都是概念。知識的本身就是概念,在華嚴當中就叫做情見——個人的角度,真空觀要空的就是這個。
很多人說了很多婚姻的本質,卻沒有一個本質是別人能接受的,可以當作目標的,所謂真理就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如果沒有說到婚姻的本質的話,那應該還是個人的角度和看法,它還是情見。那麼如果能上升到生命的階段,你就可以左右逢源,你可以用華嚴的境界理解你所遇到的任何事相,因為理可以指導事,理可以成就事,理可以優化事,這就要看你內心的境界。你有多大境界就懂多少真理,用到多少真理,也就能受用多少,那麼就算你宿命當中遇到敵人了,你也會有辦法改變的,一定有方法。
有慈悲就有方法,但是慈悲不究竟,還要有智慧,你的智慧要指向究竟的生命目標,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針對自己的伴侶,你可以制定一個方案,因為你有智慧也有慈悲,肯定也有福報,如果沒有福報,你的婚姻基礎是不穩固的。
菩薩行於世間福報很重要,所以菩薩要發心多修福報,這樣你才能存在;如果你不存在,你所說的菩薩也不能夠兌現和落實。菩薩就是兩個任務,一個要積累智慧,一個要積累福報,這些都是向眾生求的,自己向自己是求不來的,自己向自己求來的只能是生滅隨觀智,只能是出生死,沒有生活,更廣大的生命境界也不會出現,那你也就不存在婚姻了,你就只是自己和自己的心打交道,不需要婚姻。如果知道自己的定位,能夠理解自己對生命的遠景,行菩薩道是可以要婚姻的,所以很多菩薩都是留著頭髮的,就像你們一樣。
婚姻不是說當下的,當下的每一個剎那都是生滅的,你所謂的愛情你自己都不記得了,還要**婚姻的本質嗎?誰又能說得清楚呢,能夠用方法去兌現呢?又有誰來配合你呢?
就算你作為一個國王也沒有人來配合你,國王的婚姻是最不幸的。所以作為生命來講,一切就是不可思議的;作為生活來講,你可以藝術化地行菩薩道,導向佛果。佛陀也曾經有過婚姻,善才童子53參的時候,他見到了佛陀曾經的夫人,這位天女告訴善才童子:
「無量劫來,我都在幫助佛陀成就無量的菩薩密行,利益眾生。」佛陀與其曾經的夫人的婚姻,可能是在人間看還是不圓滿,可是從本質上是圓滿的。
所謂理和事之間,別人不知道,我們都只能就事談事,談不到理的層面,不知道本質、其中的因緣。看不到因、緣、果,我們對婚姻本身就像盲人摸象一樣,能摸出幾分真實呢?每一次都是非常真實的接觸,可是都是表象,沒辦法摸到大象的五臟六腑、骨架,所以永遠連象都不知道,大象還有鼻子、象牙,更何況象牙還能做很多東西,這些都是很深很深的話題。
所以生命的現象都像海一樣的廣大,更不要說本質了。
在現象當中,業力糾集起來的婚姻是最複雜的一個當下的思想。如果消極一點來講,婚姻的本質真的是很多因緣果報成熟的,有無量的因緣,你想解開它真的非常非常難,因為它都是當下的、不可選擇的,如果你說你的婚姻可以選擇,那實際上就不存在婚姻的本質了。
2樓:引經據典正法
1 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有情眾生這個相聚,都是緣聚緣散,都在一個緣上。
2 如果這個緣很重,這就變成一家,家親眷屬;如果疏遠一點,就變成朋友這一類的,關係就比較疏淡了。
3 我們在路上遇到一個陌生人,他跟我們點頭笑笑也是緣;遇到一個陌生人,他看你不順眼而瞪你一眼,那也是緣,那是很疏、很淡的緣。
4 人與人之間,沒有緣不會聚在一起。這個緣,佛告訴我們,它有四大類,這不能細說,細說非常非常地複雜。佛把緣歸納為四大類,所謂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5 沒有這四種緣分,人不會聚集在一起,只要跟你有往來,一定是有這四種緣分。縱然相遇不相識,所謂陌生人,在這一生當中,只要與自己發生關係,必定是過去生中有這四種業緣。
6 夫妻的關係,也總離不開這四種緣。夫妻是緣,有報恩的,恩愛夫妻;有報怨的,結婚之後永遠不會和睦,會給你帶來家庭糾紛;有討債的,有還債的,總是四種緣。
7 俗話常講,「恩愛夫妻不到頭」,沒有到頭的,終要別離,無論怎樣恩愛的夫妻,命終的時候,再也不認識了,再也不會見面了。生生世世作夫妻的,那是**家的幻想,不是事實!
8 **裡面寫的「七世夫妻」,那是**家胡造,他不負fa律責任,也不負因果責任。佛法說「緣聚緣散」,既有聚,哪有不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覺悟。
3樓:普願講堂慧蓮
師兄!姻緣也離不開因緣。就是說,首先你們之間得有夫妻的因,然後因緣成熟才會有夫妻的果。
如果沒有夫妻的因,不論因緣如何演變,都成不了夫妻的果。如果你們此生註定是夫妻的因緣,那麼無論外人怎麼幹擾,障礙如何多,你們都會走到一起。如果沒有遇到,或者遇到沒有走到一起,那就應該知道是無此因,或因緣不成熟。
如果有此因,以後因緣成熟了就會再遇到的。如果沒有此因,以後也不會。
師兄,你說得非常對,我們許多人都能有這種感受,一種力量在推動著我們,是在一起的因緣,就往著走到一起。是不在一起的因緣,這種力量就是處處陰差陽錯,總是錯過!
4樓:凌福之
如果你今生十分迷戀一個女子,下個輪迴自己必然就會和她有各種緣分,不過緣分有圓滿與殘缺之分,並非所有的緣分都是善緣,
或許今生有所思 來生必有所緣。就像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一樣,好像說都是受自身的什麼所支配,佛教講究萬緣萬法皆空相,都是自身的執著才產生的幻想,所以才說只有放下一切執著,找到自己的本心真如,貌似就是佛了。
由此可見,如果你這輩子心有牽絆,那麼下輩子必然會有緣。
5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人的 相似性 ,做人基本原則相似。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進了一家門,沒相似性也會分開。每日誦讀**,才是做人修養之根本。
6樓:匿名使用者
汝負我債,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百千萬劫,常在生死。
7樓:匿名使用者
不論是婚姻也好、家庭也好、事業也好、名利地位等等,多不能違背三世因果的定律。人們只要起心動念,就有來時的果報。
8樓:日月化祥
經上說眾生互為父母, 所以你老婆很多很多的, 錯過這個也沒關係, 其他還在排隊, 所以不要擔心
9樓:
會.只要姻緣為了.不管善惡都會在見.
10樓:健康深呼吸
扯肚子佛怎麼會講這些呢,只講苦和苦的止息
11樓:匿名使用者
錯過了,還會有新的出現的。當擁有了,這就是需要負責人的意義。
佛教解釋龍鳳胎的因緣是怎麼說的?
12樓:枕著草根打呼
佛說龍鳳胎是上輩子一起殉情的戀人,這輩子才會一生一世。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人與人的關係就是四種緣,這四種緣非常深的時候,變成一家人,如果是疏遠一點,那就是親戚朋友,就比較疏遠了。如果沒有緣分,你見了面的時候,絕對不會打招呼,不會留意的。
你在街上走路,人家跟你點頭笑一笑,前生都有緣分,都有個善緣。素來不認識的人瞪你一眼,那是前生結的惡緣,這個緣很小,沒有太大的傷害,過去就算了。
只可惜世間人迷失了事實真相,在恩怨裡面打轉,同時又在加深。說實在的,這個恩會變成怨,但怨不會變成恩。這就是佛法常講的,為什麼說三界痛苦,樂會變成苦,苦可不會變成樂。
這個是事實真相,一定要覺悟,真正覺悟的人,決定不給一切眾生結冤仇。
冤仇我們不結,那我們善緣要不要結呢,佛說善緣最好也不要結。人在一塊好,好過頭就變成冤家對頭了,所以善緣也不好。
所以佛教給我們結法緣,法緣是清淨的,這個是佛法出世間的大聖人教給我們,世間聖賢人教給我們,人與人相處,所謂是君子相交淡如水,這個交往才能夠長久,才不會變質。凡事好過頭會變質,壞過頭也會變質,一定要保持平淡。
13樓:平靜的陌生人
根據經典的記載,十二因緣的發生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為了度化眾生,在菩提樹下修行,在還沒有成佛之前就入定,具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後,就開始觀十二因緣。因為佛有神通,才有能力弄清楚眾生的生死輪迴過程而成道。
因果報應不是佛教的發明,在佛陀時代,各個流派的沙門,通過甚深禪定,看到人死後靈魂去處,以及人與人之間因緣果報,報恩報仇,於是有了不同的解說。
14樓:夕陽下的慈祥
龍鳳胎一個男生和女生是不同的**,男生是雙男雙胞胎,這種情況下只有50%的機率,佛教講究12姻緣輪迴,佛教是菩提樹下一元輪迴的結果,因果報應,
15樓:馬修囧菇
因緣,有善緣和惡緣之分。善知識要引導你修學佛法是緣,惡知識要引誘你去參與壞事也是緣。所以,我們要懂得分析、辨別,要隨善緣而不隨惡緣。佛法講因緣,世間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
16樓:一隻小可愛
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類立場所需,是欲界眾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眾生而言,色界眾生則無男女之慾,無飲食之慾,以禪為食,清淨自得,無此男女之慾所累贅,依此循次漸入,色界無色界,乃至出三界,便無婚姻之慾。
17樓:火雞寶寶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上一世的姻緣太深,所以這一世成為了龍鳳胎,作為上一世的延續。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講,只是個醫學上的概率問題,牽扯不到因果之類的事情。
佛教怎麼解釋暗戀
無明,無所不明。貪慾。這是六慾 六慾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一 色慾 謂版若見青黃赤白權及男女等色,無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貪著,是名色慾。二 形貌欲 謂若見端容美貌,無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貪著,是名形貌欲。三 威儀姿態欲 謂若見行步輕徐,舉止詳緩,揚眉頓臉,含笑嬌盈,無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愛染...
佛教佛教怎麼解釋墜機,佛教對人的死亡是如何解釋的?
表層原因 發動bai機原因du 天氣原因 人為原因等等調zhi查能夠得出的原因dao。深層內原因 眾生共業容,這一飛機的人從小到大遇到過無數的人和事,做過無數的選擇和被選擇,最終都不能阻止他們登上這要出事的飛機,這是各種因相互交織的結果。綜合起來就是佛教說的 無常,諸行無常,沒有永遠安全的飛機,也沒...
佛教中的入定怎樣解釋?
入定 即入於禪定。有時得道者的示寂,也稱為入定。定為三學 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專注於一境。可區分為有心定 無心定等種。有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為等待多年後將出現於世的聖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彈指為佳。據 大唐西域記 載,摩訶迦葉受佛遺囑,入定於雞足山中 清辯論師則沒身於南印度阿素洛宮...